基于分层式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平台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基于分层式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平台建设研究

徐志强 ,王业军

(山东协和学院商学院,济南 250107)

摘要:大学生创业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创业行为,且因个人差异,每个人的创业精神是不同的。在培育过程中应是以“实践”为导向进行,搭建“分层式”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

关键词:创业精神培育,基础层,课程体系

1  引言

如何有效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已经成为了目前中国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业实践的前提条件,它直接解决的是大学生敢不敢创业的问题。创业精神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能够在创业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地基,使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时刻拥有一份坚定的信念,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信念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创业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战胜艰难与险阻,克服挫折与困难,不断向着既定目标奋发努力。大学生只有拥有创业精神,才能够具有通往创业成功之路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能转化为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的自觉追求和内在动力。创业之路都是不平坦的,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题,遇到了挑战,坚定的创业精神信仰可以帮助他们战胜艰难险阻,不畏困难,保持一颗勇往直前的拼搏的恒心;当创业顺利时,创业精神同样可以激励大学生不骄不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更加坚定创业成功的信念。

2  分层次式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平台构建

     (1)“基础层”培育平台

    “基础层”培育平台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和大学生专业教育中课堂教学为主,其中,这里的课堂教学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课堂教学。“基础层”培育平台需面向全体同学,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润物无声,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

    日常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班级、学院、学校等多个平台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讲座、小比赛等形式。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比较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精神、机会意识的培育,在当下更应结合经济形势、社会背景进一步增强培育力度。这一层面平台的搭建,重点在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课堂教学,难点在于教师对这二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的支持态度。这种课堂教学只有具有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之后,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所以,对二者融合的探索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借鉴英、美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融合的经验,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可以结合磁石模式与辐射模式这二者的优势,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合模式,也可以尝试混合模

式,即在全校层面通过辐射模式建立起最广泛的创业教育体系,在不同院系之中设立创业教育中心,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领域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类创业课程,吸引非专业领域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创业教育。”目前来看,现阶段对于有效课程的开发是首要的,这可以通过课程项目立项的方式是个重要的探索,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联合立项与交流。比较简便、又能够快速普及的是尝试在专业课教学中插入创业教育内容,等有了一定经验后,再进一步融合。

   (2)“提高层”培育平台

    “提高层”培育平台主要包括商学院主导的以模拟创业为教学目标的创业管理相关课程以及各种创业竞赛,是在“基础层”平台培育的基础上,为有进一步创业意愿的同学提供的平台。

    模拟创业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是重点。目前,有高校外聘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开课,虽然能够传达给大学生较多的实战经验,但因企业家不同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易进行管理与推广,难以形成课程体系。再说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创业体验,理论水平再高也把握不好以实践为基础的模拟创业课程,加上身上的科研压力,更让他们力不从心。综合来看,师资力量仍需是高校教师,但需专门设岗,从事创新创业研究与应用教学。举办创业赛事,目的是以赛代培,在竞争中让大学生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培育效率。同时,创业赛事的举办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用更专业的态度去举办,促进创业成果的转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在“双创”的背景下,各种创业大赛如火如茶的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评价赛事办的好坏的标准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要看成果转化率与应用前景,一味的为办比赛而办比赛是本末倒置,将会影响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判断,认为创业比赛“很水”,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为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举办方提出了要求。

     (3)“实战层”培育平台

    “实战层”培育平台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为在校期间有创业实践意愿的同学打造的,一般这些同学都已在“提高层”平台得到了充分锻炼,修了一定的创业课程,或者有了一些待转化的成果。在入驻条件上,学生可组队报名进入孵化基地,也可独自报名,进入基地后寻找机会进行整合。

    孵化基地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包括设备、政策、资金、社会资源等等,也对高校各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创”的背景下,各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成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要为大学生创业团队配备创业专业教师与企业家创业导师,帮助其理顺其创业过程中可能碰到的种种事情,随时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还应配有创业管理人员搜集创业政策、创业资金、整合创业资源等,为创业团队提供丰厚的保障。大学阶段的创业实战中,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不怕失败,勇于试错与改正,为今后的创业积累经验。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创业精神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前提,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应当在借鉴创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的成熟理论与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立足中国的国情与实际,结合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创业精神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实践和改革。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养要根植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营造优质的创业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改革创业精神培养教育模式,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与策略,形成完备的课堂、实训、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精神培养教育体系,改善创业精神培养的社会环境,树立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精神,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陈树根.基于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4 (11)

[2]黄建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析[J].探索,2009(3).

[3]李克敏,赵方.构建青年创业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 (5)

[4]杨阳.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 10:148-149.

[5]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