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王思宇

陕西省定边县姬塬学校

一、情节梳理

(1936年)斯诺从西安进入到红区,不仅体验到了红区的政治环境的轻松和爱国,还看到了周恩来和毛泽东,他们的目标坚定和乐观向上吸引了斯诺,当然,还有他们对时局的准确推测,让人折服。这时的西北格局是这样的,杨虎城本是这里的“大王”,后来张学良来了就不太行了。张学良有点偏向抗日的思想,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还是分得清轻重的,这也是红军要努力的方向。国民党的军队被称为“白军”,当然除了红军白军外还有匪军,有时红军被称为匪军,有时是指真正的匪军,还有由地主豪绅组建的队伍,这不仅是为他们自己服务的,也是国民党打击红军的一种方式。在山沟沟里,斯诺经历了一连串的行走路线,终于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在斯诺的叙述中,主席是没有架子的,他也并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主席和林彪一样,是少数经历了危及生命的事件而活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员。在斯诺耐心的等待下,主席终于开口讲了自己的故事,之前没有讲是因为共产党员只为心中的信念而工作,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们注重的是外在世界,而非自己。主席出生在中农家庭,父亲很暴躁,爱财,但主席从小爱看书,到了一定的年龄,父亲不让他读书,而是让他去种地,原因在于主席的父亲希望主席可以赚钱。主席不愿一直种地,他还是想去读书,换了一个又一个学校,还考上了一个又一个学校,最后终于在湖南师范毕业,还自己创建了“新民学会”,也就是说在主席周围首次聚集了爱国人士。在学习期间,主席不忘记对湖南各地的考察。在北京时,他在李大钊手下当一名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他依然没有放弃读报纸的习惯,也没有去法国留学,他认为,连自己的祖国都没了解,出国了也没办法处理自己国家的事。主席很认真地去湖南考察,并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土地和农民的文章,只不过,这时陈独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农村上,这就失掉了很多很大的机会。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前四次似乎是成功的,根据书中推论),红军被迫长征,也真的很英勇地渡过了大渡桥,突破了重重困难,爬雪山,过草地,与敌人斡旋,总之,用书中的话总结,就是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

听完主席讲的故事后,斯诺得到了去前线的机会,在路上,他又见识到了红军的魅力。农民们不仅支持红军,苏区的货币很好用,而且他们还把自己的孩子也加入到了红军对伍里。在前线,斯诺见到了彭德怀,这是又一个著名的红军将领,他的身世凄苦,但他自身很努力,什么都做过,最后从了军,还当了军官,也是从湖南出来的。他的游击战理论也很健全,之所以说他很厉害,是因为他九岁时被赶出家门,靠着干零碎活度日,后来又从军学习,慢慢有了现在的模样,最重要的是他还乐观,这都是红军特有的品质。从彭德怀的叙述中,红军的优良品质是非常之多的,就算是将领,他的生活水平也和其他红军战士差不了多少。斯诺也见到了徐海东,这不管在白军还是红军里都是鼎鼎大名的。徐海东也偏于讲战争和红军,即使这样,斯诺还是问到了关于徐海东的经历。他家人有六十六口都被白军杀了,并且是很残忍地杀害,男的砍头,女的小的杀掉,有的甚至先奸后杀,或者给白军军官做小老婆,或者卖到城里,难以想象,这是中国人对中国人做出的事。也就是说国民党军队的阶级性很强,包括政权上。

红军的骑兵连里的马都是好马,即使是借给斯诺骑的马,斯诺也要骑一会儿,走一会儿。斯诺不仅参加过红军的政治讨论课,还和“红小鬼”接触了,即中国共青团下的少年先锋队,他们就是红军,在红军队伍里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斯诺的叙述中,这些红军战士,不管是年龄小的还是大的,对红军的理解都是很深刻的,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加入红军,加入红军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他们的信念很坚定,可以说是“虽九死其犹未悔”。

在听到别人的叙述后,斯诺将朱德的故事穿插在了书中。朱德的家境相对其他红军将领是不错的,但他有为民众着想的心,他年轻时跟着蔡锷将军行军,有了自己对战争的见解,并且站在大众的一面,于此他又去了欧洲学习,在那里他加入了一直想要加入的中国共产党的团体,他也认为,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救人民。在中国的西南,他跟着那里的人学会了游击战术,他将这种战术应用在了自己的作战中,他负责战斗,毛主席负责政治,所以他俩的搭配是分不开的。另外,为了纪念革命烈士刘志丹同志,保安县的名称随后就叫做了“志丹”。可以明确的是,刘志丹也是非常有能耐,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人,他的参军让红军更壮大了。在保安待的时候,斯诺不仅和红军上层领导人一起打球娱乐,还见到了独臂将军蔡树藩,他“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中国苏维埃是向苏联学习的,但有又中国自己的特色;李德作为共产国际的中国顾问,对中国的苏维埃政权多少是有指导的,且中国苏维埃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国际,甚至与世界共产国际的运动同呼吸共命运过。在斯大林和托洛斯基“争论”中,中国红军自己领导自己,开创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道路,斯大林最后也掌握了共产国际。李德是俄国顾问,带兵打仗没问题,只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的战略就显得没那么用了。在和毛泽东主席的谈话中,斯诺得知了红军依然想联合国民党一起打退日本,毕竟日本是唯一的敌人,只是南京政府迟迟不同意,依据毛主席说的,当前他们可以联合能联合的团体一起共同抗日,摒弃偏见,共同抗日。这时的斯诺,要从保安回西安了。

抗日统一战线正逐步形成,等斯诺回到西安后,在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杨虎城囚禁了蒋介石,迫使蒋介石联合各界人士,尤其是共产党一同抗日,于是,这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被定格在了历史上。

二、感悟

最近看《大决战——挺进大西南》,懂得了毛主席精准的战略布局,在长征后的延安时期,是我党以及红军的休整时期,是养精蓄锐之时期,在这时期,我党亦不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拥护此战线不动摇,该是如何的伟大,格局如何的宽广。而相对准备靠大西南挽回时局的蒋介石,并不如意。当解放军进川后,蒋介石、胡宗南等已坐飞机分别飞往台湾、海南了。究其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毛主席看清了中国之形式,军民团结,像一家人一样,这样怎么能不成功?这对于我党之后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在斯诺叙述红小鬼的过程中,我愈觉得环境影响的重要性。社会的风气是人营造的,反过来会反作用于人,只有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和团体才能做到,克制物欲,向自身的内心寻找满足。那时候唱的《国际歌》,正是我党当时的心态。我党发展到今天有一百年了,2021年是党诞生的一百周年纪念,回顾党史,精神感染人,这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传承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长征、抗日、国内战争,我们的心还是太年轻,但爱国之心不比任何人少,在这里,我还是认为,现在有一些不好的因素在影响青年人,我还是鲁迅先生的态度:愿中国之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弃自暴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就令萤火一般,在黑暗里也能发一点光,不毕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另一句则是:尼采说过:应该是海了,能够容下人这浊流了。

三、疑问

关于这本书的问题很多,比如毛泽东、周恩来是怎样的人?他们生活的红色根据地是有着怎样的氛围?张学良和他们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他们和其他党派有无联系?农民、工人、学生又是如何在红色根据地生活的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