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对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中国传统人文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对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作用的思考

米玉婷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灵魂,理工类大学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科技强国的核心力量。但要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素养。在高校教育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不能仅以教授知识为任务,更要以培养才德兼备的优秀人才为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

真正强大的中国,不仅是科技强国,也必须是文化强国,所以理工类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素养,成为真正的富有中国特色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德才兼、有理想的综合型人才。

一、中国传统人文文化

人文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能量根源。但是国家建设的主力理工类大学生却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对人文知识的认知相对偏狭。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的重要性,就要先从源头阐释清楚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及本质。中国文化肇始,古人已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极重要的意义,认为天下和个人命运取决于人的能力和德行,很早产生了世间万物中人最为贵的观念,《尚书·泰誓》中已提出:“惟人,万物之灵”。后来又进一步认为人是与天、地并列的存在,荀子曾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是说因为人能通过对自然规律和天地万物的认知来对其加以利用,所以可以与天、地并立为“参”。

在这种对人的本质中卓越之处的正确认知和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的背景下,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将人的道德修养、心性品格放在人的自我发展的首位的传统,并将“是否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看做人的本质,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1]254《周易·贲卦·彖传》中首次出现了“人文”一词:“文明以止,人文也。”[3]245-246以人为本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以德为重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对人的理性精神与自我的约束管理的强调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表现。

二、当今中国人文文化的困境

首先,是人文文化的被挤压。中国历史上一直备受推崇的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间,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变得备受国人的质疑。这种消极的影响虽历经百年至今依旧可见。从近代开始,在西方自由主义和科技至上思想的长期影响下,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人文关怀缺失,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自由市场经济对等价交换原则的过度推崇,导致重物轻人。须知,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切都遵循等价交换,那么人类社会就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沦为禽兽。人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人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道德就恰恰是不能用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衡量的富含文化内涵的东西。道德应该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不计功利的情操,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是不能被物质量化的专属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其次,是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楼宇烈在谈及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状况时,认为还存在着的明显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有二,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比例的失衡”与“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不平衡”[1]5-6。第一个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如西方文化所占比例远高于传统文化的问题,比如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大学生中有不少对于西方文学的了解竟然多过对中国文学。第二个不平衡主要是对科技的重视和对人文的轻视成为两个极端。比如社会上长期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使得人文学科备受歧视,被边缘化,贴上了只能吟风弄月、装饰生活而不能创造商品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苍白标签。

最后,对中国人文文化基本概念的误解。当下不少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斥和质疑主要是因为对一些根本性的文化概念的误解,这也是造成人文文化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传统文化在被以讹传讹的误解下,被简单粗暴地和封建保守、落后迂腐等同。须知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影响和对文化的认知水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一些中国传统人文文化的根基性概念加以阐释,以正本清源,营造正确、清明的文化氛围,给予社会及个人以积极的文化影响和正向引导。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对于在全社会长期普遍偏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价值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两极对立。不仅学习自然科学的人轻视人文学科,连许多学习人文学科的也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周易·贲卦·彖传》有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245-246在人文概念最初出现时是与天文相对应的,二者都是在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共同产生的,只是各有偏重,一个关注自然万物,一个关注人及人类社会,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楼宇烈说“人是物质和精神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生命体”

[1]5,所以不能以物质的或精神的单一形式才在。

自然科学是了解、利用自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但作为人,所需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那么精神层面的追求就要由人文文化满足。知识只反应冰冷的事物,而面对知识的人是鲜活的,因此知识一定是要在道德伦理约束之下寻求合情合理合度合法的有序良性发展。这种共生互利的和谐发展就需要人文文化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走向,以科技伦理规范科技创作的发展方向和范围,控制科技不要成为单纯满足人的欲望而无序发展的工具,引导人不要沦为物质的奴隶,不要在物欲中迷失自我。

四、教师职责与价值观的引导

老师从这个职业出现到现在,一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育民众,培养人才的责任。因此,对老师不仅有知识能力的要求,更有道德层面的要求。孔子认为老师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韩愈更是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还说:“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原道》),已经指出老师是教授人们先进知识经验以应对生存的人。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职能中,“传道”居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只做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者,而是要有意识地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正确的三观。但是现在很多老师主要甚至唯一关注的是课程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式的先进性等细节,对育人方面有所忽略。

老师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培养出只会读书的学习机器或有能无德的“杀伤性武器”,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出人格完善、德才兼备的,有益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合格人才。这就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长期的重理轻文的教育模式和社会氛围下成长起来的老师,尤其是理工类老师,更要率先打破固有的学科歧视,要实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的转变,用科学中的人性光辉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而人文类老师也应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多了解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不仅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还能给学生以正面的示范性作用。笔者在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就注意到,如果人文类老师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并能和人文课程内容有所结合,那么学生对老师及上课内容的接受度会更高,也更容易产生了解人文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作者简介:米玉婷(1980.7),女 回族 甘肃天水人,博士,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