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干预研究

庄顺利

江苏省运河中学北校   221300

【摘要】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的时期。当个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缺乏理性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和过度行为。近年来,因情绪调节危机引发的非自杀性自伤现象较为普遍,对初中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往往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隐患。通过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情绪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学生自伤行为的案例,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中学生自伤的情况与日俱增。据统计,初中生是自伤风险较高的群体,尤其是中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自伤问题更容易发展为自杀问题,对学生、他们的家庭和学校造成重大伤害。自伤被定义为对自己身体组织的故意和反复改变或损坏,包括利器自伤、抓伤、烧伤、将头部撞向墙壁或过度拔毛发和指甲,而没有明确的自杀意图。

一、自伤行为事件

1.什么是自伤行为

自伤行为一般不为社会所承认,是指在经历严重的心理痛苦后,为了释放愤怒或自我憎恨而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直接伤害了个人的身体,也对个人的社会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自伤是一种调节负面情绪的方式,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病理学问题。 一些学者根据实施自伤行为时是否有意死亡,将自伤分为两类,一种是自杀性的,另一种是非自杀性的自伤。 其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一般称为“自伤行为”。

2.初中生自伤的动机

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一些自伤行为包括消除负面情绪和减少焦虑。有些人喜欢感受情绪,有些人为了达到改变的目的而故意向相关人员展示他们的伤害。

(1)减轻压力:许多自伤的初中生在受伤时不得不经历自己的流血,以舒缓伤口、减轻压力、减轻疼痛、焦虑和敌意。例如,如果孩子的自伤意图是为了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孩子可以在母亲面前说“你让我这样做”,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是做给你看的,妈妈,我讨厌这个!”因此,家长和老师要特别注意。

(2)回避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初中生利用问题来逃避危险,得到家人和其他人的关注。并靠自伤来挽救某些境况(如父母离婚),于是他们会选择在公开的场景中这样做:“我要自杀了,我活不下去了!”,其目的便是得到来自家人或其他人的帮助,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自伤[1]

(3)用自伤甚至是自杀,来体验活着的感觉:自伤和自杀是一种破坏性活动,表面上看它使一个人更靠近死亡,但这可以使人体验活着的感觉。通常情况下,初中生会通过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活着的愿望,但有些时候,如果一个人感受到他不被允许“真实的活着”,表达的形式就会扭曲。“当我感到压抑、绝望、麻木的时候,割伤自己就会让我有一种活着的感觉,也让我有力气继续这死气沉沉的生活。”“我常常花很多时间想象怎么自己杀死自己,那些想象的时间里,我比任何时候都感觉到,我活着。”

(4)希望控制别人:在有些具有“癔症性”和“表演性”人格的患者的幻想里,自残是有效的控制他人,获取关注的手段,也许这些幻想还部分成为了现实。“每当自残的时候,我就会获得格外的照顾或者关注,我的要求也会因此被满足。”这是一部分自残者的潜意识愿望。也有些来访者会对这种解释非常气愤,表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幻想,因此需要强调,每个自残者也许症状及其类似,但他们所抱有的潜意识愿望是不同的,甚至是迥异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采取类似的行动。

(5)安全的表达愤怒:很多自残者都存在不能在关系中表达愤怒的问题,在他们的幻想中,对外表达愤怒(攻击)是危险的,那会让他们被抛弃或者被伤害。因此,自我攻击就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替代方案。他们无意识中攻击自己(这种攻击可能是在想法层面的攻击,也有可能是行为上的自我惩罚,例如自残),用以替代攻击别人。这是非常安全的方式。

(6)自我惩罚:自我惩罚是自伤者一个重要的幻想。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这种惩罚来自于他对于个体某个行为的懊悔,例如他总是很胆怯,不敢做某些事情。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惩罚来自于学生产生的一些“罪恶幻想”。例如有来访者说,他曾经产生过让爸爸坐大巴车撞死的幻想,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生活了,结果不久之后爸爸真的出了车祸(虽说没有死亡),但这让来访者陷入深深的恐慌和懊悔当中,随后不久,他就常常沉迷于自残(自我惩罚),仿佛每次自残,都能减轻他的罪恶,或是防止这种罪恶(幻想)再次发生。

二、自伤行为心理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1)不良的育儿方式和亲子关系。育儿与初中生自伤以及性别差异显著相关。家庭支配是女孩自伤的一个因素,而男孩则不然。父母的积极育儿做法可减少初中生自伤的可能性,反之亦然。自伤的中学生比没有自伤的中学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鼓励要少。亲子关系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牢固的纽带,帮助学生感到安全和有保障,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鼓励建立健康、相互联系的关系。有专家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对抑郁和自伤有直接影响,而初中生自伤是一种联动的亲子关系。因此,亲子关系是初中生自伤的重要因素,改善亲子关系对于预防和控制初中生自伤至关重要。

(2)家庭逆境。家庭问题包括家庭破裂、父母死亡、父母滥用药物、辱骂或殴打。对自伤的恐惧在父母去世、父母与孩子分居、父母离异的中学生中普遍存在。 虐待儿童是初中生自伤的一个已知原因,虐待儿童的普遍性是自伤的潜在风险因素。来自陷入困境的家庭的初中生会经历更多的羞耻、抑郁、愤怒和被遗弃的感觉,并且更有可能采取行动并抵制沟通[2]

(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收入和父母教育是决定家庭状况的重要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初中生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初中生更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初中生受伤时,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指导,缺少社会支持,生活在低收入社区,父母教育不足,重复性自伤的风险增加。

2.学校因素:同伴关系、校园欺凌和学习压力

(1)不良同伴及同伴关系。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和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同龄人关系在塑造行为方面变得更加重要。 同伴关系可以决定初中生如何伤害自己。学生在与同学意见相左时会伤害自己,尤其是当他们不被同伴理解或者认同时。 因为我们的同龄人往往很容易模仿他们,所以一些初中生可能会因此采取他们在同龄人身上看到的行为而伤害自己。

(2)校园欺凌经历。近期,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在这项研究中,参与欺凌的中学生报告的自伤更多,并且欺凌的频率越高,自伤的风险就越高。根据王玉龙,张曼琪,谭甘露等人的研究,被欺凌的初中生自伤风险是未被欺凌的初中生的2.41倍。与没有被欺凌的初中生相比,被欺凌的风险是前者的2.26倍。此外,遭受欺凌的初中生自伤风险是没有遭受欺凌的初中生的2.76倍。可见,校园欺凌是初中生自伤的危险因素。

(3)学业压力太大。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自伤行为呈正相关。过大的学业压力会导致初中生焦虑和易怒,甚至还有学生试图用自伤行为来缓解压力。

3.社会因素:一些初中生缺乏识别和易模仿被媒体、互联网夸大且详细描述的自我伤害的能力。调查显示,反复搜索和展示与自伤行为相关的内容会导致个体经历心理困扰并增加自伤行为的可能性。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初中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网络欺凌的特点是时空分散、匿名性和欺凌的尖锐性,网络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更为严重。初中生的线上欺凌经历是自伤行为的积极预测因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事件的影响,造成自伤的可能性非常高,并且各种风险因素协同作用或累积作用。因此,上述风险因素不仅会影响青春期自伤行为,而且会成为累积风险的一种形式[3]

三、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干预策略

1.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1)父母积极养育孩子,增进亲子间的亲情和交流。

亲子关系能够为孩子成长提供有效的正反馈,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因此家长应采取民主育儿策略,改善亲子关系。有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亲子行为能够使初中生更好地与父母沟通、增加对父母信任和鼓励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来促进自我积极的行为。

(2)父母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 随着初中生的成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例如,科学的情绪控制和自我控制。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融入问题,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问题。

(3)家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家庭是互相帮助的一种方式,当孩子伤害自己时,父母首先要改变认知,接受孩子的真实情况,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亲子之间的信任,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支持孩子,找出孩子为什么要伤害自己的原因,鼓励孩子照顾好自己,迎接挑战。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非常了解这一点,家庭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对于促进家庭和谐非常重要。此外,父母应避免家庭矛盾,关注孩子上网时间,避免加入网络自伤群体,指导孩子了解心理健康,参与积极和正向有益的集体活动,合理监管,减少自伤。

2.创设和谐有爱的校园环境

学校的环境无形中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照亮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教师关爱学生,及早发现并帮助他们。在初中生抑郁情况愈演愈烈的关键背景下,学校教师行为非常重要,在减少初中生情绪困扰方面,情感支持比身体支持更有效。因此,教师必须在精神上鼓励、理解和尊重学生,并尽量减少家庭面临的问题。

(2)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定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让学生学会理智地自我控制,帮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并学习如何在面临困扰问题时寻求帮助。

(3)学校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统计数据显示,患有抑郁症的初中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初中生往往情绪不稳定, 因此,学校制定策略来识别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极其重要。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身心恢复,促进精神再生,提高复原力,并鼓励学生解决自己的问题,回归日常生活。在处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学校心理健康支持团队需要有两个动机。首先,高危学生在学校自伤时应及时识别并做好恰当的转介。二是药物与心理辅导并行,帮助学生康复。

3.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1)社区成员与专门组织建立紧急热线,以为经历自伤的初中生提供足够的帮助。

(2)正确规范网站和媒体宣传。网络上关于自伤的故事和视频太多了,以至于一些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未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就会在网上交一些不良朋友,缺乏足够的引导会使孩子加入自伤团体,可能会导致自伤行为重演。因此,解决初中生社交平台上的自我伤害相关的问题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

(3)有效监控和干预有风险的学生。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要求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的准确性和充分性。筛查心理健康问题是有效干预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第一步。首先,学校必须建立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的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新的学生普查,创建学生成长档案。二是制定心理障碍筛查方法。成立一个心理健康筛查小组,包括德育分管领导,级组领导,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课任教师,宿舍管理员等,来评估问题的普遍性,并将有风险的学生纳入心理健康数据库。最后,制定一个备份计划。要求学校执行委员会和教职工共同制定、建立、维护高危学生情绪跟踪记录,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回访准备,在紧急需要时支持高情绪风险学生的救护计划。

总结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普遍,对学校的早期预警和心理干预提出了重大挑战。继续开展旨在早期发现、及时预警、有效干预和及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研究也很重要。同时,学校要从德育入手,加强人的行为教育、心理、亲子教育,为学生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农村教师专项课题“苏北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干预策略研究”(XC-c/2021/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玉龙,张曼琪,谭甘露,等.青少年网络受欺凌与自伤 的关系:友谊质量与反刍思维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0,43 (2):363-370.

[2]唐寒梅,陈小龙,卢飞腾,等.欺凌行为与青少年非自杀性 自伤关系的Mate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7):707-714.

[3]姜小庆,徐雯艳,李旭阳,等.婺源农村高中生非自杀 性自伤行为危险因素及其累积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 (12):1876-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