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探究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李俊

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卓南分校 1223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是不可忽视的科目,田径训练是众多体育项目中的基础项目,对学生展开田径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最快方式。体育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到最合理的训练强度,实现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之间的平衡。高中阶段是学生发育的重要阶段,适当的体育训练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抵抗力。高中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体育训练,注重学生在身体上与心理上的变化,为学生制订合适的训练方案,合理地规划不同学生的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训练强度;训练量

引言

目前,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训练强度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不仅无法发挥田径教学的优势,还会影响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以及如何优化训练设计方案成为提高田径训练质量的关键。

1合理规划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意义

高中的课业极为繁重,学生压力也相对较大,因此会使学生感到身心疲乏,但是体育课程的加入,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松。主要是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有较多的理论知识部分需要记忆,或是有较强的逻辑推理需要分析,反而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放下课本,走入户外,并通过肢体运动来得到锻炼,这无疑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乐趣,并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尤其是田径运动,在速度与自然的双重激发下,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也能通过该项运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可是如果在体育田径课程中,没有注重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规划,很容易造成学生身体上的疲乏,并随着时间推移,以及训练的无限反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就会让不少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进行训练,不仅起不到训练作用,也使体育教学质量逐渐下滑。因此掌握好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身心以及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关键,教师也只有通过合理规划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安全,减轻学生身体负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并通过体育课将自身锻炼得更加强大。

2探究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2.1合理施教,降低田径学习难度

田径作为高中体育的重要学习项目,其功效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高中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体育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深入学习田径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为此,体育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发展规律、体育热爱程度等,合理科学地制定田径训练量和运动强度。首先,保证田径训练计划的合理性。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高中体育教学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开展教学。但学生学习压力巨大、思想负担沉重,很难静下心参与田径学习,所以教师应做到因势利导,利用合理的训练计划,促进学生将参与田径作为减压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保证锻炼强度和训练量的合理性。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都忙于学业,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若教师未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片面地加大田径训练强度,势必会给学生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带来伤害,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保证训练量及其强度的合理性,尽可能地降低田径学习难度。

2.2衡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

在高中生的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之间的平衡,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田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案,避免学生出现训练拉伤、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肌肉疼痛等情况。例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安排1000米的热身运动,观测学生热身运动的完成情况。部分学生能较快地完成热身运动,其运动能力比那些较晚完成热身运动的学生更强;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后续的训练过程中适当加大训练量和强度,对其1000米中长跑的完成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那些热身运动完成度较低的学生,仅提出能在较为宽裕的时间内完成运动的要求即可。对这类学生来说,田径运动的训练是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保障每天的基础运动量。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田径可以成为其优势,甚至可能发展为体育生或是田径运动,教师应该在训练中为其制订运动难度更高的训练方案。另外,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注意要经常对学生的体能做测试。部分学生在基础训练之后身体体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师可以对训练的强度进行升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强度和增加训练量

随着田径训练进程的推进,必然会适当提高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从而更好地契合学生身体素质,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训练得到有效锻炼,维持身心健康。在进行训练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身体素质有全面把握,并在制定基础化训练方案的同时,针对部分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训练进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分阶段同时提高训练强度和增加训练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勇攀高峰,逐步提高田径水平。

2.4优化田径教学师资,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

教师是影响田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学校有必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打造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为田径教学奠定基础。根据田径教学的要求,学校可以搭建教师学习平台,推荐教师到其他学校研讨学习,使其了解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加深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以跑步为主的训练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需求,长期采用单一的训练模式,可能会降低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影响田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在校内组织教学研讨会,让教师接触更多的新思想,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探讨符合学生需求的训练计划,创建良好的田径训练环境。

结语

综上可知,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需要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方能保障训练的有效性,切实为学生们的身强体壮提供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实际训练中对训练强度、训练量等进行合理控制,引导学生在适度的训练中逐步适应田径训练,充分感受自身力量、速度、耐力等逐步发展所带来的满足感,体会体育乐趣,实现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一超.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探究[J].田径,2020(12):44-45.

[2]李天鹏.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选择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223-224.

[3]葛玉珊.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0):205-206.

[4]叶卓.试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新课程(中学),2019(6):30.

[5]颜平.试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0-61.

[6]朱建军.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J].青年与社会,2018(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