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

王钰琪,张海莉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西方翻译理论在长期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翻译译论进行了梳理,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研究;翻译理论

  1. 引言

西方翻译理论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本文通过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译论,梳理西方翻译理论主要发展脉络。

  1. 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的翻译理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罗马时期戏剧翻译家强调原文文学性的再现。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学者们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关注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和可译/不可译问题。80年代以后,他们将翻译现象置于文化和历史的宏大语境中,即翻译研究历史上的“文化转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文艺学派、语言学派、文化学派等翻译流派。下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

2.1 翻译学科的构建

文化学派的詹姆斯·霍尔姆斯(1924-1986)对翻译学科的构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著名当属他的《翻译的名与实》这篇论文。《翻译的名与实》对翻译学的学科命名、性质、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是翻译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被西方译学界认为是“翻译学学科的创建宣言”。《翻译的名与实》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翻译学科建立的条件,第二部分对翻译学科的命名进行了探讨,最后一部分确定了翻译研究的框架。他认为翻译研究应包括三大分支,即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他的分类科学、详尽,具有很大的前瞻性。”

2.2文艺学派

文艺学派的泰特勒撰写了西方翻译史上第一部相对全面的翻译理论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他在此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2.3语言学派

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他们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语言学翻译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各布森、奈达等人。

罗曼·雅各布森是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一文中,雅各布森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重要性及普遍性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奠定了翻译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他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三类。他还从符号学的角度,解释对等问题和探讨可译不可译问题。雅各布森认为,两种语言单位实现对等的是信息而不是符号,翻译是实现信息对等的工具。对于可译与不可译问题这一问题,他认为造成不可译的最大障碍是语法问题,尤其是对有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更是一样。例如,目标语缺失语法手段,但可用词汇手段取代语法手段来解决不可译问题。

尤金·奈达是语言学派另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终身从事《圣经》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是公认的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翻译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对等”翻译理论。1964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的概念。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与译语信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形式对等”是不顾表达内容的语言单位的对应,强调的重点是源语表达形式。后来,奈达将“动态对等”一词改为了“功能对等”,但其内涵并没有发生改变,强调的是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感受应该大致相同,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同时,奈达从词性、句法、同构体三个方面描写了功能对等的内容。在奈达看来,“最好的翻译读起来应该不像翻译。要让原文与译文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自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者的束缚。”

2.4 文化学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的面貌又发生巨变。以霍尔姆斯、佐哈尔、图里、勒弗菲尔及巴斯奈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将翻译现象置于文化和历史的宏大语境中,将翻译现象同权利、意识形态、读者期待等制约和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和讨论。这就是翻译研究历史上的“文化转向”。

1969年,伊塔玛·埃文-佐哈尔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并在以后的翻译研究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佐哈尔吸取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一般系统理论文化符号学的积极因素,将翻译文学视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客观描述翻译文学在主体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以期有效揭示制约文学翻译的规范与规律。“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经典小说等)。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方式(文学、语言、文化、社会等),不是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是必须视为有许多不同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佐哈尔概括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处于中心地位的三个社会条件,即当某一多元系统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说,某种文学尚还“幼嫩”,尚处于创立阶段;当一种文学(在一组相关的大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尚还“弱小”,或两种情形皆有;在一种文学中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之时。

图里发展了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姆斯的描述翻译理论,创立了翻译规范理论,在翻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中提出了“翻译规范”这一概念。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打破了以原文文本为导向,把重点放在了译入语文化文本中,让翻译从规范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翻译研究。

2.5 德国功能学派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同时,在德国出现了从交际角度出发的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并逐渐兴盛起来。德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赖斯、霍尔兹-曼塔利、维米尔和诺德。

赖斯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操作性文本三类,她认为应根据文本类型来选择翻译方法。维米尔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发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所以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应达到一定结果的行为。”霍尔兹-曼塔利的功能翻译理论也是建立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诺德延续90年代功能主义的传统,提出更为具体的文本分析模型。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理论与实践拉得更近,它考虑到具体翻译要求和赞助人的意愿,因而目的性和功能性更强。

4.结语

通过对西方翻译理论史梳理得出西方翻译理论不断发展的历程,针对西方翻译理论的脉络梳理也可以使翻译学习者们在清晰的认识基础上自如地运用,从而应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还可以为中国译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 Tytler, A. F.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 刘敬国,何刚强.《翻译通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3] 叶子南.《英汉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王钰琪(1995.0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郑州财经学院,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翻译

张海莉(1989.09),女,汉族,河南省封丘县人,郑州财经学院,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