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

吴玉国 ,柳光利,雷海峰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重庆市璧山区 402760

摘要: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

引言

掌握产品特征、图纸技术要求与企业机械加工装备和人员组成的加工生产能力的关系;掌握生产企业机床设备和技术工人的极限精度和效率对生产的影响;掌握从洽谈订单到成品检验整个流程。并且在此基础上,熟悉与掌握订单数量、产品特征与技术要求、企业加工装备、企业加工与技术人员、产品加工工艺之间的交叉网状关系与裙带效应后,才不会出现“四个一”现象。

一、高职院校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基础薄弱,而且知识储备也严重不足;更有甚者缺乏最基本的、端正的学习态度;有部分学生自身学习态度消极,学习习惯较差,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导致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都差强人意。

(二)知识技能方面

导致学生对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认识了解片面和零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1)大多数学生对车铣刨磨镗等机械加工实际操作感性认识不足;2)绝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实际机械产品加工的经验;3)缺乏对学到的机械加工相关知识的实践与验证;4)学生对机械加工装备和人员组成的加工生产能力特点及影响不了解。此外,机械加工相关知识涵盖面广,包括工程材料、车铣刨磨镗等加工机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也是对学生们的一大考验。

(三)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人才岗位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课程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才能保证学生在就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然而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实践课程与市场发展脱节的问题十分明显,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对前沿数控技术的介绍,学生无法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知识,无法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学校、教师不了解企业对数控加工岗位的实际需求,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缺少数控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内容,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低。

二、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措施

(一)解决缺乏对学到的机械加工相关知识的实践

与验证的方案:加工要素如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速度对加工的影响,可以通过老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切削速度、背吃刀量、进给速度对阶梯轴的不同轴段进行加工而形成的阶梯轴各轴段表面不同的纹理和光泽度来实践验证;另外同一批毛坯可以用不同精度的机床、相同的加工要素加工,对比加工效果,这也是很重要的实践验证方式。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联合培养基地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主、注重应用的课程。科技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品格高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为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借助网络化线上教学平台,从具体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元素和学生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模式(见表2)。教师采用课堂提问、设计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课后作业、网络平台互动等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并贯穿教学准备环节(课前)、课堂交互环节(课中)和课后提升环节(课后),逐级达到教学目标。课前“前置预学”“学情诊断”,课中“明确目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思政实施”和“深化巩固”,课后“反思分享”“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十个步骤。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线上线下混合特征,线上活动主要包括“发布任务、推送资源”,“课前预学、诊断学情”,“可视调查、确定问题”等,线下活动主要包括“联系实际、回忆旧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和“小组交流、协作探究”等。

(三)重视课程体系建设

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数控专业的具体教学项目,建设一支专业的数控教学团队,这样的教学团队能够密切数控专业内各教师之间的联系,大大改善了以往教师之间来往少、信息共享程度低的状况,也打破了实训课与理论课之间联系少的局面,形成当下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为了推进课程体系更好的建设,高职院校需要在这几方面引起重视:一是依据专业实际情况,由校方与企业加强联系,共同组建有关教学建设小组。二是数控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职业标准相联系,结合社会对于各行业各岗位的要求与标准,对已有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在日后能够更加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工作岗位。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要求同步更新。三是高职院校要与社会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重点要求的事项培养学生,提高教学内容在学生日后工作过程中的实用性,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与学生发展的要求,确保学生成为有用人才。

(四)单元化的教学设计

根据具体的项目实施纲领,结合影响因素的具体效果,制定主要的单元化项目实施方案。例如发动机曲柄连杆的实际机械制造项目,根据特定的实施方案,主要将整个项目进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对连杆的两端面以及大小孔进行加工与锻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磨削加工、珩磨加工等加工方式的工艺和特点;二是对连杆大孔端面和结合面进行加工,其项目重点在于对夹具的运用理解与实施;三是对体螺栓过孔以及小头油孔进行处理,学习各种孔的加工和后处理技艺,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成品检验技术来检测自己项目的完成情况,并对此检验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五)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场所

在以往的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教师,都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指导与知识点的传授,而实践机会较少,实践内容也大多是教师组织学生去工厂参加时间较短的参观,实际意义并不大。为了确保数控专业学生在日后能够适应社会对于数控人才的需求,院校应当根据自身财力、物力与人力状况,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固定的数控实践场所,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聘请数控有关人才作为专业实践顾问,为学生进行更为详细的指导。此外,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签订合同,共同制定出合乎企业对数控人才要求的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可以要求数控专业的毕业生提前一年或半年进入企业实习就职,进行有关专业综合技术等的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在企业经过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训后,能够在数控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操作能力,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就职,这对于学生与社会都是十分有利的。

结束语

在全面针对高职数控实训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有效探索工匠精神的多元化开发和渗透,以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形式促进工匠精神的合理化实施,能够打造更加科学、生动的数控实训课堂教学空间,有助于促进高职学校的学生对数控知识进行学习,还能引导他们学习德育内容,强化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理念,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珂.现代制造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05):169-171.

[2]梁娟,李科.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控加工课程改革与实践[J].时代汽车,2022(09):90-92.

[3]周波,王敏,屈名.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01):71-76.

[4]贺义宗.高职机械加工专业课堂教学策略及实践训练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02):123-124+146.

[5]郁雯霞.试析翻转课堂在高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21(35):133-134.

项目名称:汽车后保险杠支架注塑模具关键数控加工工艺的改进与研究  项目批准号:  KJQN2021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