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分析与防控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分析与防控措施探讨

黄天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消防救援支队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就当前我国连片木结构村寨防火形势严峻的情况,本文对当前笔者所在辖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展开研究,试图找到其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对连片木结构的村寨消防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试图为笔者所在辖区乃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消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木结构村寨;火灾危险性;消防管理;

1.火灾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1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风险较大

国内外大量研究与案例表明,木质房屋本身的耐火等级较低,防火压力较大。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大多数建筑都是全部或是砖木结构,整个建筑体都是自上而下的多层木材构成,除了顶部盖瓦之外几乎找不到没有木材的建筑结构[1]。这是因为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多为就地取材所致,但也正因如此这些木材通常没有经过阻燃与防护处理,耐火等级通常为IV级,易燃风险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后燃烧烈度较高,灭火难度较大[2]

1.2村寨建筑间距小,火势易蔓延

少数民族村寨所在地区往往是自然选择的、山涧中难得的平地,所以少数民族村寨的房屋一般都是依山而建,建筑密度较高[3]。每一户之间的间距严重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防风险,一旦出现火情之后过小的间距就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一户火灾很快就会成为一片建筑都出现严重火情。

1.3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

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一般坐落于山区当中,基建水平较差,交通十分不便。一些村寨为了避免洪水侵袭甚至位于山顶、山腰处,距离水源相对较远的同时,山路崎岖也很难让消防车辆通行[4]。加上位置相对偏僻,从接到报警电话到消防队伍到达现场往往需要耗费数个小时的时间。而在水源与村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要给少数民族传统村寨设置消防管网与消火栓难度也很大,在火灾面前很多时候只能够束手无策。

1.4火源管控难,用火隐患大

在笔者多年的消防工作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当中的许多群众仍然沿用了过去的生活用火方式,包括老虎灶、烧吊锅以及起火塘等等[5]。在冬季,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喜欢在室内烤火盆、烘烤腊肉以及烘干衣物,每逢秋冬节庆期间还要焚纸祭拜、燃放烟花爆竹,火源复杂且繁多,管控难度极大。与此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当中的入户电线敷设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现代化生活需要,所以许多村民也选择私拉私接电线,造成了极大的电气火灾隐患。

1.5村寨消防基建措施严重不足

当前笔者所在地市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中,依然有着大量连片木结构建筑形成的村寨,这些村寨的消防基建水平普遍与城镇有较大差距,与乡政府所在的村镇也有较大差距。具体来说,有相当部分的村寨并没有修建消防水池,也有一些村寨并没有配置消防机动泵,能够用于第一时间控制火灾的设备数量过少。同时,村寨也缺少一些合适少数民族传统村寨通行、水源环境的轻量化灭火装备。

1.6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火灾隐患

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也是导致许多新火灾隐患出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区位相对便利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近年来也开始逐渐通过开发旅游业来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但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些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不得不加装大量的冷暖空调等高功率电器,也采用了一些可燃系数较高的材料进行重新装饰。比如2022年2月21日下午,在有“中国民族建筑艺术之乡”美誉的柳州三江县林溪镇平岩村就发生了民宿因电缆起火导致的火灾,火源点周边的5座木结构建筑完全烧毁。可见,现代化生活加上传统民俗,带来了更多的火灾隐患。

2.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风险防控优化建议

2.1加强消防规划工作

连片木结构村寨本身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即便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也应该通过进一步加强消防规划工作来提升发展的可持续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任何的消防规划建设都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拆除或建设,导致连片木结构村寨的原有风貌不保。应该通过科学的规划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此框架内实现最大程度的消防安全保护。另外,消防规划包括科学评估商业、旅游业方案,对连片木结构村寨的消防安全阈值进行更严格的管理与评价,将经营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2进一步深化消防基建改造工作

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要以自治区与县市出台的政策作为依据,在不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原有风貌与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消防基建与改造工作。在火灾风险控制上,要进一步重点改造建筑内部的支撑结构、电路、厨卫等等。要根据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当前的建筑使用情况,做好老旧危房的搬迁工作,尽可能留出防火隔离空间。而在修缮连片木结构建筑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新技术对房屋的木质结构件进行阻燃处理。

而在消防基建上,应该进一步通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构建更全面的消防给水系统,在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的每一个建筑片区都设置消火栓。而针对确实给水难度较大的区域,则应该在附近修建经过美化、本土化的消防水池,并加强消防机动泵的配置工作。

另外,还需要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少数民族传统村寨的村民建立起更科学的用火习惯,禁止使用老虎灶、火塘等火灾风险较高的厨灶,而是采用高阻燃材料建立厨房,并因地制宜地为村民找到安全风险更低的冬季取暖方案。为了改善消防车辆的通达条件,也应该适当整体搬迁一些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结构建筑,缩短消防队伍到场实践。

2.3进一步强化消防监管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寨所在区域的消防力量确实存在不足,这也是过往消防监管工作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跟踪督促与整治的原因。所以,对于存在连片木结构村寨的地区,在下一阶段应该进一步强调乡镇、村组等基层组织的安全消防监管责任,由基层组织来充实消防安全监管力量。每一个片区都应该建立一个安全防火小组,由乡镇府领导作为主要负责人,由各村委会主任作为执行负责人。另外,还应该确保少数民族传统村寨每百户至少具有一名消防协管员负责巡查、器材保管维护等工作,进一步细化消防网格,明确工作责任,将消防监管工作彻底落实到位。

2.4进一步加强连片木结构村寨的火灾消防研究

尽管近年来基层消防队伍在多次木结构村寨火情中总结出了良好经验,也提出并落实了一系列的连片木结构村寨消防改造措施,有效控制了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风险,但无论是经验总结层次上,还是在创新意识上,都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少数民族传统村寨防火需求。所以,在下一阶段,地方政府应该发挥自身牵头作用,集合消防队伍的实战经验、安防行业企业的技术经验、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前沿视野,共同研究出更贴近少数民族传统村寨发展态势的消防救援与火灾预防方案。要通过阻燃技术来实现更难起火,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更精确的传感与预警,通过GIS、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预判各村寨的火情风险点,实现对连片木结构村寨火灾的早预警早处置。

参考文献

[1]唐勇樟.如何做好村寨防火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5):67-68.

[2]陈浩.少数民族地区火灾事故证据的收集与事故调查[J].今日消防,2021,6(01):118-119.

[3]李同舟.乡村木质连片房屋的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J].四川建筑,2018,38(05):250-251.

[4]刘景兰. 灾难人类学视野下报京侗寨经济文化的变迁与重构[D].贵州财经大学,2017.

[5]宋超.某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