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浅析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刘祥仙

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     贵州瓮安550400

摘要:探究性实验指的是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试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取新知识。

关键词:控制变量   设置对照实验

探究性实验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关键在于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别是让学生如何去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是非常头痛的。下面我就《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为例来浅析一下如何进行探究:

一、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意义

1.解释现象背后的规律,获取新的知识。新课标的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生物学科探究性实验这一方面,越来越引发学校和任课教师对于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其本质来说,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实验操作,对未知的现象的结果进行探索,从而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探索的精神贯穿始终,提高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促进生物知识的提高,提高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形成。

2.提高生物学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师专业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在实验过程中,认识探究性实验的流程与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具有多元化视野,国际性视角,具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并促进自己生物实验水平提高的意识。

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1.能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并提出与生物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课标中明确指出,对于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有以下要求:(1)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2)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3)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初中生物学的探究实验很多,不同的探究,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学生开始接触探究性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探究教材已有了的问题,当他们对于提出问题的这个环节有了了解以后,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再来从中提出问题。比如,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中,我们以上街买回来的黄豆芽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会发现“黄豆芽”变成“绿豆芽”的经历,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什么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呢?

2.应用已有知识或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说出假设的理由,这个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假设是一种科学猜想,是对提出问题做的一个尝试性的假设。那么,在教学中注重假设有没有依据,假设不能是漫无边际的乱想,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假设可以有多种,假设没有对错。第三点假设应该是可以检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对于学生作出的假设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中,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吗?

3.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如何让学生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有三个步骤;(1)列出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2)找出变量;(3)、设计对照实验。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巧妙、合理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这不仅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初中教材的探究实验,其结果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当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对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就以《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这个例子来制定并引导学生的探究计划的时候,怎么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这三个原则的。大家知道,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的因素很多,如光、温度、水分等。但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单一的变量引起的,对照实验中的条件只能控制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而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光就是这个实验的单一变量,其他条件温度、水分等应相同,只有光不同。便可将“有光”与“无光”作为对照。然后进行重复实验,以检验操作的正确性。所以,《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实验方案可以这样设计: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甲乙两份,分别放在同一盆中,且都撒上一点水;②用一张纸板把甲乙分开,甲进行遮光处理,乙不做遮光处理,然后都放在光下培养。③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有什么不同。

4.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在实验具体的过程中,学生要科学、真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好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对于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应该本着从易到难的过程,方法也多样,比如有列表法、图表法、曲线法等。而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的分析,论证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比如在《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探究中,会得到这样的结果:甲中的黄豆芽没有变绿,乙中黄豆芽变绿了。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实验出现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比较明显说明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得出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5.能够撰写探究报告并与他人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交流的目的主要是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再次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探究小组成员相互进行交流的内容有提出问题、实验数据方法、数据误差等,将探究过程引入到深的层次,对知识的掌握有着升华的效果在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要强调的是:(1)要遵循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的格式多样化,也可以根据自己要生的喜好或者学生的情况来自己设计;(2)教师要客观地给实验报告评价。重点的指出错误并批注简明的指导意见。比如:写上“你的设计非常好”、“你的实验数据收集得非常仔细”。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总之,在生物实验探究中,它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学阶段,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了很多探究活动,我们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几个来让学生来探究,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莉芳.议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华夏教 师,2019(33):50.

[2]颜艳.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简要探讨[J].教育实践与 研究(B),2019(10):40-41.

[3]曾雪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读与 写杂志,2019(1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