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东北民俗文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中的东北民俗文化探究

张园[1]

贵州省凯里市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摘要: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从1911年出生到1930年出走北平,在东北地区一直生活了近20年。作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呼兰河传》中不乏一些对当时东北民俗的具体描述,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地区,诸多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归纳、总结、对比法,从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中的细节描述里,去探究当时的东北民俗文化现象和形成因素,以及同现代留存下来的部分东北民俗的文化传承关系。

关键字:萧红、呼兰河传、东北民俗文化

萧红的作品与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且受到的影响颇深。在萧红人生的前期,童年的不幸与祖父带来的万幸,使得她的早年记忆里仅存这一点温情,在她的作品中充满着寂寞的情结,唯独与祖父共处的时光是单纯的生动而有趣;在萧红人生的后期,她的生活主基调充满了奔波和穷苦,即便在成名之后,生活得到了改善,却历经了四次感情方面的波折,这些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她的作品充满了明显的个人色彩。萧红的一生是不幸的,她对人生有理想,也像她喜爱的人物“娜拉”一样,向现实做过抗争,却在爱情方面不断地受伤,最后又遭遇庸医手术而猝然离世,这样的悲情色彩也渗透到了她的作品当中,在《呼兰河传》中一边回忆童年的幸,一边感怀生活在东北老家那最后的温暖时光,字里行间都能够找到当年东北特有的的民俗。

一、萧红生平经历及对她创作的影响

萧红出生于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一个东北家庭,在当地叫张家大院,算是富庶人家,但她悲惨的命运从八岁那年母亲去世开始到1929年,这十年期间,她最亲近的人就是她的祖父,在《呼兰河传》中描写她童年生活的部分有大量笔墨的提及。1932年,萧红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与萧军一起踏上文学之路。袁洪权(2003)在《萧红的“寂寞”情节》中,认为萧红的文学成就有相当一部分由寂寞情结带来,她的寂寞主要来源于人生、写作态度和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莫瑞芬(2015)在《从<呼兰河传>看萧红悲剧人生的性格》中认为,在《呼兰河传》中所隐藏的对生命的追逐,正是萧红人生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萧红在以个体意识为中心的美学悲剧创作中,将自我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因自主意识受到阻碍而迸发的情感抗争付诸笔端,寄托在凄婉悠长的文学里。

二、民俗及东北民俗文化梗概

首先,东北地区指的是东三省和部分内蒙古区域,属于满族、蒙古族、汉族三大主要民族融合区,百姓具有满蒙生活习俗特点。满蒙民族属于游牧民族,人民性格粗犷豪爽,各个民族在长期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又多彩的民俗文化。

其次,东北地处关外的位置,受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影响时间较晚,再加上四季温差很大,冬季较长,且气候寒冷,在长达四五个月的秋冬季节,无需进行耕种、饲养等户外劳作,东北人就闲适起来,称为“猫冬”,养成了好安逸又很乐观的性格。在清末大规模人口迁入东北的闯关东时期,山东人、河南人、河北人的大量涌入,将他们本地的文化特色与生活习惯带入了东北平原。

三、《呼兰河传》中的东北民俗研究与现代传承

(一)“跳大神”

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

这类型的描述较多,且反复出现,以上为第二章首次出现描写跳大神场景的部分,作者对此处描述很详细,篇幅较长,反应了当时人们的愚昧、无助和无知,萧红在小说里将它称为一种“精神上的盛举”。萨满是满族的巫师,萨满舞也就是巫师在祈神、祭礼、祛邪、治病等活动中所表演的舞蹈满族称萨满舞为“跳家神”或“烧旗香”。神灵信仰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部分,比如闽南地区信仰妈祖,山东人信仰泰山娘娘等,都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样地,萨满教在当时满族人众多的东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二)“指腹为亲”、“望门妨”、“节妇坊”

萧红对呼兰百姓看戏的叙述篇幅里,连续讲了三个民俗现象:“指腹为亲”、“望门妨”、“节妇坊”。

这三个连续发生的民俗现象,萧红用讽刺和反问的笔调进行了描写,将当时小城里年轻女子对自己命运无能为力的悲剧,和造成这种悲剧的始作俑者,进行了尖酸的抨击:男人们认为女人上不了战场,可却勇敢的跳了井,寻了死,而上得了战场的男人们却不敢跳井,因为上战场不一定会死,但跳井就一定会送命。被歧视的弱女子面对命运采取了最惨烈的方式去勇敢抗争,而自认为高出一等的男人们却一边鄙视女人,一边又做不到她们的一腔孤勇,只会在立节妇坊的时候,还不忘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粉饰事实,着实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那个时代的女子们,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只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不解和不满,用生命的代价去做无力的抗争。萧红调侃的语句,让人看了之后,却根本笑不出来,文字里弥漫着悲伤和无奈。

(三)窗户纸糊在外(原文52页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不乏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段回忆祖母的文字里,儿时的她看见窗户纸就不管不顾的非要捅破,将她调皮又叛逆的性情展露,同时也描述了被称为“东北三大怪”[2]之一的东北特有民俗——窗户纸糊在外。由于东北气候严寒,广大农村百姓的房屋内用火炕火炉取暖,室内外温差很大,长期的生活经验使得东北人发现将窗户纸糊在窗户外面,就可以防止窗上冰霜遇室内高温融化,将窗户纸打湿,造成窗纸脱落,从而导致木质窗框腐烂。这种现象在关外人看来就属于怪现象,因为很多关外人把窗户纸贴在里面,对贴在外面表示不理解,就是因为没有身处在东北那样的环境下。当然人们当时使用的是一种非常厚实的麻纸,才能抵挡寒风,避免被轻易吹破。这一民俗在现代几乎绝迹,因为目前东北人民住宅早已经使用双层玻璃御寒保暖,并采用集中式供暖供热,但在萧红生活的那个年代,糊窗纸这一民俗还是很普遍的、很常见的,现今的局部偏远农村除了特困户都住上了现代房间,窗户纸贴在外的现象已随着国家的扶贫工作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4-31.

[2]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40。

[3]袁洪权.萧红的寂寞情结[C]//重庆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3:2.

[4]赵英兰.清代东北人口与群体社会研究[C]//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19.

[5]毛秀琴.民俗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研究[C]//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18.

[6]范昕茹.在历史中艰难跋涉——从女性视角看萧红写作[C]//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8.

[7]陈柏霖.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原始娱乐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1:29。

[8]杨太.论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J].辽宁大学学报,2007,9:74。

[9]栾凡.东北地区优秀民俗文化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9,5:114。

[10]佟悦.满族居民的地域文化特征[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3:31。

基金项目:2021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BS202102)

作者简介:张园,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女性文学等。

 


[2] 通常指的是“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七八姑娘叼烟袋”这三种独具东北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