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区占位性病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泪腺区占位性病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魏明星1,李玉婷2,崔博舒2

讷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病理科

【摘要】目的:分析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 。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纳的11例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疾病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发现,6例泪腺上皮性病变、5例非上皮病变。在6例泪腺上皮性病变中根据肿瘤的严重程度划分,其中4例良性上皮性肿瘤,2例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而在5例非上皮病变中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参与研究的11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眉弓外侧切口手术,1例泪腺脱垂伴炎性肿大患者行重脸切口手术,1例泪腺腺癌患者行经颅眶颅沟通肿瘤切除手术,1例腺泡细胞癌患者行经眉弓外侧切口手术、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NP方案化疗1次。8例行眉弓外侧切口手术的患者术后泪腺区域均为触及肿物和残留眼球突出,眼球的运动较手术前具有明显的改善;1例泪腺脱垂伴炎性肿大患者行重脸切口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明显好转,泪腺区肿物明显缩小,红肿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除1例多形性肿瘤手术后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并未出现复发现象。结论:在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疾病中主要以泪腺多形性腺瘤为主,这就使得在临床中多以眉弓外侧切口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在该疾病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病理,还是需要将其分类,这样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好的针对性,从而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性。            

【关键词】泪腺区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病理分析

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是眼科疾病中的一种,该疾病在眼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因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这主要是与泪腺的组织结构和具体位置具有相关性[1]。由于泪腺骨性眶窝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特点具有特殊性,导致该区域成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高发区域[2]。因此,针对该区域需要对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充分的认识,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疾病进行诊断,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就通过对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纳的11例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疾病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纳的11例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门诊诊断为泪腺炎以及IgG4疾病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手术后经过病理证实属于泪腺肿瘤或者肿瘤样病变的患者。本次研究的11例患者共17只眼,其中男性8例(13只眼),女性3例(4只眼);年龄的区间值在17-80岁,平均年龄(50.41±3.22)岁。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1)眼部检查:首先对患者进行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眶部触诊以及眼底的检查等等;(2)影像学检查:本次研究中的大部分患者均采取常规CT进行检查,而对于少部分患者则采取B型超声和MRI检查,均确诊为泪腺区占位性疾病。

1.2.2治疗方式

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给予放疗或者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1.2.3病理诊断

将手术获取的标本采用10%的甲醛进行固定,然后再用石蜡进行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部分的标本增加免疫组化的检查。

1.3观察指标

研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病理特征

11例患者中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泪腺上皮性病变6例(54.55%)、泪腺非上皮病变5例(45.45%),在6例泪腺上皮性病变中根据肿瘤的严重程度划分,其中4例良性上皮性肿瘤,2例恶性泪腺上皮性肿瘤;而5例非上皮病变的中以淋巴组织增生为主。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11例泪腺区病变特征(n,%)

类型

例数(n)

构成比(%)

泪腺上皮性病变

6

54.55

多形性腺瘤

3

27.27

腺样囊性癌

1

9.09

腺癌

1

9.09

腺泡细胞癌

1

9.09

泪腺非上皮性病变

5

45.45

淋巴组织增生

1

9.09

淋巴瘤

1

9.09

炎性假瘤

1

9.09

泪腺脱垂伴炎性肿大

1

9.09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1

9.09

合计

11

100

泪腺囊肿1        泪腺囊肿2       

        图1                                图2

 泪腺囊肿3      泪腺囊肿5

         图3                                图4       

图1、2、3、4均为泪腺囊肿

2.2治疗情况

参与研究的11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眉弓外侧切口手术,1例泪腺脱垂伴炎性肿大患者行重脸切口手术,1例泪腺腺癌患者行经颅眶颅沟通肿瘤切除手术,1例腺泡细胞癌患者行经眉弓外侧切口手术、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NP方案化疗1次。

2.3预后分析

8例行眉弓外侧切口手术的患者术后泪腺区域均为触及肿物和残留眼球突出,眼球的运动较手术前具有明显的改善;1例泪腺脱垂伴炎性肿大患者行重脸切口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泪腺区占位性病变明显好转,泪腺区肿物明显缩小,红肿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除1例多形性肿瘤手术后出现复发现象,其余患者并未出现复发现象。

3讨论

泪腺区占位疾病属于眼科疾病中的多发性疾病,这主要是由于泪腺的血运非常的丰富,同时该组织还富含上皮和淋巴细胞组织,这就使得其具有对泪液分分泌和导流作用,加之该组织解剖结构和胚胎来源具有多样性,也使得该疾病具有多样性[3]

临床上将泪腺占位分为泪腺上皮性病变和泪腺非上皮性病变这两种类型,且从本次研究中发现,上皮性和非上皮性病变以男性患者为主。在良性上皮性病变中泪腺多形性腺瘤最常见,而在本次的实验中,在泪腺区上皮样病变中也证实多形性腺瘤的占比最高、约占27.27%,剩余的例数则均为恶性上皮性肿瘤,因此在上皮性肿瘤中,泪腺多样性腺瘤与腺样囊性癌主要是用以区分泪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在泪腺区非上皮样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发现,作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的泪腺和结膜,其是发生淋巴样病变的组织学基础,因此作为泪腺的多发病变,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和淋巴癌,而这些具有免疫因子的泪腺肿瘤则是构成泪腺非上皮性病变的主要因素[4]。虽然由于淋巴细胞增生病变会出现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的病理,但是由于淋巴细胞的临床表现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强调免疫组化的关键性作用[5]。对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以经眉弓外侧切口的治疗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绝大多数的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的位置较浅,从而使得肿物能够被切除,同样的该手术方式对于患者而言,其损伤性也会更小,对患者的术后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疾病中良性上皮性病变主要以泪腺多形性腺瘤为主。多形性腺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间质成分组成,曾有研究表明[6],该病的泪腺肿瘤组织在病理形态学上有明显的过度增殖情况提示有完全摘除包膜的必要性,这就使得在临床中多以眉弓外侧切口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较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腺样囊性癌,其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7],因此在泪腺区占位性病变疾病中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的多形性的基础上,其明确诊断须谨慎分类,从而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使患者有更好的治疗和预后。            

【参考文献】

[1]洪瑾,张志强,刘宇,等.泪腺区占位性病变3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9,027(004):325-327.

[2]李浩晴,林锦镛,赵红.IgG4相关眼病泪腺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19,55(11):834-841.

[3]李月月,王毅,杨新吉,等.泪腺炎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方法[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026(012):1052-1057.

[4]武朋朋,高晓唯,蔡岩,等.回顾191例泪腺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及术后随访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372.

[5]李靖,林毅,王紫仪,等.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与易混淆泪腺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比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53(12):53-57.

[6]Lv M, Dong ZJ, Tong YX,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crimal Gland Pleomorphic Adenoma and Mechanism of Tumorigenesis by the Imbalance Betwee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Med Sci Monit. 2021;27:e929152. Published 2021 Mar 19.

[7]Wang XN, Qian J, Yuan YF, Zhang R, Zhang YQ. Space-occupying lesions of the lacrimal gland at one tertiary eye center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95 patients. Int J Ophthalmol.2012;5(2):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