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构建

1.王颖 ,2.陈欢 ,2.韦慧敏

1.深圳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 广东深圳 518000

2.深圳蓝智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出台了三同时制度,从法律角度对建设行业的环保问题作出了规定。三同时管理制度在确保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在验收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问题;对策;

一、三同时的内涵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为确保项目建设过程的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政策性规定,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要于项目建设同步开展,同步进行。作为环境管理制度之一,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新建设项目,还包括一切改造,扩建项目以及其他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项目。三同时制度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利于环保管理和监督。

           微信截图_20220721110018

三同时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于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三同时制度强调环保工作和项目建设工作同步进行,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环保理念。依据预防为主这一理念,切实保障建设活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防止因项目建设工作造成的环境污染于破坏,从而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保障。其次,得益于三同时制度广泛推行,很多新建项目方建设了针对废物,废水和废气的设施设备,有效地控制了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实现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共赢。同时也带动了老污染的治理。

三同时制度对我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当前我们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竭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一方面,推行三同时制度有助于我们树立开源节流的理念,提升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三同时制度完善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建筑行业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体现出我国法律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与此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三同时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了施工企业等相关方的环保意识和安全理念,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口号,只有将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经济循环高质发展的目标。

二、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过度依赖行政权的监督和管理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建筑行业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法律制度,按照其规定,相关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只要相关单位能够严格贯彻三同时制度,我国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然而当前,我们发现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不甚理想,过度依赖行政权的监督和管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同时制度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的时代。因此,很多企业迫于国家和政府的压力,在项目建设的同时投资环保项目,预防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统一。但是,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类企事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如果单纯依靠其主动性去要求其建设经济效益有限的环保项目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三同时制度就体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度依赖行政管理和监督的问题,使得三同时制度的优势不能充分得到发挥。此外,政府在环评审批过程中,对项目生产工艺、处理设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建设单位在取得环评批复后未认真落实批复要求,认为拿到批文就可以了,对行政主管部门的双随机检查心存侥幸,未形成自查自纠的意识。

2.2相关规定不够明确

三同时制度中,一些有关环保验收监测的规定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导致环保验收检测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且最终结果容易出现误差,造成很多工作上的失误,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少环保工作出现乱象,越来越难以监控和约束。此外,由于规定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环保验收工作时,不少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利用规定中存在的漏洞,在环保工程建设过程中投机取巧,不负责任,严重影响了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使得验收工作困难重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验收监测的相关规定并未依据行业差异进行区分。如果用统一的标准进行验收,就很难准确监管,难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环保工作情况。

2.3实际情况与环保报告存在误差

在进行环保验收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企业现实情况与环保报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在制定环保报告时,未能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因此容易出现一些疏忽,这也导致验收实际情况与预测结果差距过大,相关规定推行困难等问题。此外,部分项目建设方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批文进行环保项目的建设,造成环保相关设施设备不完善,很多废料垃圾难以得到及时处理等问题。

2.4基层环保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建筑项目逐一开建,随之而来的时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完成之后需要等待进一步的验收监管。这对于基层环保部门的额工作人员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容易造成相关人员在履责的过程中力不从心,责任心不足的情况。就现实情况而言,由于工作量巨大,且人手和设备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验收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从而难以准确评估建筑相关方的环保工作情况。由于精力有限,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很难有时间去进行进一步的研修和学习,专业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影响了最终的执法效果。

三、解决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3.1重视验收工作,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环保部门进行验收工作时,作为专业执法工作人员,要重视验收监管工作,积极履行相关职责。首先,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对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与问题进行评估检测。对于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出发力度,要求其全面整治,消除环境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建设具备极高专业素养的执法人员队伍。作为专业执法人员,首先要能够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其次对于项目具体情况、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监测情况等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执法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培训活动,帮助执法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提升法律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水平突出,经验丰富的优秀工作者传授经验,就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学习,使执法人员认识到责任所在,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

3.2 加大执法力度,消除污染隐患

三同时制度中,预防为主是我们所提倡的原则。因此,以往重处罚情监管的工作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环保防治工作的需要。一方面,对于违反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筑企业做到严格执法,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将环境污染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为环保部门及时转变传统观念,将日常监督与严格执法,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明察与暗访、自查与公众督查等相结合。

3.3完善验收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健全的验收程序直接影响到验收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要在三同时制度的指引下,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验收程序,实现环保部门,建筑企业及社会资源的有效联动,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验收程序首先,验收程序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从建筑项目开始施工到投产,再到竣工整个过程都进行高度的监管,确保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落实。如果在监管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刻进行处理。在监管过程中,也要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建筑企业和施工方等相关方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企业自觉承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3.4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环境守法意识

企业是遵守“三同时”制度的第一责任主体三同时制度及其他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但这仍旧无法从根源上完全杜绝环境污染的可能性。企业能够自觉履行环保相关责任,关键在于环保意识的树立。因此在环境监管工作中,应将环保宣传工作融入其中,向企业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污染防治等相关知识,要求企业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污染治理设备操作、废弃物处理、设施在线监控等相关培训;此外,积极帮助企业同周边群众开展沟通交流,解决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矛盾,消除隐患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企业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严格遵循“三同时”制度,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的验收工作,进一步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防微杜渐进而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娄晓洁.浅析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9(01):107+113.

[2]韩品洋.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版,2018(15):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