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浅析课堂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谢永康

东莞市石排中学  52333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概述课堂设疑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巩固和强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   设疑   教学   作用

前言: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从中我们懂得:促进和活跃思维是学习的前提,而对身边事物、知识提出疑问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说,在学习上,尽可能的让学生产生疑问,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促进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设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现实的生物教学中,往往很多生物教师都不太在意课堂设疑,都以传统的讲授法或填鸭式法,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就认为我把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了,还有什么不会的呢?还需要提问着、提问那吗?还有些老师上课时,为设疑而设疑,大量的无用的提问充斥着课堂,还认为课堂效果很好啊,我问什么大家都会回答啊,而且课堂气氛活跃,但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反馈这种方式的提问,不仅没有起到提问应有的效果,还对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设疑呢?本文主要针对现实的情况,对课堂设疑的方法以及对教学的作用进行探讨。

课堂设疑的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1.导入处设疑——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入是学习一节新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有明显的帮助,而在导入的环节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思考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习新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课中,在一次的听课中,有个老师的提问导入是:“同学们,对于血液,我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那么你们知道血液在什么地方流动的吗?”同学们一起回答在血管,老师就开始讲新课了,声音很大,但效果如何呢?能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吗?如果我们换另一个提问,如:“同学们都有打过针吗?打在那里?为什么我们打针时,有时会打在屁股,有时又会打在手的“青筋”上呢?”以及“打吊针时,护士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手扎起来打?”经过这一些有效的设疑,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2.知识易混淆处设疑 ——巩固和强化知识作用

在初中生物学中存在许多相似的知识点,如不加以思考,很容易就会混淆,为此,要对此类知识加以巩固和强化,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精心设疑,促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及区分知识点。

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生物学时,由于生物学中的概念比较多,学生可能容易混淆,例如在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对于分裂与分化的概念不能很好的区分,在学习中特别容易混淆,教师在此处可进行设疑 ,例如“细胞能不断增加的基本原因是什么?细胞在增加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多种的不同形态,原因是什么?细胞分裂会出现什么结果?而细胞的分化又会出现什么结果?等等的问题来加以区分,在知识混淆处通过精心的设疑,能让学生在疑问中解决问题,并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无疑处设疑——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所谓无疑处,是指教材中直接阐述的观点或结构特点,并可直接利用的内容,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明白,感觉似乎没有疑问的知识点。那作为教师为什么还要提出疑问呢?不是多此一举吗?但古语有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在充分掌握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课堂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生态系统》时,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很容易就能掌握,学生在此处并无疑问,这时就需要教师去设疑,启发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视频,让学生去了解生物圈中原来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然后提出(1)这两个的生态系统中组成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2)在这两个生态系统中如果都没有植物的存在会怎样呢?(3)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出现怎样状况呢?(4)人类的各种活动对生态系统有那些破坏呢?通过多个的问题的提问与解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重难点处设疑——培养学生良好自信心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重难点,能明显的感受到学生的喜悦和肯定,因此在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中,应精心的设疑,让问题能从浅到深,从简到繁,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原理,使学生能通过努力突破重点和难点,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增强学生的自信。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内容多而且繁杂,大部分学生只能掌握和理解基础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对重难点进行精心设疑,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理解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突破重难点。如:(1)为什么每个人的心房和心室的心脏壁会有厚薄的不同?有什么意义呢?(2)为什么心脏跳动的声音有大有小呢?(3)心脏的血液是沿着怎样的路径流到脚趾的?(4)为什么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从心房到心室呢?(5)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在哪里,血液会流过哪些结构?同样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什么地方,这样又有什么意义?静脉血是怎样变成动脉血?动脉血又是怎样变成静脉血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教师能轻松的突破重难点,而学生能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顺利地解决重难点的知识,这能够使学生的身心愉悦,自信心得到培养。

5.结束处设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现实的教学中,每一节课的最后,教师都会进行小结,很多教师都认为,小结是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的一个总体概括,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可发现,这样的小结在学生的知识梳理和巩固上起到的效果很微弱,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而在小结处设疑,问题的提出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回到思考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小结上,可提问“有些人为什么会出现贫血啊?”“当身体出现炎症时,血液的主要成分会发生变化吗?你们能概述出来吗?”等问题,让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再次梳理了所学到的知识,知识运用巩固所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设疑在生物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精细和巧妙的课堂设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巩固和强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课堂设疑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华.“食物中的能量”实验教学的思考.生物学教学.2008. 1

2.黄广慧.“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生物学教学.2008.

3.《中学生物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4.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

5.赖志奎.《现代教学论》. 杭州大学出版社

6.沈平 《生物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学生物教学》)2006.

7.徐杰芝 《把握课堂设疑的适度原则》(《生物学教学》)2005.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