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赋能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信用赋能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邓阳姣

中共衡东县委党校  421400

【摘  要】农村金融肩负着服务农村、农民、农业的重大使命,在广阔农村这片田地如何发挥其自身特点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信用体系建设不可或缺。只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金融  信用  乡村振兴

一、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开启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既是优化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国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顺利进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有了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资金循环的链条才不会中断,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才能得以发挥,并促使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旧体制转轨阶段中国金融市场正遭受信用缺失的困扰

中国是在未经历过工业革命和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上,从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走向市场经济之路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决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双重体制”并存时期。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市场繁荣与市场混乱的并存就成为“双重体制并存”时期中国市场运行的一种阶段性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之一便是市场信用的缺失与滞后。在工业化和全球化异常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信用缺失、秩序混乱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信用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市场主体的市场活动中,各种造假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直屡禁不止。在金融市场上,讨债、废债的现象不罕见,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赖账文化”,国有银行体系为改制前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致使国家不得不采取核销坏账的措施。市场信用缺失在资本市场表现得更为严重,各种形式的造假层出不穷。

(二)我国乡村传统社会信用体系逐渐弱化

首先政府信用衰减。一是集体经济的基础因联产承包到户而受到削弱,乡村两级公共财政大多入不敷出,无力向村民完满地履行政府承诺,失去了村民的信任。二是乡村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因年久失修而功能退化,使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下降,丧失了对村民的凝聚力。三是乡村政府机构官僚主义作风滋长,腐败行为蔓延,失去了原有的权威。以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我国乡村中集体经济时期曾经存在的传统政府信用大幅度衰减。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适应于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政府体制和公共财政尚不健全,新的政府信用尚未确立,因而我国乡村目前还不同程度地处于政府信用缺失状态。

其次乡村金融机构发展明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蓬勃发展的乡村经济,乡村金融机构明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曾经火红一时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最后受呆账坏账的拖累而全部解体。其酿成的风险严重损坏乡村金融机构的信誉。

再次乡土诚信的萎缩和疲软。在传统体制下以血缘、乡缘为纽带的中国农民是在固定的空间生产和生活,守信是同村同地农民相互厮守、相互帮助的基本要求,失信会遭到家族、村人的唾弃,这就是几千年来的乡土诚信。但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迁徙,打破了这种原住村民的静态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乡土诚信也受到冲击,受拜金主义渗透,小市侩的狡猾与欺诈也在腐蚀淳朴农民的心灵。

总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用弱化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具有十分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长期治理的准备。

三、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以诚信为中心的金融市场道德建设

要解决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缺失问题,最根本的是在加速农村金融市场经济发育的同时,注重以信用为中心的市场道德建设,形成具有巨大约束力的现代市场道德规范。

应当看到,市场经济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形式,而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社会组织制度,涉及到政治、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许多因素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更是一种契约文化制度,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一种自主横向联系,以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变换,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越发展,市场体系越完善,各个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就越频繁、越复杂。纷繁复杂而多层面的经济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靠什么来维持?靠市场经济下的契约关系以及道德、法律的约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现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文化与契约文化相结合的经济,否则市场经济难以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制度除了要有完善的法治外,更要靠各个经济主体、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彼此守信与承诺的良好道德规范。市场信誉的建立、维护、发展尤其需要良好的道德体系与道德文化环境。道德调节是内生于市场调节中行为主体全过程的一种心理规范调节。

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世界各地信息交流与文化渗透已广泛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显现出来,新的一轮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不断扩大其空间范围而日益国际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科技、文化、道德等因素的制约作用,比早期古典原始的市场经济更完善、更成熟。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除了竞争道德、契约道德的完善外,还扩展到生态道德规范方面,即正确处理市场行为中人与自然、与环境的伦理关系。“诚信”二字又包含了许多新内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还给人们提出了“网络诚信”的道德要求,即在虚拟的市场空间以及国际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及电子金融活动中,必须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这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网上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道德建设,在新经济时代尤其显得迫切。

(二)建立健全农村现代社会信用制度

道德建设必须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诚信不仅仅是良好的人格,更应该是一种完善的制度,信用制度包括全国统一的企业,个人资信网络、统一的诚信标准、统一的披露制度、统一的执行规范、统一的监督管理、统一的追究方法。

要从总体上加强信用立法,形成权威性、连续性、公正性的法律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上不断完善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的行事主体。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批基本法律,对信用关系有所规范,但整体的系统性还不够,还有未规范的空白领域,要尽快加快立法。同时对一些过时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建设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

要建立农村现代社会信用制度。一要深化乡村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机构;充实乡村财政,端正政府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村政府信用。二要深化乡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网点的服务功能。乡村信用社和银行网点,应当借鉴世界银行发放乡村小额贷款的成功经验,探索防范信用风险的办法,改进服务方式,扭转乡村企业和创业者贷款难局面。乡村政府还应当在严格监管下,探索发展乡村民间资本互助组织的有效途径,让目前处于地下状态的民间融资活动浮出水面,补充银行信用功能不足。通过上述措施综合作用,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乡村金融信用体系。

(三)深入持久务实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工程创建活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可以认真总结各地在这方面的经验,深入持久务实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如贵州省农信社以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广泛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主动把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融入到诚信农民建设之中。贵州省农村社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创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指导意见,统一了评定标准和程序。同时对全省第一个信用镇——贞丰县龙场信用镇进行授牌,并在隆昌召开全省信用乡(镇)创建经验交流会之后,全省相继涌现出不同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内容得到不断丰富。

贵州等地的经验说明,要深入持久务实开展农村金融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创建农村金融信用为抓手,积极推动“诚信城乡”建设。在一个省范围内,农信社应实施农村和城区“两大信用工程”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农村金融信用县,通过示范带动,为推进“诚信城乡”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发挥农村信用社的示范及纽带作用,深入推进“两个信用工程”建设。继续加大信用考核力度。将农村信用工程和城区信用工程创建纳入农村信用社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开展诚信教育“进村、进寨、进户、进校园、进企业”的“五进”活动,让诚信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将诚信建设与服务三农的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农村信贷的安全度产业带动效率,发挥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三是各级政府应在金融信用工程创建中率先垂范。在诚信建设中,政府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政府必须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承诺措施,做到取信于民,不能朝令夕改。要积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政务公开和部门服务承诺制,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提高政府履行职能的公正性和效率性。要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府换届和公正透明的司法换届,不断提高政府信用水平,为全体市民和企业做出榜样,切实以政府信用建设带动整个社会信用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信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