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肺功能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徐弛 ,魏巍(通讯作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200438

摘要:目的:肺功能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1月至202112月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肺功能康复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要比对照组患者要更优异;对两组患护理后FEV1FVC有效率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要比对照组更优异。结论:通肺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以及减少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肺功能康复护理;慢性支气管炎;心理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吐痰等,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明确。叶丹[1]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互相作用引起。韩雪婷[2]指出此病的临床发病率极高、患病过程比较长、病症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影响,还会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压力。赵雪东[3]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其黏膜以及周围组织产生慢性炎症,比如咳嗽、吐痰就是具体表现。本文以肺功能康复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影响作以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1月至202112月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都没有明显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都是在我院通过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两组患者都已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并发症或患有恶性肿瘤的;(2)患者有意识障碍,语言表达不清楚[6]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注意增添衣物,叮嘱患者不要触碰具有刺激性的动植物以及远离过敏原;告诫患者要戒烟戒酒。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的宣导。并且鼓励患者进行轻微的体育锻炼,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要按照医嘱进行服用药物。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需要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肺功能康复护理方式。具体内容:

1)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指导。由于需要减少烟雾刺激患者发生慢性呼吸道炎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宣导吸烟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协助患者戒烟。指导患者依据自身情况进行合适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防止患者感冒,加强自身体质。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实时监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情况,控制病情发展。

2)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因为对于病症以及治疗时会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注重关心患者情绪发展,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增强信心可以战胜病魔。

3)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家庭有氧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运用早期有氧干预可以控制并发症发生。具体做法:每天早上需要给予患者吸氧,注意控制吸氧时间以及流量,预防缺氧现象。家庭护理人员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如遇到异常情形需及时处理。

4)护理人员需要对于患者进行长期呼吸功能训练,并且指导患者常做呼吸练习,教授患者深呼吸方法,包括:让患者练习吹气球。腹式呼吸具体做法: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采用对比较舒服的体位,全身放松、紧闭嘴巴,利用鼻子进行深吸气,再缓慢呼气。呼气时候横膈膜呈下垂状态,腹部凸起;吸气时候横膈膜呈抬起状态,腹部凹陷。缩唇呼吸具体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紧闭嘴巴,利用鼻子吸气,缩起嘴唇,就像哨子一样慢慢呼气。训练频率为每天3次,在饭前进行,每次训练1015min;训练一周后重新评估进行训练。

1.2.3评价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的比较

采取心理评估量表[7]由责任护士在入院第一天和出院前一天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统计进行对比。该量表主要维度包括焦虑、恐惧以及抑郁三方面,每方面总分3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有效率进行对比。其中:有效率在>25%为显效,15%25%为有效,<15%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数值进行统计并对比。

1.2.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指标都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所有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s)核算,用t检验;所有计数数据使用率(%)核算,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变化(n%

组别

例数

焦虑

恐惧

抑郁

对照组

40

18

10

20%

观察组

40

15

8

5%

X2

/

1.005

1.234

1.020

P

/

0.001

0.001

0.001

2.2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0

13

3

4

80%

观察组

40

15

2

3

85%

X2

/

1.005

1.234

1.020

1.487

P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3.1肺功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本次经过分组研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情况通过评分表进行评估得出结果是,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要比对照组患者更加优异。并且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此病大部分都是由于气管内的气流受到阻碍发生呼吸困难,临床上一般病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又因为患者体内的气流受到限制呈现不规则性逆向发展,使病症加重,让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需要运用完善的康复护理方式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使患者乐观积极主动进行康复护理,更好的回归社会。

3.2肺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

本次经过分组研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的结果是,观察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只有80%。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要比对照组更优异。两组有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有效康复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膈肌、腹肌、脊肌以及斜方肌等各呼吸肌的协调些。有利于增强胸廓活动,使患者异常呼吸状态有所改变。肺功能康复护理方式能够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活量以及吸氧量有所改善,加强促进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患者免疫力功能,有效保护其肺功能。

4结论

综上所述肺功能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肺功能康复护理非常在临床上需要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丹,张虹霞,张选明. 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3):3557-3559.

[2]韩雪婷,周婷,林年年,. 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康复中的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5719-5721.

[3]赵雪东.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肺结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6):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