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高菲

烟台芝罘医院 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进行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病房管理模式。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3.02±0.4)明显低于参照组(4.2±1.48),情绪状态(3.10±0.21)明显比参照组(4.05±1.52)低,总认可度(97.5%)明显高于参照组(85%),(P<0.05)。结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这些疾病是造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1]。该疾病发病急,一旦发病需要紧急救治,而且在救治以后需要给予优质的康复护理,否则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这就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2]。因此,我院对收治的病人进行了该管理模式,旨在分析它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诊断均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肝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患者;资料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56.52±1.12)岁;参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56.3±1.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病房管理模式。即做好服药指导、病情监护和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①创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小组。均由有我科室主治医生、康复医师及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组成。并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包括该疾病的护理要点、突发状况的紧急处理、康复训练指导等[3]。尤其是呼吸指导、肢体锻炼、提升生活质量等一系列的康复训练等。为提升服务质量,促进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提供坚实基础。②做好相关指标的检测工作。定时监测病人的血糖、血常规、血压、心电图等重要指标,并认真做好记录[4]。针对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比如血糖偏高的病人给予正确的饮食和服药指导;心律不齐的病人随身携带心电监测仪,并叮嘱病人做好护理管理,防止脱落。根据结果做好相应的药物调整,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③心理指导。针对情绪较为焦虑的病人,做好正确的心理疏导,通过讲述该疾病的积极案例,增强病人对康复训练的信心,加速病人的康复进程。④康复训练管理。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拟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如有认知功能障碍者,引导病人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尤其是对于病人过去的人和物的认识、辨认,协同家属促进病人认知功能的早期恢复[5];针对有肢体困难者,循序渐进进行肢体锻炼,并注意时间不可过长,避免病人过于劳累。两组患者均于半年后进行复查,并统计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恢复状况

分为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两项指标,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良好是0~3分,神经功能稍有缺失和轻度抑郁为3~6分,神经功能严重缺失和中度抑郁为6~1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身体康复状况良好。

1.3.2调研两组患者对干预后的认可度

采用自制的认可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干预后的认可度,分为非常认可、较认可、不认可三项指标,总认可度=(非常认可+较认可)/40×100%,百分比越高表明患者对该管理模式认可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将分析后的数据结果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t值用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来检验计数资料,计数的相关数据使用[n(%)]代表,两组之间的差异用P值来判定,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复查的健康状况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3.02±0.4)明显低于参照组(4.2±1.48),情绪状态(3.10±0.21)明显比参照组(4.05±1.52)低,(P<0.05)。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复查的健康状况,分)

组别

n

       神经功能

情绪状态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0

6.12±1.58

3.02±0.4

8.17±1.23

3.10±0.21

参照组

40

6.20±1.59

4.2±1.48

8.23±1.52

4.05±1.52

T值

0.226

4.125

0.194

3.916

P

0.822

0.000

0.847

0.000

2.2 两组患者对干预后的认可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认可度(97.5%)明显高于参照组(85%),(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对干预后的认可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认可

较认可

不认可

总认可度

研究组

40

37(92.5)

2(5.00)

1(2.50)

39(97.50)

参照组

40

30(75.00)

4(10.00)

6(15.00)

34(85.00)

X2

3.914

P

0.048

3讨 论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即使得到了相应的救治后,还是要注重后期的护理,否则极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病人的预后。传统的常规病房管理模式较为单一,仅对病情监护等护理进行管理,对病人的心理及康复等方面比较缺失,这难以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也达不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是基于常规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和优化,是集病情监测、个性化护理、心理疏导、康复指导等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更加注重了病人的心理和康复指导[6]。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将会加速病情的康复,有效缩短住院周期。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组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和参照组采用常规病房管理模式的比较,结果得出研究组的神经功能(3.02±0.4)明显低于参照组(4.2±1.48)。表明在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提升病人的神经功能。通过对认知、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结果促进了病人认知和肢体能力的提升,为病人的早期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李宏建[7]、王瑞康[8]等研究结果一致。而研究组的情绪状态(3.10±0.21)明显比参照组(4.05±1.52)低。表明通过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以乐观心态面对康复训练,对病人的快速康复是极其有利的。心理疏导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病人在早期获得良好的预后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尽早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还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总认可度(97.5%)明显高于参照组(85%),再次表明该护理模式获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提升了病人的就医体验。

    综上所述,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服务质量和疗效均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树森.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90-91.

[2]虞晓琴.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入门与进阶》出版: 神经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10):后插8.

[3]刘艳霞.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管理120例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5):34-35.

[4]李韵歆,刘振权,李月,等.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2):217-220.

[5]李法英. 急性脑血管并发症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4):99,101.

[6]贺娟.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脂管理[C]. 2019:32-35.

[7]李宏建. 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血压轨迹组与功能转归[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22,30(2):160.

[8]王瑞康. 急性缺血性卒中电磁扰动系数与颅内压监测相关性及并发症预警的临床研究[D]. 河南:新乡医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