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外治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外治研究进展

周宇,马雪婷,崔桂敏,郭红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皮肤科 102200

摘要: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可能具有遗传性的皮肤病,主要是由皮肤免疫炎症引起,一般认为涉及过敏机制。大多数特应性皮炎患者是婴幼儿群体,与中医学上的奶藓等病症是十分相似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外治进行回顾探讨,分析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的研究进展,为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关键词: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外治;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炎性皮肤病,一般发生在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婴幼儿时期。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急性湿疹的特征,比如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伴有水液的渗出,婴幼儿会感觉到明显的瘙痒感[1]。一般特应性皮炎多发于婴幼儿的头部或者儿童的面部,逐渐向幼儿的四肢延伸,延伸到幼儿的全身。婴幼儿的特应性皮炎与儿童的特应性皮炎和成人的特应性皮炎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婴幼儿的特应性皮炎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难度也是最高的,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皮肤进行治疗。本次研究综述拥有的皮肤特点,并且为治疗婴幼儿的特应性皮炎进行展开研究:

一、婴幼儿的皮肤特点

   相较于成人的角质层,婴幼儿的角质层是更薄的,婴幼儿的角质层要薄于成人的角质层30%。角质层及颗粒层的细胞明显的与成人存在着差距。早产的婴幼儿皮肤屏障甚至没有发育完全,而角质层取决于婴幼儿出生的胎龄,胎龄超过26周之后,婴幼儿的角质层会逐渐的完善,在出生两周到出生四周的过程中婴幼儿的角质层会逐渐的不断成长。相较于成人的皮肤屏障婴幼儿的皮肤屏障也较为的差,对于酸环境的适应度相对较低,婴幼儿的皮肤屏障也不能够很好的抵御外界的细菌[2]

二、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中药熏洗是我国十分常见的一种对于疾病的悠久的治疗疗法,最早有关于中药熏洗的书籍《五十二病方》当中就记载了有关中药熏洗治疗[3]。《五十二病方》中中药洗浴主要用来治疗创伤感染[4]。本次研究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5]。研究主要采用马齿苋、大黄、霍香、丁香等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对于患儿的皮肤进行洗浴进行冷敷,然后进行外部润肤油的涂抹,每日对于患儿进行一次洗浴[6]。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之后,分别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患儿皮肤破损是否如何良好,通过观察研究可以得知通过中药熏洗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患儿的皮肤状况,减少患儿皮肤炎症的发作,对于治疗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有着显著的效果[7]。本次研究的结果证明,在一定范围内采用中药洗浴的方法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能力,也能够避免混乱的免疫状态对于患儿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中药成分当中的抗炎症和抗过敏的因此能够与患儿的病症起到相应的作用,解决患儿皮肤的病症,减少患儿痛苦[8]

三、婴幼儿特应性皮炎西医外治研究进展

在西医治疗中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婴幼儿的皮肤进行干预。糖皮质激素能够很好的运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所有年龄阶段患者的一线用药。但是糖皮质激素也有一些局部的不良反应,比如色素沉着,萎缩和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对于应用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9]。目前在西医外治时可以采用丁酸氢化软膏等,这种药剂的效果弱于强效糖皮质激素,对于婴幼儿产生不良反应可能较小。

三、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西医外治研究进展

研究采用了中医外治结合西医外治的疗法进行治疗的特应性皮炎婴幼儿。治疗的结果显示,中西医外治相互结合能够很好的避免西医外治对于婴幼儿皮肤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减缓由于中药治疗速度过慢所产生的问题,提高治疗的速度,避免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影响,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丁酸氢化软膏结合马齿苋、大黄、藿香等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对于婴幼儿的外部进行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幼儿的皮肤状况[10]

综上所述,中西医外治疗法是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当中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可以得知将中西医外治进行结合,能够更好解决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问题,改善婴幼儿的皮肤状况。同时丰富了我国有关于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理论研究,。婴幼儿特异性皮炎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一些较为温和的成分,能够保护幼儿娇弱的皮肤的方法。未来在新的小分子药物或者生物制剂更广的应用下,婴儿儿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也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Zhang C ,  Chinnappan M ,  Artami M , et al. 109 IL-4 and IL-13 cytokines drive sex steroid hormone synthesis and lipid abnormalities in sebocyte during atopic dermatitis pathogenesis[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1, 141(5):20-25.

[2] 陆晓云, 张曾云鸥, 肖风丽. 上皮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白细胞介素25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 55(6):4-11.

[3] Simpson E L ,  Augustin M ,  Thai D , et al. 28194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of ruxolitinib cream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Pooled results from two phase 3 stud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1, 85(3):178-200.

[4] 刘志伟, 赖宇尧, 陈婷,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值对青少年特应性皮炎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22, 35(5):4-12.

[5]  Mikhaylov D ,  Duca E D ,  Olesen C M , et al. 410 Tape-strips capture gene-expression changes in moderate-to-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dupilumab[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1, 141,7(5):71-80.

[6]王倩, 魏小萌, 万品文,等. LncRNA NEAT1,miR-146a及TLR2通路相关因子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的表达[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 35(8):7-14.

[7] 朱君君, 沈成英, 王镜,等. 甘草酸载入普朗尼克F127/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混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对小鼠特应性皮炎的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 2021, 30(15):8-15.

[8]  Huang Y ,  Wen H J ,  Guo Y , et al. Prenatal exposure to air pollutants and childhood atopic dermatitis and allergic rhinitis adopt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14-year follow-up birth cohort study[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77(6):145-982.

[9] 邓思思, 王欢, 葛兰,等. 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评估:基于2000—2020年165例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12):1077-1081.

[10]  Eichenfield L F ,  Simpson E L ,  Siegfried E C , et al. 27633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uxolitinib cream among adolesc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Pooled Results from two phase 3 stud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1, 85(3):15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