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巴黎协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黄永清

(上海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上海 200090)

摘要《巴黎协定》为中国在今后气候变化的治理中提供了指导思想。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下,研究清楚《巴黎协定》究竟会给中国带来何种机遇与挑战对中国的发展而言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中国将如何应对《巴黎协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巴黎协定》分“What-Why-How”三步走的分析法,以建立国家自主贡献度评价体系为基准,从而为中国提出优化能源结构以及推进植树造林这两条建议,或许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破局思路。

关键词《巴黎协定》;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志码:B

一、绪论

2015年12月12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旨在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力求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显著低于2°C的水平,并向升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1.5°C努力。全球气候问题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而随着2016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签字以及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中国成为完成了批准《巴黎协定》缔约方的一员。这同时也意味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本文拟讨论并分析中国是否应该签订《巴黎协定》,中国签订《巴黎协定》之于世界各国的意义与影响,以及中国将如何采取有效行动将《巴黎协定》的目标真正落实到位等问题,一言以蔽之,即签订《巴黎协定》后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是否应该签订《巴黎协定》

中国,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本文均简称为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坐拥约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建国至今,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一个积贫积弱、动荡不安的落后国家一跃而起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依然保持了一个较为可观的发展增速的华丽逆袭。迄今为止,中国在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下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超级大国——美国,是世界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一样,中国在选择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部分地牺牲了对环境的保护与重视。这固然是中国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以环境为代价进行自我发展无异于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相比于人民饥寒交迫、饔飧不继的惨状,中国最终还是决定部分地放弃环境以换取经济方面的不断发展。当然,这并非中国单方面的一意孤行,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用“步人后尘”四个字来形容。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做出过类似的选择。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属于发生在当时号称“雾都”的伦敦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在那次事件中,由于该地长期发展重工业以及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因天气原因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居民的健康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据统计,当时因此而丧命的人数多达4000,这也给当时的执政政府狠狠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然而,在文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逐渐重新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近十年来,中国不论从对民众的宣传方面还是切实的环保措施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诸如此前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颁布垃圾分类新政、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方案的实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

在认清这一点后,中国之所以会签订《巴黎协定》也就不难理解了。在笔者看来,这不仅仅是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于未来展现的长远眼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救赎。毕竟在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时候,中国最终还是优先选择了前者。而当经济已经发展到人民衣食无忧时,中国的重心也毫无疑问地开始渐渐向后者倾斜了。

三、中国签订《巴黎协定》之于世界各国的意义与影响

回到《巴黎协定》本身,中国在该协定的实施方案确立之初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张应按照一碳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程度决定减少排放责任的大小;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侧重主张已经实现向低碳经济华丽转身的发达国家不能将历史上排放累积所造成的结果一笔勾销, 而应据此承担减排的历史责任[1]对此,中国主席习近平如是评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就像一场赛车一样,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在责任划分这方面,中国着实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争取到了不少的利益,也使得《巴黎协定》臻于完美、更加公平。

此外,在纽约签署协定时,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是向缔约方大会秘书处提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该文件明确提出了中国的行动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达到20%,森林积蓄量比2005 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中国也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方面努力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政策和措施[2]这些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这个自2007年起便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的国家,将把“减排”二字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准则。这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与学习的榜样。中国在做出如上承诺后,真真正正地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激励了众多本不愿意减排的国家也开始减少本国的碳排放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让一些国家对中国不怀好意的猜疑与诽谤不攻自破。

四、中国将如何采取有效行动将《巴黎协定》的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当然,中国仅仅提出上述目标是远远不够的,积极落实这些目标才是最为当前环境下最为重要的。因为提出目标而不完成无异于自讨苦吃,降低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威信与地位。而且,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形势下巴黎协定15条提出将建立一个能够让各国遵守减排承诺的遵约机制这种遵约机制建立的核心是对没有履行减排承诺的缔约国制定不遵约情事程序减排承诺下的不遵约情事程序是一种促进性的不以惩罚性为主的遵约保障程序,旨在对各缔约方履行减排承诺和遵守遵约目标进行保障[3]因此,中国提出上述目标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实现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表显示,与人均二氧碳排放量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的是森林面积,所以当二氧化碳排放量或者森林面积发生变化时另一个指标也很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对中国2005-2015年以及2020年预期的各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中对自主贡献得分影响较大的指标利用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对原始变量检验,可以判断其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的统计量为15.676显著性水平为0.016,小于0.05,即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 0.514,表示各指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显示,当得分数值变动1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变动量为0.505吨,人均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变动0.176吨,森林面积变动0.098十万平方公里,非化石燃料能耗变动0.501%[4]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中国若想将《巴黎协定》的目标真正落实到位,则有两件事是不得不重视起来的——其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其二是推进植树造林。

前者——优化能源结构,可以通过开展能源革命达到,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努力控制和减少煤炭消费,合理发展天然气,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生产和利用绿色氢能,提高全经济部门的电气化水平,加强能源系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能源体系智能化、数字化转型[5]

参考文献

[1]徐崇利.《巴黎协定》制度变迁的性质与中国的推动作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6):198-209.

[2]周焕濠.试析《巴黎协定》中的国家自主贡献模式及中国的承诺[J].现代农业研究,2019,(1) :119-121.

[3]杨博文.《巴黎协定》减排承诺下不遵约情事程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134-141.

[4]文明凯,舒晓惠,沈炳良,等.中国实施《巴黎协定》任务的方案研究[J].当代经济·月刊,2021,(3) :74-76.

[5]解振华.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定力 继续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纪念《巴黎协定》达成五周年[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