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膜窦(外伤型)1例报道

/ 1

颅骨骨膜窦(外伤型)1例报道

丰惠1,刘燕2*,张运福1,杜慧3

1陆军第77集团军医院放射科,四川夹江614100

2陆军第77集团军医院超声诊断科,四川夹江614100

3陆军第77集团军医院质量管理科,四川夹江614100

1.一般资料

患者男,23岁。半年前因头部外伤后出现顶后部头皮下包块,开始约蚕虫大小,未予重视,包块渐长大,来院就诊。查体:肿块截面大小约2.6cmX1.5cm,质软,无搏动感,卧位或埋头时包块体积增大,直立或挤压时缩小,包块皮肤颜色、温度如常。

2.检查及治疗

影像学检查:螺旋CT扫描显示左额部颅骨外缘类梭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头皮受压呈弧形向外隆起。相邻颅骨呈孔状骨质缺损,边界锐利(图1、2)。DSA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肿块区静脉湖通过扩大的板障静脉和颅内上矢状窦相交通(图3)。

手术所见:患者额部包块行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组织柔软,呈淡紫色,内含大量无肌层静脉血管组成的血管团,肿块与颅内静脉窦沟通。病理诊断为血管上皮组织,符合颅骨骨膜窦表现。

3.讨论

颅骨骨膜窦,又称颅骨血囊肿,是一种通过颅板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硬膜窦相交通的血管畸形,通过导血管、畸形板障静脉与颅内静脉窦沟通。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无明显性别差异[1]。发病部位以额顶部最多见,少数发生于枕部。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患者仰卧、俯卧或埋头时肿块增大,直立和坐位时包块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此征象成为与其它病变区分的重要鉴别点。骨膜窦的发病原因以自发型为主,外伤型少见,分别占66.1%、33.3%[2]。自发型多由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或遗传缺陷所致的导静脉异常增多,再因咳嗽、呕吐等动作使静脉破裂等原因形成;外伤型常由于外伤导致骨膜下血肿,血肿在机化的过程中经导静脉与颅内硬膜窦相通所形成;或因颅骨外板骨折兼静脉撕裂,伴凝血机制障碍、蛛网膜颗粒压迹较深导致骨膜窦发生。

影像学特点:头颅CT显示头皮下软组织密度占位,紧邻颅骨外板,相邻颅骨不同程度的吸收、缺损形成大小不等骨孔。MRI检查显示病变与海绵状血管瘤信号相似,可见特征性的“灯泡征”。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可达静脉窦的增强效果,如引流静脉狭窄或有血栓形成,可降低强化程度。

鉴别诊断:颅骨骨膜窦须与其它脉管性病变、表皮样囊肿及嗜酸性肉芽肿等鉴别,临床上通过变换体位或压迫颈静脉时肿块大小的改变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影像检查显示肿块相邻颅板骨孔缺损以及增强特点亦有助于鉴别。本病例有特征性的随体位而改变大小的临床体征,影像表现也较为典型,尤其是CT扫描显示颅板骨质吸收、缺损以及与颅内静脉窦交通为术前正确诊断发挥重要作用,并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吴亚军,李朝辉,房向阳,等.颅骨骨膜窦1例报道及文献学习[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3):160-162.

[2]顾硕,鲍南,金惠明,等.儿童颅骨骨膜窦[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24:502-503.

[3]陈忠年.实用外科病理学[C].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106-107.

图1、2螺旋CT扫描示左额部颅板外缘类梭形软组织影,相邻颅骨局部骨质吸收、缺损。图3 DSA示肿块区静脉湖通过扩大的板障静脉和颅内上矢状窦相交通。


作者简介:丰惠,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通信作者:刘燕,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