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鉴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鉴定

葛慧敏

天津市天通司法鉴定中心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颅内大出血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2年1月间108例颅内出血病人进行临床医学鉴定。结果:108例颅内出血病例中,有96例因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占88.89%;其余12名病人均为颅内出血,未见明显的脑部损伤。在108名病人中,62名是严重的,26名是轻伤,20名是死亡。结论:经法医临床诊断,发现的颅内大出血主要是因为头部损伤,少数是由于本身的原因引起的。所以如果发生了意外的脑损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颅内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脑外伤;颅内出血;法医临床鉴定

颅内出血是颅内出血最常见的表现,也是继发颅内伤害的高危因素,在法医的鉴定中,颅内出血的原因、部位、颅内出血的数量、出血时间等都会影响到临床的判断。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的病人,本身就有可能引发颅内出血,这就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通过对颅脑损伤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的分析,为法医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伤残等级的划分和案件的侦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108例颅内出血病人进行了法医鉴定,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住院的108名脑出血病人进行临床医学鉴定。其中,男性83名,女性25名,16~72岁。

108例患者均经过脑部CT检查被确定为脑外伤后颅内出血。

参加此次脑损伤后颅内出血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一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签字。不包括精神方面的疾病,不能配合病情调查,也不能有其他严重的脏器损害。

1.2办法

通过对病人和家属的问卷调查,了解病人的伤情,并对病人的某些病史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对所有参加此项试验的病人的以往影像学检查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个别病例,应重新进行化验及影像检查,以最新的调查数据为主要基础,综合分析受伤人员的脑出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病人的伤情进行了重新的鉴定和评定。

1.3观测值

对68例脑出血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了分析。

1.4统计分析

利用 SPSS22.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以百分比的比例进行了统计。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法医临床分析,108名颅内大出血病人中,有96名因外伤所致颅内出血,占88.89%。108名病人中,72名(66.67%)严重,26名(24.07%)轻伤,10名(9.26%)死亡(9.26%)。主要的致伤原因:56例病人为钝器伤害,23例为拳脚伤害,10例为锐器伤害,19例为碰撞伤害。

表1致伤原因及受伤程序分析(n)

致伤原因/受伤程度

重伤

轻伤

死亡

总例数

纯器伤

17

8

4

29

拳脚伤

27

13

1

41

锐器伤

18

2

2

22

硫碰伤

10

3

3

16

总例数

72

26

10

108

3.结论

颅内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例,也是由脑损伤引起的继发性后遗症。颅内出血会出现血压、心跳、呼吸不稳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呕吐。脑损伤后颅内出血的部位有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这两种情况对硬脑膜的血管都有很大的影响。颅内脑血管畸形一般不会有特别的表现,一般很难发现。如果情绪波动太大,或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脑出血。临床上,对颅内出血病人进行 CT扫描,确定其血肿位置,并将其与脑血肿区分开来;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的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原发性、继发性出血性疾病。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颅内出血,治疗方法都是以手术、药物和术后康复为主。在接受颅内大出血病人后,要随时监控病人的身体状况,保持体内的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同时要将病人的头部抬高15度到30度,并定期做好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如果出血量过大,不能用药物来改变病情,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时间来确定手术方案。手术方法主要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脑室穿刺引出血肿等,同时要注意控制颅内压、血压,避免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衰竭等术后并发症。

颅内大出血患者术后应积极进行术后恢复。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创伤性颅内大出血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其致残问题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对患者的运动、感觉、认知、语言、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和病情轻重,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运动治疗来恢复病人的生理机能,早期强化病人患侧的刺激,将病人的活动物体放置于患侧,以加强肌肉锻炼,并每日进行抗抽筋锻炼。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要培养他们能够独立的站起来,学习走路,保持身体的平衡。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护理不当导致病人摔倒。

在进行脑部创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学鉴定中,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会逐渐下降,大脑组织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退化,如果身体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就会出现颅内出血。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头部损伤的各种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创伤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

颅内出血是一种起病迅速、发展迅速、危害性较强的法医鉴定,在颅内各个部位均有出血的可能,一旦延误救治,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脑外伤后出现颅内出血的原因和机制不同,常见的原因有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法医鉴定不仅要根据受伤的原因,而且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病史等因素来进行综合的判定。

结语:

综上所述,颅内出血是由创伤引起的,也是由其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在法医鉴定的时候,要耐心细致的询问病人的健康状况、原因和整个过程,并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检验等情况来确定伤情。

参考文献:

[1]姚恩.关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134.DOI:10.16281/j.cnki.jocml.2019.29.114.

[2]刘海峰,孙威,方强,于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5-16.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007.

[3]周军,肖恒波.43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医学与法学,2017,9(03):85-86.

[4]周红亲,张万伟.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188.

[5]王德茂.法医鉴定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临床分析[J].企业导报,2016(07):189.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07.141.

[6]胡传瑞.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7):26-27.

[7]徐云峰,许光大,余艇.脑外伤后不稳定型颅内出血的诊治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01):136-137.

[8]庄宝昌,张进伟,孙志远,陆荣平.脑外伤颅内出血黑白、彩色投影法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10):751-753.

[9]闫丽芳.62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J].医学与法学,2014,6(04):42-43.

[10]朱卫元,玉柱,靳桂生,苑锐光.81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12):163-165.

[11]罗华.脑外伤颅内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0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