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调查和现行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3

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调查和现行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

王越,商云仁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学科竞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但现阶段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与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许多高校尚未构建完善的学科竞赛工作体系。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开展问卷调查,从本科生对学科竞赛的了解程度及参与意愿、参与学科竞赛的质量、对学科竞赛的相关看法、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相关制度及激励措施的反馈与建议五个方面分析院内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现状,探讨适合地方高校本科生的竞赛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发挥学科竞赛对高等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

关键词:学科竞赛;问卷调查;竞赛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地方高校

1.引言

党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如何筛选和培育新时代应用型创新人才是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1]。组织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地方高校本科生参与学科竞的积极性与质量有待提高,并且许多高校的相关配套制度并不完善。如何提升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数量及质量,建设完善合理的竞赛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对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现状开展问卷调查,旨在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数量及质量,探讨与完善适合地方高校本科生的竞赛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发挥学科竞赛对高等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作用。

2.调查的基本情况

2.1问卷设计与统计

针对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科竞赛的了解程度及参与意愿、参与学科竞赛的质量、对学科竞赛的相关看法、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相关制度及激励措施的反馈与建议这6个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205份问卷,收回19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6%。

2.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问卷以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共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大一学生占比15.31%,大二学生占比44.39%,大三学生占比27.55%。大四学生占比12.76%。

3.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分析

3.1对学科竞赛的了解程度及参与意愿

1.关于问题“你是否了解过高教学会或市教委主办的学科竞赛”,有超过六成的学生选择“否”。数据表明,学生对学科竞赛的了解情况并不符合预期,学科竞赛在校内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需指出的是,近四成选择“是”的学生在“对学科竞赛的了解途径”这一问题上认为通过老师、同学和学校相关文件是最主要的了解途径。社交媒体平台、学术活动和讲座的影响力则稍弱。高校应进一步提升现有传播途径的影响力,同时开拓创新学科竞赛的宣传方式,从而使得更多学生对学科竞赛有所了解。

2.关于问题“你是否有兴趣参与学科竞赛”,选择“是”的学生仅有不到六成。并且这部分学生中只有22.32%参加过2次及以上学科竞赛,22.32%参加过1次,而有55.36%从未参加过。在“从未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原因”中,除了对竞赛不了解外,没有合适的队友和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两点原因占较高比重。学生参与竞赛的意愿不足,且有参赛意愿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最终参赛数量。

3.2参与学科竞赛的质量

关于问题“如果你参与了学科竞赛,现阶段参赛进展情况如何”,48.08%的学生比赛已结束但无获奖记录,12.5%的学生参与的比赛尚未结束, 19.23%的学生参与了校级比赛且已获奖,10.58%的学生参与了市级比赛且已获奖,9.61%的学生参与了国家级比赛且已获奖。问卷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2]表明,目前地方高校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获奖比率与“985工程”、“211工程”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一定差距,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参与质量。

3.3对学科竞赛的相关看法

1.关于问题“你对参与学科竞赛相关观点的看法”,近七成的学生同意“对学科竞赛了解不够具体深入”;四成的学生同意“感觉竞赛难度过大,耗费时间精力,对日常学习生活有影响”;近六成的学生同意“不管能否获奖都会参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经历”。大部分学生对学科竞赛了解不足,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到竞赛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帮助。不可否认的是,学科竞赛对大部分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度,会对其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2.关于问题“你认为决定获奖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排在首位的因素是团队合作,其后几项是自身的知识储备、老师指导及学院支持、选题与研究方向等。关于问题“你认为在参加竞赛过程中最主要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位于榜首,其后几项是主动有效的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及就业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等。这两个问题限定为已经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作答,调查结果中团队合作均占最大比重,可见团队合作对学生参赛的重要程度。

3.4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于“你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学生表示遇到较多的问题的有比赛时间长,准备过程繁琐、比赛难度大或与先前构想差别过大;还有部分学生遇到指导老师未做交流指导、与队友交流产生分歧以及比赛中有不公平情况等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身能力需要提高;同时,学校现行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

4.本科生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研究

4.1对学校相关制度及激励措施的反馈与建议

1.关于问题“你对学校目前在学科竞赛中组织与管理的各项工作是否满意”,有超过三成的学生对学校现行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并不满意,认为学校应进行调整改进。

2.关于问题“你认为吸引更多大学生参赛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学生较为认可的途径有完善的培训流程、制定不同的奖励措施及提高奖励、学校宣传工作以及充足的设备条件、培养学生参赛兴趣、开设竞赛知识通识课程和课堂教学中涉及相关竞赛等。

关于问题“你认为学院可以在竞赛中提供哪些帮助支持”,占比较高的两项是安排老师进行答疑辅和给予参赛获奖学生奖励;进行相关比赛的宣讲动员和组织各个学院之间的比赛交流心得紧随其后。

关于问题“如果获奖,你最希望从学校获得什么奖励”,超过六成的学生选择留学或保研机会;超过两成的学生选择按照比赛级别设立的奖金;近一成的学生选择专业学术培训机会。

3.关于问题“你对学校及学院关于学科竞赛现行组织、管理及激励制度的评价与意见”,学生给出了许多针对性意见。如“加强宣传,使更多学生能够了解竞赛内容”、“希望学校提供便捷的组队平台,建议多举办各学院之间的比赛经验交流会”、“学院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有能力有信心参加比赛”、“学院可以在发布比赛时推荐几位老师,这样同学们会比较有底气”、“希望能加大激励力度,增加参赛奖励和保研加分”和“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的花销及时报销,奖励不要以报销形式展开”等。

4.2竞赛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研究

4.2.1加强学科竞赛在校内的宣传,深化学生对竞赛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对学科竞赛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学生竞赛参与数量与质量的主要原因。赛前学生对竞赛了解不足使得参赛人数较少;赛中学生发现比赛与先前所构想的差别大,难以应对,影响参赛质量。目前学院主要通过老师、同学和学院相关文件向学生传达竞赛信息,需进一步提升线上媒体和学术讲座的宣传力度。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如:校园网站、微博、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同时,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优秀作品,分享经验,加深学生对竞赛的认知,减少参赛过程的阻碍。

4.2.2竞赛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自身能力

对竞赛缺乏兴趣和本科生自身能力不足是参赛数量与质量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地方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由教师授课的模式,根据学生能力,以引导、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将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增加实验环节[3],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设学科竞赛专项课程,师生共同参与项目活动并进行探讨,鼓励学生组队合作,引导团队间学习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创造、团队合作与交流表达能力,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兴趣与自信心,最终整体提升学生的参赛质量。

4.2.3搭建校内组队平台,整合资源,达到团队效能最大化

没有合适的队友是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学科竞赛的原因,同时参与竞赛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团队合作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首要因素。目前,学科竞赛大多以团队为参赛单位,因此保证队伍整体实力对于提升参赛质量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可按照校级范围成立竞赛相关社团,定期举办学院间经验交流会,使不同学院学生彼此熟悉;班导师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了解,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推荐组队人选,使人才在院系间流动,实现资源整合。此外,地方高校应推动校园网组队平台搭建,为学生与团队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从而提高组队效率。

4.2,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意愿与指导能力

安排老师进行答疑辅导是学生希望学校在竞赛中给予的支持中占比最多的一项,学生的提议中也有许多关于指导教师的建议。好的指导会对学生竞赛成果的转化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4]。针对目前指导老师分配不均,研究领域与项目方向不一致等问题,地方高校应依据竞赛类别与教师研究方向,定期安排教师答疑辅导;将竞赛指导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中,设置专项奖金并与职称评定相结合,确保教师工作量不会过重的同时激发其指导意愿;定期开展交流会,丰富教师指导经验,提升指导能力。

4.2.5设置多层次奖励,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

关于奖励,留学或保研,奖金和专业学术培训都是学生的重点关注对象。地方高校应设置不同的奖励形式与奖励标准,如:将竞赛获奖设置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加分项,根据竞赛类型及奖项增加保研和交流项目资格评比的考核分数;按照奖项级别为同学颁发奖金,并且召开相应的表彰大会;支持学生将参赛成果转化为创新实践类学分,以此提高学生的竞赛参与意愿。地方高校还需为获奖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研讨机会,帮助学生在相关领域获得进一步成长

[5]

4.2.6加强信息公开,消除学生不公平感;完善财务制度,增强学生满足感

关于学科竞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及比赛中有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对此,学校应在比赛全程确保必要的信息公开,让学生多方面了解入围及获奖的标准。使学生在竞赛方面掌握足够的信息,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同时消除学生的不公平感,保护学生对学校的信任。

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学校还需完善关于奖金发放和报销的财务制度,与学生及时沟通,确保奖金发放和报销工作及时合理进行。增强学生满足感,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从而提高参赛的数量与质量。

5.结语

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优良载体。针对现阶段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参与现状存在的:学生对竞赛了解不足、参与的数量与质量尚待提高、组队及协作存在困难、指导教师配备不全和学校相关制度及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提供给本校的解决措施和地方高校的借鉴措施有:加强学科竞赛在校内的宣传,深化学生对竞赛的认知;竞赛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自身能力;搭建校内组队平台,整合资源,达到团队效能最大化;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意愿与指导能力;设置多层次奖励,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加强信息公开,消除学生不公平感;完善财务制度,增强学生满足感等。通过上述措施,有效激发本科生学科竞赛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数量与质量,完善地方高校的竞赛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最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A].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0蓝皮书[C].: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20:16.

[2]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孙永乐.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69-74.

[3]付坤,王瑞,杨罕,王金国,凌振宝.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03):207-211.

[4]黄锁义,黎巧玲,林梦瑶,李玉,杨雪莲.以科研和竞赛为特色的导师制实践型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68-171+182.

[5]王永生,屈波,刘拓,范玲.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06):21-25.

作者简介: 王越,女,上海理工大学本科生。商云仁,女,安徽合肥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A].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0蓝皮书[C].: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2020:16.

[2] 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孙永乐.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69-74.

[3] 付坤,王瑞,杨罕,王金国,凌振宝.高校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03):207-211.

[4] 黄锁义,黎巧玲,林梦瑶,李玉,杨雪莲.以科研和竞赛为特色的导师制实践型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168-171+182.

[5] 王永生,屈波,刘拓,范玲.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0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