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校企共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

冯琴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610106

摘要:在校企共建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工作要注重职业能力本位思想的融入和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强化职业认知、培养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培养质量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从而提升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实施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与规范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平台的变动,随时进行政策与制度的调整,并持续落实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以确保平台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校企共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引言:

高职院校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契合企业智慧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以符合国家智慧工厂的建设理念。从宏观层面来说,要从教育部门、企业与职业院校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迫切需求,以及各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出发,来进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的架构。该平台从信息化管理入手,契合学校的实训要求,实现内部教学管理的效率提升与信息沟通。

1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1.1教师教学经验亟待拓展

在实际中往往存在部分教师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亟待拓展的问题,表现为部分老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式方法还停留在固有陈旧思维;高校扩招后部分新进教师是从师范类院校或者综合类院校引进的硕士和博士,从学校进入学校,未经过实践能力教学的专门训练,无法把握社会岗位需求的最新动态,教学上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未能有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导致各项教学实践环节收效甚微,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准确契合企业岗位的需求,无形中降低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水平。

1.2理论与实践缺乏教学联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教学联系的现象,导致学生职业能力较差,无法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1]。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未注重分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未能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同时由于经费问题,部分学校建立的实训室还停留在传统模式,未能建立起全仿真模拟实训场地,学生实践机会不足。

1.3实践教学平台与教材彼此独立

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还是采用配套的实训教材,教材内容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实践教学工作的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并未充分结合教材以及学生已学知识点结构,实践平台采购的是教育公司的产品,如“网中网”等,与教材不挂钩,导致实际教学平台与教材彼此独立、关联不足,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相互脱节,无法以理论指导学生开展实践,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降低了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

1.4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合理性

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仍然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课程体系,在教学工作中仍然以学科教学为中心,并未有效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及学科性的制约,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2]。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仍然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很少,或者本来就不多的实践课程用理论讲授或者课堂观摩替代,学生没有接受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训,无法形成相适应的职业能力,从顶层设计上就人为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校企共建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措施

2.1“一体化+双导师+多岗位”,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做,把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实行校企双导师授课,共同实施教学及考核评价。校企互聘互兼,企业专家兼实践导师,参与实践教学;博士、教授兼企业高管,服务企业项目。学生按要求完成票据整理、税务管理、财税数据分析等进阶岗位工作,掌握多岗位技能。

2.2构建“过程性、多主体、指标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建立在真实项目基础上,让学生参与真岗实战。校企双方对学生所承担任务的计划、实施、结果各环节进行随时指导、及时纠错、全过程监控。考核实施者由学校单一主体改为学校、企业、客户多方主体[3]。考核内容由评价学习成绩转为评价工作业绩,考核工具由教学平台改为绩效指标,主要考核指标有工作态度、工作配合、执行制度、业务素养、目标达成、客户满意度等。

2.3提出“岗位导向、校企协同、双元检验”实践教学理念

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为企业使用校方资源提供优惠与便利,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项目与岗位,实现共赢。通过学校对学生的持续跟踪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监控实践教学效果。校企共建、校企检验,形成良性循环,使实践教学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

2.4“互惠三引”搭建校内会计工厂实践教学平台

一些合作企业每周固定时间派企业专家带着公司业务来学校,在校内机房、会计专业实训室等专门场所,利用公司自有业务指导学生实践,即“引企助校”。由校内专业教师注册“校中企”,既对外开展记账报税等会计专业服务,同时还作为会计专业师生校内实践基地,即“引企注校”。为了真正实现产教融合,让企业与专业人员业务深入融合,助力会计工厂与会计专业升级,大型财税事务所整体进驻学校,校企合作开发真岗实战课程,帮助毕业生进入高端会计岗位就业,帮助教师申报课题、项目,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即“引企驻校”。校企通过“互惠三引”共建“校内会计工厂”,为学生提供校内规模化真岗实战机会,满足更多学生多岗位实践需求;学校为企业使用场地、设施及人力资源提供优惠,并与企业共同组建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税务筹划、会计制度设计与优化、财税咨询、数字化升级、专题培训等会计专业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4]。增强了校企合作粘合度,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新的互利共赢、持久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极大提高了企业协同育人积极性,实现了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的批量培养。

2.5建成“四模块、三层次”能力递进的实践内容体系

在会计专业数字化升级大背景下,根据不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了核算、财税、管理、技术四个实践模块;依托“1+X”证书仿真实训平台、校内会计工厂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基础操作、业财管理、创新创业三层能力递进的实践内容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2.6要强化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关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能否平稳运转,内部数据与资金管理是否安全,以及实训环节是否能够有效运作等方面。因此,在上述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基础上,需不断强化制度保障,要明确职位责任。管理机构应将平台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进行具体分工,将业务权限与执行工作区分开来,实现各个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管与制约,有效提升平台管理水平[5]。同时,也要进行授权管理。管理部门需要将平台管理工作授权于一个责任主体,然后由它再授权于其他个体,既能保障整体平台的有效运作,又可避免管理风险。另外,也要完善信息维护制度。管理人员应针对平台维护出台专人专管制度,以保障平台的使用安全。

2.7强化专业技术团队保障

为保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运作,需组建专业化的技术团队进行日常技术应用与维护。学校可通过组建平台管理部门,组成专门小组来负责跟踪实训过程中的平台功能应用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与管理[6]。小组成员可定期派遣专门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适时开展交流研讨会,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此外,管理部门还需与前端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交流与沟通,对内部技术使用与维护进行说明,同时还需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以保障日常工作正常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会计专业而言,由于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涌现了诸多新兴会计岗位,财务工作持续升级转型,专业也面临数字化升级,亟需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凤娥. 智能财务时代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2):220-222.

[2]马秀琼. 财务共享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考[J]. 营销界,2021,(38):108-109.

[3]王建华,董廷旭,李辉,杨佩晔,张新合. 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探索与实践[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08):116-120.

[4]张技术.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 职教论坛,2021,37(03):57-61.

[5]吴朝辉,李晋波,张世英.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材料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188-190.

[6]史建政,修嘉琦. 基于云计算的高职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探析[J]. 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