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

 徐毅

连云港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背景情况】

连云港市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于2018年6月启动建设,作为全市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的中心枢纽,是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和互联互通的总枢纽,是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体系和数据中心的核心系统,也是对接省共享交换平台的唯一通道。截至目前,已有54个市直部门使用数据共享平台归集数据,共采集数据量33.2亿多条,代理国家、省、市接口共计335个,为31个业务部门提供3000余个资源的数据协同共享服务,总计交换数据量达399亿多条,有力支持政务服务一张网、我的连云港APP、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系统等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建设。

【解决的问题】

连云港市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市政务信息资源汇聚总量在江苏省各设区市排名第五,数据更新及时率在全省各设区市排名第三。数据共享使用率达100%,日均数据交换量达500余万条。正在为“我的连云港”APP、连云港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城管智慧云码”平台、公交出行“卡码融合”、自贸区住所核验、“连易办”自助终端、连信预付卡、不动产交易登记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旅游年卡办理系统等应用系统提供丰富有力的数据支撑。

【主要做法】

本案例基于紫光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架构,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实施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大数据综合治理,推广大数据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乃至“一网通办”,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是整合电子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源头,是各部门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建设并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及社会信用信息等六大基础库,为跨部门业务协同提供有力保障;彻底打破信息孤岛,满足各业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的需求;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实时更新的基础信息服务。

大数据门户对接

基于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与省级大数据共享平台级联,归集本级政务数据、申请国家和省共享数据,实现数据质量管理、数据供需服务与接口管理等,为创新应用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和共享渠道。

大数据汇聚与应用

根据连云港市大数据服务需要,提供相关大数据应用服务,包括六大基础库展示平台、数据共享网站、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应用平台等,并可根据需要快捷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建设和应用成效】

一是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归集和集中统一管理。连云港市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运行以来,共汇聚全市58家部门的总量达34.21亿条的数据资源,存储总量超2985G,包括民政部门的婚姻数据、公安部门的人口车辆数据、人社部门的社保数据、工商部门企业法人数据以及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数据等。

二是实现市级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目前,市级部门自建非涉密业务系统已基本实现与共享平台实时对接,市级各单位累计申请共享数据1076类,数据交换3万多次,共享数据交换总量超过300亿。

三是形成了国家、省、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积极对接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申请共享国家发改委、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和省卫健委、公安厅、省统计局等省级部门的数据资源。目前,市、县部门可通过市级共享平台申请国家和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政务信息资源。

四是形成了全市数据共享交换的主渠道。通过整合,原有的部门业务专网正在逐一与电子政务外网融合,原有的“部门—部门”的共享交换方式逐步向“部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部门”的共享交换方式转变。             

五是为公共数据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连云港市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为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直接提供了33个部门共计266类(1300万条)数据资源,成为我市公共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

【经验体会】

连云港市政务数据治理赋能平台是“智慧连云港”的中央处理器和大脑,它将大数据手段和方法引入管理领域,推动公共管理的四个转型: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单兵作战型管理向协作共享型管理转型、从柜台式管理向自助式全天候管理转型、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到主动预见型管理转型。

本案例通过多渠道的数据采集和快速综合的数据处理,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增强政府治理社会的能力。项目以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宏观经济基础型信息资源服务为核心,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为桥梁,以大数据技术为保障,以创新产品为依靠,搭建满足政务信息资源存储、传输、共享、应用、安全管理的运行支撑环境,全面整合全市各独立、分散的应用系统数据,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库和应用服务平台。

1、通过合理的系统界面设计、使得政务资源、数据查询、数据统计、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功能界面合理分布。

2、通过数据的多维展示,体现同一数据在不同应用库或主题库中的使用情况。

3、通过业务分类管理,管理常见常用的数据类型,为快速检索数据资源提供技术保障。

4、通过基础代码管理,统一维护各种标准,如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各业务部门的数据标准,通过统一管理提高各系统基础数据的标准化水平。

5、强化元数据管理,使用资源目录管理控制基础数据库的元数据,并实时同步资源目录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和数据列格式信息。

6、界面简单、美观、用户体验度好、根据用户权限合理进行布局。

7、界面扩展性好、能够兼容扩展将来新增的功能模块,兼容目前主流浏览器。

【理念思路创新】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将成为连云港市大数据中心和政务服务应用集成的中心平台,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中位于核心的地位,因此平台的设计、选型和研制,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和技术指标。

1、规范性

符合国家电子政务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技术路线符合创新要求;

系统的结构设计遵循一定的规范,保证细化设计和未来的发展保持完整性;

遵循严格的开发规范,保证开发过程的质量和系统组件的可重用性;

制定和遵循严格、先进和完整的接口标准,保证系统内各组件之间以及系统对外支持的应用系统的接口实现;

大数据中心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交互。该平台使用XML 的数据交互,符合国家行业的电子政务数据交互规范,保证数据交换的通用性。

2、可扩展性

连云港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能提供一组用于响应来源于各委办局业务专网系统和访问平台的应用接口,以使各委办局系统提供商开发基于大数据中心的应用组件或接口;

平台所有的对外接口可提供开发源码,用于扩展支持的对象;

平台采用分布式组件化设计,实现高度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保证能适应政府机构的分布式的应用;组件的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采用先进完整的规范,保证系统的可发展性。

3、可管理性

平台提供完善的安装、部署、配置、监控手段,保证平台高度的可维护性;

大数据中心针对所有功能模块的管理功能、数据定义、流程处理以及政务信息资源交换提供简洁、方便的管理用户界面,保证所有系统用户能够高效地实时操作;

平台具备高度的适应性,以适应政府信息化软件的现状;交换平台提供灵活、丰富可扩展的配置功能适应政府内部数据结构的变化。

4、可靠性

大数据中心提供有效地安全保障机制并与整个软件平台的安全支撑系统相结合;

系统结构设计的完整和结构性,保证平台运行稳定可靠;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重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恢复性;

系统提供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日常维护或是意外崩溃时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可以正常运转;

系统应用服务能力的线性扩展和流量均衡,以保证在大事务量、大数据量的环境下能满足连云港市政务数据资源交换的实际需求;

服务器具备高可用性,大数据中心采用集群式服务器搭建,个体服务器或服务出现故障时,平台应用和服务不受影响;

平台与省级安管平台实现级联,在必要时可请求技术指导与帮助。

5、兼容性

支持主流数据库系统的市场现行版本,包括 Oracle、SQL、SQL sever 等;

支持主流的 web 服务器市场现行版本;

支持主流的应用服务组件中间件

【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以更好的了解连云港市各部门的数据情况,发现数据归集存在的问题,指定相关措施解决问题,通过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分析,帮助解决了多部门业务衔接的问题,减少了人员跑路,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提供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收益。

【实施举措创新】

本案例围绕连云港市政务信息资产管理,强基础、重安全,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主要承载网络,以政务云为承载环境,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产的统一、集中、高效、安全管理。

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部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以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为建设依据,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交换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为政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跨部门的协同办公和决策辅助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平台,支持各个业务协同部门方便、快捷地检索、获取和使用其他部门共享的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协同办公的效率。

信息资源目录平台作为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描述、处理、展现、应用和管理,为(各委、办、局)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提供基础性支撑,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识别、导航和定位服务,从而更加有效管理、利用和合理开发政务信息资源,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新的工具。

数据交换平台作为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运行和管理中心,按照既定的信息交换流程为跨部门业务协同应用中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与辅助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3e533030b5e03a36f6507e89adfa559

基于分层设计的思想,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分为资源层、目录层、交换层、应用层;数据交换平台采用数据交换中间件构建,主要包含应用适配器、消息中间件和监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