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4
/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昌锋

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济宁 272007

摘要:河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消除洪水隐患、保证河道周围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还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但一些河道在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河道治理效果得不到有效体现。因此,要重视河道治理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保证河道治理效果。文章分析了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针对河道治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现状;对策

1 引言

城市河道按照相应的标准规定,可将其分成一到五级河道。其中,一二级河道主要是指跨越两省及以上的大江大河,从分支流域可以看出,该级别河道对城市的各项建设起到关键作用;三级河道是各省间连通交互的载体;四、五级河道则主要在省、市的内部流通运行。为高效连通各省市经济主体,加快城市前进脚步,加强河道的综合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2 加强河道治理的意义

2.1 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将一些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水域进行有效净化,减少水体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的侵蚀

通过河道治理,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的侵蚀。

2.3 更好发挥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

在河道治理中引入治污物种,可以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流域内的水环境恢复能力,以更好地发挥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

3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3.1 河道治理人员对综合治理理念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河道治理中,由于治理工作涉及内容繁多,治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最为有效的策略完善河道治理,加强治理的有效性。然而如今的多数工作人员在治理过程中,综合性治理意识较弱,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能针对某段河道开展治理,或者采取的措施具有局限性,这大大削弱了治理功效,最终河道整治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不利于城市其他领域的建设。

3.2 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很多河道治理项目是缺少全局性考虑的,通过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进行治理,从而对河道的原有形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平衡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同时河道治理项目中对防洪的要求很高,很多施工单位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立护岸,这样的确能达到防洪效果,但却破坏了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施工垃圾也会对河道造成污染。

3.3 管理责任模糊不清

在河道治理工作中,由于工作综合性较强,涉及内容众多,需要多部门配合;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晰,会导致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有冲突和重叠。另外,在出现问题时,会相互推诿,协调配合不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

4 加强河道治理工程的管理措施

4.1 加深综合治理的意识观念

(1)以河道为载体在相关地区间建立河道综合治理体系,依据河道治理目标,施行统一、规范、系统、全面的治理措施,避免出现河道“分段治理有余,综合治理不佳”的消极现象。(2)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丰富“综合治理”内涵,引导国民树立河道综合治理意识,明晰河道治理与自身的关系,营建和谐、高效的河道综合治理氛围。(3)相关治理部门需根据当地实际的河道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且注重统筹规划,将综合治理贯彻到河道整治的各个流程当中。再者,治理部门要加大对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可在当地电视台,广播台宣传河道综合治理,旨在将综合治理深入大众心中,增强大众责任意识,以此推动河道治理的顺利开展。

4.2 完善水利河道治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按照不同区域河道的水流状况,构建起水资源网络结构,对不同工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并开展严谨的方案分析流程,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程的开展阶段,要以蓄水、防水、泄水作为河道治理工作的目的,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如滩涂围艮、堤围护岸、清淤除障等。除了防洪抗灾,河道治理时还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改善沿岸水文情况和生态环境,使水利体系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3 参照河道污染实际,选择针对性策略

(1)工业废水。持续优化工业废水进化后排放标准,依据新时期河道污染与净化保护难度,加大工业废水违规排放惩处力度,积极践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原则,联动环评机构、执法机构、河道治理机构等职能部门,建立河道综合治理机制,确保工业废水合规排放,避免其对河道造成污染。(2)生活废水。在居住区设置生活废水处理站,实现对废水的集中管控。针对不按要求随意倾倒废水的行为,给予严厉处罚。禁止在河道中游泳、洗澡、清洗衣物,违者给予罚款处理。(3)城市建设。在工程建设开展期间,设立相应维围护结构,严禁维护结构内的建筑材料堆放在围护之外,严格管理工程建设材料的去向。针对建筑废料,管理人员需遵循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在河道中。建设单位务必协调好工程施工与河道保护的关系,在不污染河道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建设。

4.4 推动自然化河流建设

河道治理工程在分析水资源蓄积,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确保两个效益的统一,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进而推动人和自然的和谐。进行河道治理时,可利用生态水利构建现代化水资源网络体系,这样可以更好的优化水资源。优化的整个过程里,要对原本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和恢复。而从生态化水网建设来看,这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内容,需要协调统一多样化的因素。除此之外,现代化生态水网工程的有效构建,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的同时,进一步保护好生态环境。

4.5 加强河道治理工程的运行管理

建后管护是保证工程发挥永久性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把管护与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工作,正确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河道治理工程良性运行,成立建后管护制度。河道治理工程完工后,归市水利局管理,再由水利局组建管理机构,分配各项目区归属范围。工程建成后管护资金由市财政调拨一部分,工程运行后收取水费充当部分管护资金。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项目区有关村受益农户中选举产生专门的管护机构:由3至5人组成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具体对建成后的河道治理工程设施进行日常管护和运行管理。成立后的农民用水户协会,所在地乡镇政府对其运行管理负总责,乡镇财政要积极扶持其健康发展。市水利局是业务主管部门,为其运行管理提供组织管理和管养技术支持,同时,向市财政争取管养补助资金,以利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而且河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增加了河道治理的必须性,河道治理工程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文章结合当前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管理的策略,提升河道治理效率和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 朱文涛.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7):289-290.

[2] 江山红,李小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4):195-196.

[3] 叶欣.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71.

[4] 宋召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73.

[5] 王成,胡剑.河道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治淮,2018(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