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其心功能的改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4
/ 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其心功能的改善探讨

钟苓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内步行距离的指数都显著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当中老年心血管疾病进展至比较严重的时期,就会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此疾病有很高的致死率。因为患者长时间被病症困扰,生存质量受到了巨大影响,疾病恢复慢且极易复发。所以很多患者在主要过程中都极易产生一些比较负面的情绪,尤其是会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大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都显示为Ⅱ到Ⅲ级,直接影响到其日常活动[1]。根据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其能够在治疗过程保持愉悦心情,提升其心脏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对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一般资料和实验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6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每组患者都签署实验知情书。本次实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认证。观察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65-67岁,平均(66.98+0.36)岁;病程2-5年,平均(3.62±0.16)年;基础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66-68岁,平均(67.52+0.34)岁;病程3-6年,平均(4.31±0.1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基础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包括饮食、用药、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合理的引导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锻炼,同时强化康复护理。患者出院之后继续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监督其用药并告知注意事项,定时回访患者身体康复状况,引导其加强进行改善心脏功能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设立专门的护理团队:给小组所有人员开展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与考核。(2)患者住院之后,由护理人员给其详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发病因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知识,教患者学会自己测量血压并及时记录,如病情出现变化应第一时间反馈给医护人员,防止其他因素使病情加重。(3)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积极交流,耐心回答其各种问题,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护理,引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根据患者心功能的具体分级状况来建立运动方案,患者心功能Ⅰ级可以开展爬楼梯训练,一到两层最佳,一天两次。心功能Ⅱ级可以在室内步行五百到八百米,一天三次,心功能Ⅲ级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辅助下做床边活动,一次十分钟,一天三次。(5)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按时用药,严格遵循医生嘱咐的用药剂量和时间。(6)针对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建立饮食方案,若患者有便秘情况,可叮嘱其多食用些高纤维的食物,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防止增加心脏负担。所有患者的护理服务为期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后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内步行距离等指数的变化,并由院内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使用超声仪来检测[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心脏功能指数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见下表:

表两组心脏功能指数的比较[n(±s)]

组别

n

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

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

左心室射血分数

6min内步行距离

观察组

44

56.48±7.36

84.29±9.74

47.77±6.82

422.67±52.24

基础组

44

47.95±8.02

77.09±9.23

41.86±5.04

459.75±63.38

x2

/

5.111

3.497

4.535

2.946

t

/

0.000

0.001

0.000

0.004

3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的形势下,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有关研究显示[3],我们国家的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概率占总人口0.9%。此疾病的发生有许多因素,可能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相关,多发于中老年人,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现阶段,临床中治疗此疾病的方式主要是综合治疗,能够切实改善体征和临床症状,但预后较差。相关实验证实,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其病情,预防死亡,加强临床疗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利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此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生因素和治疗方式等,与患者构建积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促进其尽早恢复身体健康[4]。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内步行距离指数均明显优于基础组,表示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能够切实改善其心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加强脏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推广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武琳蓓.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647-2648.

[2]王林霞,叶琴,耿丽,胡柳. 实施心脏康复处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数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2):8-10.

[3]肖艳兰,肖琳,杨敏. 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6):240-243.

[4]尚小巧. 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及步行试验的影响[J]. 西藏医药,2020,4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