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小常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1

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小常识

刘军

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卫生院 四川广元  628014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实际形成的核心原理是冠状动脉发生不规律的运动硬化,导致整个血管发生阻塞或血管管腔内发生狭窄,难以保证机体内血液流动畅通性,致使心肌坏死产生心脏病。该疾病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发病急、变化快,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近年来选取中医药方法治疗冠心病,获取较佳的成效,有必要从中医视角分析其病因,给予治疗小常识。

  1. 中医视角分析冠心病病因病机

基于中医视角做好系统性分析,冠心病主要归结于“心痛”、“真心痛”,其最为主要的是老年体衰、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受损,以及机体长期饮食不节,受外界寒冷等刺激,导致内生痰浊、胸阳不振。中医视角冠心病病因病机涵盖以下几方面:

第一,肾气亏损。人们年龄逐步增长,机体内脏器功能逐步弱化,亦或未老脏器亏虚,机体内部血气缺少畅通性,导致大量气虚血淤;或肾脏长时间处于阴亏状态,难以为各脏器正常工作和运营提供充足的养分。年迈体衰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肾脏呈现为阳虚,无法上济心阳,则心气、心阳随之而虚,血脉丧失温运,年老五脏虚衰,基于本虚的基础上又可形成标实,导致机体气滞、痰阻、寒凝,作为冠心病的核心原因。

第二,寒邪入侵。由于胸阳缺乏,致使外邪进入机体内,长周期凝结后形成气滞,难以确保整个心脏疏通。

第三,饮食不节。部分群体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不佳,长时间喜欢肥甘厚味或饮酒,脾胃处于失衡状态,气机无法确保通畅性,导致形成最终的胸痹。

  1.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冠心病

中医认为冠心病自身形成的病因病机主要属于“胸痹、真心痛、阙心痛”等范围,冠心病核心病机是血脉缺乏畅通性,由于瘀血、痰浊等,其是长期脏腑功能失衡的结果,所以心脏疾患与“血”、“脉”密切相关。为确保该疾病得以根治,需将“血”、“脉”为核心切入点,可将该疾病划分为多种类型,遵循各类型的特征精准治疗。

2.1心血瘀阻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疼痛具有固定部位,尤其是夜晚更为加剧,严重状况下心痛导致整个背部受累。常伴有胸闷,长期无法恢复,可由于情绪暴怒、劳累加剧,舌苔薄,脉弦涩。此种类型实际治疗以活血化瘀、脉通止痛为主,代表方主要是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药方中不仅包含当归、生地,而且包含红花、桃仁等中药,其中桃仁、红花均具备活血化瘀的功能和作用,当归、生地有利于补养阴血。

2.2痰浊闭阻型

患者主要为胸闷沉重而心痛,痰多气短,四肢较为沉重,整个形体较为肥胖,处于雨天易发作或加剧,全身存在疲惫感,舌体庞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此种类型实际治疗方法为通阳泄浊,,豁痰宣痹,选用药方为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药方中不仅包含瓜蒌、薤白、半夏,而且涉及人参、茯苓和陈皮,其中瓜蒌、薤白自身主要功效为化痰通阳,行气止痛;半夏清化痰热;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作用为利水消肿、健脾止泻、养心补血。

2.3寒凝气滞型

患者最凸显的表现是突发性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多因天气突发性寒冷发病或加剧,机体手足冰冷,胸闷气短,面色呈现为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实际治疗方法为辛温散寒,宣通心阳。实际代表药方为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药方中不仅包含枳实、薤白,而且涉及桂枝、厚朴,其中枳实具有行气化痰、消疲、破气散结、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疗痰浊闭阻导致的胸痹;中药薤白的功效是可以温中补阳,理气散结;桂枝主要功能为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厚朴具有燥湿除胀、下气宽中、健脾和胃作用。

2.4气阴两虚证

患者以心胸隐痛为核心,呈现为间歇性,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常伴有倦怠乏力,声息低微,易出汗,舌质呈现为淡红色,舌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实际治疗方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主要选取的中药药方为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整个药方中不仅含有人参、炙甘草,而且涉及麦冬、玉竹、当归等,其中人参功效为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炙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补脾益气,健脾胃之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能补血活血,也能保护心脏,提高人类心脏功能。

2.5心肾阳虚证

患者主要以心悸而痛,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精神不佳,身体疲乏,四肢寒冷或发生肿胀,舌质淡胖,边存在齿痕,脉沉细迟。整个实际治疗方法为温补阳气,振奋心阳,选取药方为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不仅包含人参、附子,而且涉及肉桂、熟地等药材,人参作为大补元气药材,附子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可补益阳气、驱寒止痛、改善人体的血液流通温补真阳,肉桂具备振奋心阳的作用,熟地可温养肾气。

综上所述,冠心病作为核心的特征是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对人们生命健康构成威胁,随着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提高,人们高度重视此类疾病诊治。从中医视角分析该疾病发生的病因,对其做好辩证论治,结合不同的类型给予精准治疗,有利于控制患者自身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免症状加剧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