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冲洗对鼻咽结核的疗效观察

/ 2

鼻腔冲洗对鼻咽结核的疗效观察

肖梦媛   ,简奕娈

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鼻咽结核的疗效。方法将鼻咽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冲洗组和对照组。冲洗组采用5%链霉素溶液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则不采用鼻腔冲洗,并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冲洗组的临床疗效(92.3%)较对照组(74%)明显更高(P<0.05)。结论鼻咽结核患者在局部及全身抗结核的同时加用鼻腔冲洗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鼻咽结核 鼻腔冲洗

鼻咽结核属于上呼吸道结核,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一般通过呼吸道、血行或淋巴途径感染,主要是呼吸道途径。当结核杆菌通过呼吸进入鼻咽部,由于鼻咽部位置深,且局部黏膜纤毛系统功能弱,使得结核杆菌容易停留而引起鼻咽部感染。鼻咽结核症状较多,主要以淋巴结肿大、颈部出现包块、涕血、听力下降为主,内镜下的鼻咽结核主要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2021年我院住院患者内镜下取病变组织病理确诊鼻咽结核53例,根据有无使用鼻腔冲洗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冲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冲洗组鼻咽结核患者女性15例(55.6.%),男性12例(44.4%),年龄分布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4(24.0,46.5),对照组鼻咽结核患者女性19例(73.1%),男性7例(26.9%),年龄分布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1(25.5,53)。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实验对象信息统计表

性别

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女性

男性

对照组

19(73.1)

7(26.9)

31.0(25.5,53.0)

冲洗组

15(55.6)

12(44.4)

34.0(24.0,46.5)

总数

34(64.2)

19(35.8)

32.0(25.0,50.0)

P值

0.3

0.65

1.2 方法

1.2.1材料

我们采用善邦鼻腔冲洗器及5%链霉素溶液行鼻腔冲洗。

1.2.2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规则全身及局部雾化抗结核治疗,全身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口服,局部方案为利福平和异烟肼经鼻腔雾化,总疗程6个月至1年。冲洗组同时予以5%链霉素溶液,每日2次冲洗鼻腔连续治疗1个月后复查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在局部及全身抗结核的基础上加用鼻腔冲洗1个月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三种疗效。显效:患者治疗后颈部肿块、鼻塞、鼻衄、涕中带血、耳鸣、鼻咽部干燥或疼痛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内镜下病灶缩小50%以上或分泌物明显减少;有效:患者治疗后颈部肿块、鼻塞、鼻衄、涕中带血、耳鸣、鼻咽部干燥或疼痛症状有所改善,内镜下病灶缩小30%以上但不超过50%或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患者治疗后颈部肿块、鼻塞、鼻衄、涕中带血、耳鸣、鼻咽部干燥或疼痛症状未见好转,内镜下病灶缩小30%以下。临床疗效为前两者占比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采用以n(%)描述,进行X2检验。


2 结果

对比两组鼻咽结核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得出冲洗组鼻咽结核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鼻咽结核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n%)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疗效(%)

冲洗组

27

22(84.6)

2(7.7)

2(7.7)

24(92.3)

对照组

26

12(44.4)

8(29.6)

7(25.9)

20(74)

P

-

-

-

-

0.006

3讨论

人体鼻咽黏膜不具备过滤和清洁功能,同时没有纤毛系统,鼻咽顶位置处在后鼻孔的后上方,是一个窝状结构,同时鼻咽顶的后壁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其淋巴液都汇入颈外部的下深淋巴结,结核分枝杆菌利用特异性免疫反应,被吞噬进患者的淋巴系统,随着淋巴液进入到患者的鼻咽部的腺样体,所以临床检查鼻咽结核的发病多数在鼻咽顶壁[1]且病程缓慢。鼻咽结核的病变形态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2种,溃疡型病变通常为干酪渗出型病理,鼻咽镜下所见主要是局部黏膜糜烂,菜花状增生的表面大多数盖有污秽黄浊状的分泌物。临床表现为鼻咽分泌物后滴,可以从溃疡型病变口腔中吸出大量的鼻咽分泌物。增生型病变通常为增殖病变型病理,在鼻咽镜下可见有结节状、黏膜下隆起样、黏膜粗糙样[2]。显微镜下可见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郎罕细胞浸润,形成结核结节,多个结节融合后包裹肉芽组织,进而形成结节状新生物。鼻咽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局部病变组织活检,一旦确诊,治疗的方法遵循早期、全程、正规、联合用药的原则,局部加全身治疗对结核病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3]。Sanan[4]等研究表示,鼻腔冲洗可有效改善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有效的鼻腔冲洗能够降低黏膜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减低组织间液的细胞因子浓度,可见鼻咽结核的患者在局部及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鼻腔冲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黎星科, et al.,鼻咽结核的临床诊治.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9(1): p. 57-57.

2.朱永杰, 耳鼻咽喉结核14.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 9(3): p. 180.

3.简奕娈, et al., 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治疗100例鼻咽喉结核. 贵州医药, 2006. 30(1): p. 51-51.

4.Sanan, A., et al., Topical Therapies for 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 Otolaryng clin n am, 2017. 50(1): p. 1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