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地区安置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小㘵坪山安置区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3

广府地区安置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以小㘵坪山安置区设计为例

朱明爽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的加快,各地快速的城市化模式催生了安置区建设,安置区的众多案例引发思考:如何针对安置区的特殊性,为安置群体量身定制未来家园呢?如何针对广府文化特色打造在地性的安置区?本文将以安置区模式的特点与起源发展为出发点,探讨广府地区安置区设计的重点,最后以小㘵坪山安置区设计实践为例,探讨广府地区多个地块的大型安置区如何通过设计策略,留住岭南乡愁记忆激发安置区地块活力以及以标准化和精细化设计落实人性化意义打造舒适宜人的安置家园为岭南地区安置区设计提供规划与设计思路。

关键词:安置区;小㘵坪山;规划设计;广府文化;乡愁

  1. 安置区模式的研究

1.1.安置区的概念

安置小区,是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用或集体土地被征用,为失地农民安置而建成的住宅小区。有学者认为,安置区模式是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过渡的阶段。

1.2.安置区模式的起源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安置区模式成为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社会飞速发展,愈加重视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推行安置区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交通和促进工业化发展以释放更多劳动力参与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

1.3.安置区与普通商品住宅的差异

首先,商品住宅以城市居民为主,安置区居民以回迁村民为主,相比较而言安置区居民更具有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其次,安置区因为回迁的原因相比较于商品住宅有更好的邻里社会关系。最后,商品住宅根据楼盘定位和价格等级,设计品质可能高可能低,而安置区住宅设计则更注重经济性,注重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安置区设计能考虑被安置居民的生活习惯,并引导居民实现从村落到城市社区生活的转变。

  1. 广府地区安置区设计的重点

2.1.当前安置区设计出现的问题

(一)建筑风格毫无特色。不少安置区建筑风格西化,缺乏对岭南地区传统建筑风貌的深入挖掘。

(二)公共配套面积小品质差。安置区建设注重经济性,不少安置区力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安置更多居民,于是出现了公建配套建设资金被无限压缩的情况,公建配套品质非常影响安置居民在新社区的居住质量,因此不应该被忽视。

2.1.安置区设计需考虑的广府地区气候特点和文化习俗

广府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粤语文化,是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最有个性的代表。广府文化重商、开放、务实、兼容并包使其区别于其他文化。而安置区设计当然也要考虑到广府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特点,目前关于岭南建筑设计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可观的研究成果,其中普遍注重通风换气、遮阳采光、降温等需求,尽可能首层架空。

2.2.广府地区安置区设计要点

(一)弱化商品住宅设计中过渡追求装饰性和高端品质,注重经济实用型。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为居民提供完善便利的生活配套(如商业、幼儿园、学校等)。

(二)尊重回迁村民的生活习性,为居民提供聚集活动场所。广府文化呈现明显的开放性外向性,广府居民也有自成一派的生活习俗,许多待迁村子都是宗族村落,村村建有祠堂,以及与宗族相关的制度、仪式,因此安置区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注重回迁居民的精神需求,将祠堂古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融入安置区设计之中。就广州地区的安置区建设来看,有不少祠堂古迹、传统民居在城镇化建设中被保护了下来,安置区设计应与之融合,使得祠堂、传统民居的保护再利用成为安置居民乡愁记忆的焦点。

(四)以人为本,以现代化、人性化设计落实城镇化价值。安置区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应始终将“人”作为设计的重心,以现代化、人性化、精细化的设计为居民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未来社区。

  1. 小㘵坪山安置区设计实践
    1. 项目概况

小㘵坪山安置区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小㘵坪山村,属广州国际空港经济区范围。周边五公里范围内休闲娱乐配套齐全,交通条件便利。安置区面积约0.45平方公里,预计安置居民1587户。安置区基地横跨小㘵村与坪山村两个行政村界,场地现状(如图3.1)为场地内有两个自然村落,一条自然河流——铜鼓坑,是场地内部原有的主要景观资源。场地内有岭南传统民居和碉楼多处(包含三处文物古建筑),还有一处宗祠建筑,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是规划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图3.1 小㘵坪山安置区场地情况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规划设计——在地性的规划理念与策略

小㘵坪山安置区在对服务人群充分研究和项目基地的充分调研思考之上进行在地性规划设计,规划策略对于安置片区有较强的针对性。

3.2.1.规划服务人群研究

小㘵坪山安置区的服务人群主要是三种(如图3.2):一是本地就地安置的村民,二是异地安置的村民和周边安置区的村民,三是临近花山TOD方向来的人群。他们的日常需求除了居住外还涉及到商业步行街、公园漫步活动、岭南文化乡愁记忆展览等。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okc370kpzcy22\FileStorage\Temp\1667223404874.png

图3.2 小㘵坪山安置区服务人群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2.规划理念

(一)文化缝合——打造归属感浓郁的岭南聚落。上位规划明确场地内的碉楼村落和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要就地保留下来,这恰好是规划设计的挑战与机遇,老村落正是乡愁记忆点,“缝合”新社区与老村落,让其融为一体,打造具有岭南记忆、让安置居民有归属感新聚落。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okc370kpzcy22\FileStorage\Temp\1667224495973.png(二)复合社区——营造拥有高品质公共服务的活力社区。安置户数高达1500户的大型安置区,其功能需求绝不只是居住这么简单,还包含上学、商业购物等基本需求和看展、社区集体活动等精神需求,是具有复合功能的新社区,为安置区居民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也就是让新社区充满活力。

(三)生态宜居——构筑拥蓝渗绿的网络化生态新家园。

3.2.3.规划结构

小㘵坪山安置区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轴一带”,如图3.3所示。

“共栖休闲文化轴”(如图3.4)贯穿小㘵坪山安置区首期整个地块,串联起古村落、小学、商业街、幼儿园、庆典广场,让各功能区域相互辐射、相互渗透,打造一个多元便捷、公共开放、生态休闲、舒适宜居的的复合社区。

图3.4 小㘵坪山安置区“共栖休闲文化轴”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铜鼓坑活力水廊带”横穿小㘵坪山安置区首期地块东边,使小㘵坪山安置区与龙口小布安置区两个安置区相互联系起来,区域共享片区内传统村落、河流、公园绿地、教育、医疗、商业、体育等资源,打造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现代化、生态化、舒适便捷的居住片区。

3.3.公共空间界面设计——激发居民的在新社区的活动热情

图3.5 河岸庆典广场公共界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小㘵坪山安置区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河岸的庆典广场和古村这两个地方。

如图3.5所示,考虑到宗族式村落的聚集需求,庆典广场为村民提供大型活动聚餐场所和观景场地;亲水平台和沿岸走道为村民提供日常跑步、散步等日常休闲场所,增加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如图3.6所示,古村地块的祠堂文化广场保留了风水塘,保留下历史文脉,广场提供节庆聚餐、舞龙醒狮、少儿武术培训活动场所;商业内街提供社区管理服务、零售商业等功能,进行丰富的空间与景观设计, 人性化的设施吸引居民活动。

图3.6 古村地区公共界面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4.传统村落民居更新再利用设计——岭南文化传承与乡愁记忆

“古村活化,文化再生,打造文化交互枢纽”是小㘵坪山安置区村落地块设计的目标和重点。将古村活化利用和其北面的商业进行综合设计。

3.4.1.设计策略

(一)整体统筹:尊重传统,延续原村落小体量建筑肌理,在古村周边利用小体量建筑与之呼应,将学校、古村、文化商业中心形成整体,统筹设计。

(二)塑造背景式建筑。古村后新建展览式建筑设计,通过干净整洁的竖向不断向上,层层递进的坡顶,将建筑消隐于古村之后,让新建建筑成为古村的背景。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okc370kpzcy22\FileStorage\Temp\1667226470952.png

图3.7 古村与北面建筑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三)强化文化序列。如图3.8,通过层层递进的中轴空间,以及不断延伸的礼仪广场,将游客和村民引上高处,俯瞰整个古村和庆典广场,形成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延续。

图3.8 轴线序列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四)新旧建筑功能统筹互补。新旧建筑统筹设计(如图3.9),将古村地块打造成安置区内具有公共活力和岭南特色的场所。在功能布置上,古村原有的沿街岭南传统民居改造为商业,大体量的碉楼改造为广府乡愁博物馆和创意园区;北面的新建建筑首二层作为社区商业和展览馆,上层的四个体块分别作为文创办公区、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馆、会议办公。

图3.9 古村保留建筑和北面新建建筑功能分布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5.单体细部设计——以标准化和精细化设计落实人性化意义

人性化设计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绿色生态宜居的理念。在设计阶段重点关注并深入考虑功能需求、空间尺度、建筑风格、日常人居使用状况,才能在后期投入使用过程中,满足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的需求。

3.4.2.公建配套精细化与共享活力

安置区的公建配套设计落实精细化原则,在外立面设计上延续传统风貌,这里以小学地块设计为例:

学校地块位于古村地块南端,小学的设计延续了古村的传统风貌(如图3.10),打造一个有场所感和历史记忆的街区校园。

图3.10 学校建筑风貌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如图3.10,通过对原有村庄肌理的分析,提取了岭南传统建筑的“街”、“廊”、“院”三种空间形态,结合学生特殊活动空间,将体量打散并进行扭转、围合,形成传统建筑群中错落、转角等空间关系,并形成多个庭院,以街巷、廊桥等形式串联多个庭院。通过不同层数的建筑体量堆叠,局部形成架空连廊以及屋顶花园,多重叠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活动体验。

图3.10 学校空间形态提取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4.3.户型空间标准化与装配式设计

图3.11 户型内各房间标准化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为满足装配式的要求,对安置区内所有住宅户型都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对户型内部的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的尺寸都进行了标准化梳理,如图3.11。核心筒采用标准化设计(如图3.12),T6和T4户型均只采用一种核心筒,减少栋型种类;超大阳光侯梯厅,通风采光俱佳,兼顾舒适的同时减少核心筒面积,提高实用率;四个方向分散入户,流线简洁且互不干扰,打造舒适归家流线。减少户型、核心筒模块.在满足不同用地                            需求及户配的情况下,合理组合出最少栋型,满足标准化装配式建筑的要求。

图3.12 核心筒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结语

安置区模式是目前城乡建设中普遍采用的城镇化手段,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安置区设计的需求之上,应该充分考虑其在地性设计,广府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文化习俗在全国独树一帜,广府地区的安置区设计应该采用在地性的规划策略,打造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界面,和精细化、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本文通过广府地区安置区设计重点的探讨以及小㘵坪山安置区设计举例,为广府地区安置区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规划设计策略和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广府地区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中岭南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D].彭天福.广东工业大学.2021

[2]在地性营造[M].东南大学出版社,王彦辉.2019

[3]乡村人口收缩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村庄用地演变: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 田秀琴,高金龙,陈雯,陈江龙.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05)

[4]基于丘陵地形的兰溪诸葛村传统街巷空间形态探析[J].蒋静静,陈敏,江俊浩,李娜,王菲.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5]装配式安置区项目设计探究——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龙口小布安置区项目为例[J].钟慧华.房地产世界.2021(09)

[6]安置区景观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刘玲.住宅科技.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