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3

教师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黄静宜

深圳市福田区深圳中学梅香学校(邮编:518049) 

2022年国家教育部下发新课标,利用假期,好好研读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悟颇深。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一次性走向过程性,从注重课堂教学流程到注重学生所得。越来越贴近小学生的学习实际,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实实在在抓牢学生的一线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均有所得。这才是大教育的目标所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如何实现在一个大班额教学中,让每一个孩子自信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非常值得研究、非常值得重视。个性化作业设计,老师评价、同学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又能进一步收获知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教师在这过程当中,充当着引路人、激励者还有陪伴着的角色。我们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

从2004年毕业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深信,对学生的教育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着急看到学生所获得的成绩。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让每一个孩子爱上我的语文课堂,这些才是我每天思考的问题。正如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中写到的:“教了五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确实如此,我也不想走出校园,不想离开这群活泼可爱、“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在跟他们“斗智斗勇”之间,我享受着波澜不惊却又水光潋滟的日子。若要问我为什么?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份让我的幸福感不断攀升的事业,我的心注定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属于朝气蓬勃的孩子。

于老师写的书,每一次阅读都能引起我很多共鸣,但每一次感受都不完全相同,上大学时读是一种感受,工作多年后再读又是另一番感悟,书还是那本书,读书人却已逐渐尝遍生活的滋味,清风吹过,人生的厚度在增加,岁月的沉淀在累积,对书中句子和情境的关注自然也有了完全不同的落脚点。

“我很喜欢你呀!”

这个暑期,我又一次重读了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带出我一缕缕回忆的丝线,教学生涯里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各种趣事、难事、糗事都历历在目。刚毕业那会,读到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我喜欢他这一章,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喜欢他,他不喜欢我呀;我批评他,他不理解我呀!但是后来的经历告诉我,无论是温顺听话的孩子,还是“总跟我们作对”的孩子,其实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是否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因为我们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印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伴随他们走过很长的旅程。

引用书中的话:“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

于是,我开启了教学生涯中的演艺生活,我开始做出喜欢每一个孩子的样子。对于刚走上从业生涯的我,真的很容易!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随着岁月慢慢流淌,我惊奇的发现,我做出喜欢孩子们的样子,让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孩子是否喜欢我这个老师,而是,我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越来越多,我真的开始喜欢每一个孩子了!从单向走向双向,教育出现了我未曾预知的境界!原来教育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学习语文,从学会说话开始,说完整的话,表达真实的自己;说美好的话,让身边的人更加愿意与你在一起。这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老师的身体力行来告诉每一个孩子,久而久之,会有哪个孩子不爱我的课堂,会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语文呢?

“咦,你理了新发型!真精神!”当我对X同学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他腼腆的笑容里,藏着一双闪光的眼睛。孩子一般都不太愿意理发,原因很简单,害怕被别人嘲笑。所以,每每发现我班有孩子理了新发型,我总是第一时间就夸赞他们,这足以让他们放下心里的那块石头,“老师都夸我了,同学还会再说什么吗?”虽然他嘴里没有回答我什么话,但是我能感受到孩子因为我真心的赞美而变得自信了阳光了,并且他也会对自己的新发型感到很满意,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明显活跃了、自在了。在课堂发言的时候,连声线都带着自信的光芒。都说兴趣爱好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我认为,阳光自信的孩子不管学什么都自带风火轮!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课堂中必须配备的教学环节啊!从内心去驱动孩子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比起你布置一堆的作业任务来得更加有效果,难道不是吗?我想学,我要学,也是我们孩子学习路上的甜味剂呀!这将成为学习的加速计。

教与学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话不多,却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好意。教语文,其实不仅仅是要教会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起来找茬儿吧……”

我们都知道,不少语文课,学起来会比较枯燥乏味,就算老师在台上讲得再精彩、再情绪饱满,身为学生的他们,依然是打哈欠的打哈欠,开小差的开小差,起初,我也苦恼过、郁闷过,都是过来人,我还能不了解这些吗?

似师非师,似课非课。慢慢地,我悟出了一些“独门技法”。我把自己也当成小学生中的一员,我也是第一次学这篇课文,我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跟同学们一起讨论,所以,当老师我读不懂的时候,同学你要来解答我的问题。而且,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不是老师说的都对,老师会在里面“挖坑”,你要鉴别,你要过滤,你要自己寻找答案。

我有意在备课的时候准备一些错漏。因为我知道,孩子喜欢找茬,这是天性,一旦发现老师居然也会有出错的地方,那份得意劲会一下子引爆他们的兴奋点,后面的学习自然就不用我催促了,他们会打醒十二分精神来上我的课,班上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一堂好课也就呼之欲出了。

“和昨天比,今天又进步了吗?”

语言,要用得恰到好处。正确使用语言,除了要有理解问题的能力,具备沟通交流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我会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同学们多讨论、多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很重要。比如,我们阅读理解里的主观题,本来就没有固定的答案,诚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只要孩子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我都会夸赞他们,对他们的观点表示认可,受到激励的他们会变得更加活跃、更加自信,语言表达也越来越精准自如,这份潜移默化的收获,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一生的财富。也有老师会说,哈姆雷特他就是哈姆雷特!独一无二的哈姆雷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炼文本的要点也至关重要。答题咱们需要答到点子上。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信,孩子通过内驱力去学习才是可持续的终身受益的,而老师的激励就如同吹向内驱力这盆炭火的一口气,每一次激励抵达,都会看到炭火变得更加炽热。被称为“教师的教师”的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想,教育的真谛,也应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每一个孩子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怎么样学习语文?找到自己前行的动力。这一直是我语文教学中在不断研究好探索的课题。

我的教学重心不是你今天的生字词准确掌握了没有,而是这样一系列问题:

今天你为自己读书了吗?

今天你的学习过程愉快吗?

你是否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

出于什么原因你还没有完全掌握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我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自己去反思这些问题,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我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位陪伴者、守望者、护航者。套用于老师的话就是,身为老师,我的作用在于促进你的学习、包容你的不足、激发你潜在的能力。

对孩子来说,一旦在心里种下了希望、自信、坚守、奋斗的种子,他们会距离那个最好在自己越来越近。我常常对他们说,就算这次没有考到一百分、没有拿下班上第一名,那又有什么关系?生活教会了你更重要的东西,自己不垮,谁也打不倒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的是经得起岁月检验的内生品质:坚韧、担当和善良……

学习是每个人的终身事业,学习能力更是伴随我们一辈子的硬核素质。我们不应当只在乎孩子在眼下表现出的不足,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多一些留白、多一些空间,通过大语文教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格局、懂进退、知荣辱、辨是非、求真理的现代合格公民,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那才是我们为师者最大的欣慰和满足。

“今天我唱红脸,您唱白脸?”“行呢!”

当然,在我决定朝着教书育人的方向走下去时,也会有困惑,也会有迟疑。有的家长关注眼前成绩,认为孩子某一阶段的分数不理想,是学习不努力的结果,往往逼着孩子去补习去刷题,而不是用心去分析孩子在学习受困的原因。这里需要引入一些特殊学生的话题,比如,孩子是否存在读写障碍、注意力缺陷、情绪失控等状况,作为父母,都不大愿意直面这些问题,而是有意无意地选择逃避。这种情形下,我总是会耐心地与家长们沟通、分析,一起找出孩子学习效果下降的真实原因,也会劝导家长不要简单粗暴采取“鸡娃”的非理性做法,要把孩子从下坡道上拉回来,首先就要做通父母的工作,家校齐心,方向一致,同频共振,才能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曾经带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孩子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每个同学都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只有他,费力地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孩子的特殊性,我第一个为他鼓掌,“你真棒!从你的眼神老师看出来了,你很努力!”这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大男孩,个头比班里任何一个新生都大,颤抖的小手,迷离的双眼,显得他如此不安。课后,我联系了他的母亲,从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深知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但是,她不希望任何标签贴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于是,我和这位母亲达成了协议,从此以后我在学校负责唱白脸,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回家后,她需要做足本分,唱好红脸,努力协助孩子提高各项学习技能。一年级费劲说出自己的名字,二年级淡定说出一整句话,到了三年级他已经能够自信地站在课本剧表演的舞台上表演了!母亲在台下忙前忙后,眼里对孩子充满了爱意,而我这位老师,满眼都是泪水,我深知这个孩子成长的不容易。这一切,我们都看透却不说破。孩子的成长需要滋养,在弱小的苗苗,在阳光雨露充足的情况下,都会茁壮成长。

想想我们的孩子,年纪小小,后面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带着同理心去面对,我和孩子们彼此成就,都成为对方心里喜欢的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健康心理基础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应有的责任。

而我,也愿意永葆一颗童心,虽前方有逆旅,我也无所畏惧。做眼里有光的人,做内心有爱的人,既然我选择了教育,我就会带着孩子们馈赠给我的成就感,一路欢歌不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