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灌输理论在党性培育中的现实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列宁灌输理论在党性培育中的现实意义

王均孔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理论论教育是培育和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根本。列宁灌输理论重视变工人阶级自发为自觉,强调向工人阶级灌输先进的理论改造他们的思想体系,这对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列宁灌输理论

“灌输”一词,顾名思义,形容以水注入,犹如灌溉,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术语中,它就是指把党的先进理论、政策、方针灌输到每个党员心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参考了学界对灌输理论的思想源头的梳理,认为灌输理论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经验积累的结晶。比如学者孙来斌在他的《“灌输论”思想源头考察》中,就详细阐述了灌输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的观点,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灌输论’思想源头;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出色的发挥,赋予了‘灌输论’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1]由此我们知道,灌输理论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系统的灌输理论形成还是得益于列宁的概括总结。

列宁在他的著作《怎么办》中系统的阐述了灌输理论。一般认为,他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灌输(比如,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具有萌芽状态的“自发性”,但自发性毕竟不同于自觉性,“各国历史经验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2])、怎样灌输(比如列宁指出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成自觉的革命行动,就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把科学原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3])、对谁灌输、谁来灌输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完整的观点体系。

二、列宁灌输理论对党性培育的积极意义

党员的的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重要部分。党性是什么,对于此,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地现。”[4]可见,共产党员党性是无产阶级性利益、工人阶级先进性在党员身上的具体现,从这个意义上看,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体系也必然体现在党员的党性修养上。这样看党的理论武装和党性培育是相辅相成的,党性地培育得益于党对党员的理论武装,使党员思想统一、行动有力,另一方面,党员的党性提高也意味着党的理论内化为党的自身理论修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理论武装的成功。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全面从严治党新时期,管党治党一切从严,一改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修养是当前重要任务。那么列宁灌输理论在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方面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本文探讨“灌输”理论在当代党性培育中的现实意义,所以对“灌输”理论简单作几个着重摘述。第一,在列宁看来,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能在工人阶级中单独形成,它是从有产阶级有“教养”[5]的人创造的哲学、经济等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早期工人阶级也有其局限性,所以科学的理论恰恰是同情工人阶级、有丰富学识、有超然洞察力的有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的,这和古希腊先哲提出的“哲学家治国”观点在逻辑上是暗合的。列宁的认识在现实中也有其独特启示,比如在社会分工中,不可能大部分人都从事思想理论工作,这项任务只能由占社会小部分的知识分子承担。而占社会大部分的广大劳动人民却多数无暇充分学习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我们党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历次中国化的成果都是由党的理论家总结并提出的,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追昔抚今,鉴往知来,所以必须做好理论创新工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时代的内涵,实现理论的飞跃。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才能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更好地培育广大党员的党性。

其次,列宁指出,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就没有成功的革命行动,所以必须要把科学的革命意识“灌输”到革命的人群中。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社会实际情况,完整地提出灌输理论观点体系,这在当时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分散,生产力低下,是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中“最薄弱的一环”,所以当时的俄国并不发达,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显得不足。列宁指出用“灌输”的方式,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和认识是符合当时社历史条件的。从现实看,笔者以为,所谓“灌输”就是在指理论武装的一个过程。我们知道,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包括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两个方面,这其中,在理论武装层面来看,党先进的理论体系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个发展是在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的理论飞跃,它独特的先进性和广大基层党员文化素质良莠不齐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矛盾状态,所以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需要在提高党员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把党的先进理论从外面“灌输”给全体党员。党要实现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惟有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一个有着

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在于不断教育全体党员,向广大党员“灌输”先进理论。

第三,充分理解列宁灌输理论的考虑对象需要的思维。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我们并不是一些单靠‘经济主义’的政治稀粥就能喂饱的小孩子……为此需要知识分子们……多给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政治知识”[6]由此可见,列宁的灌输理论包含了被需要的思维,它不合适简单地、粗暴地、强硬地灌输,而是把灌输对象的实际考虑在灌输过程中的,这是一种处理技巧也是暗含着某些双向思维。这在现实中也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在理论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曲高和寡”或者强硬说教两个不良倾向,前者是某种程度的理论脱离实际,后者是理论说服力不足的表现,可以说,这都是理论党的理论武装过程中应该克服的。列宁的灌输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运用在简单“灌输”层面,忽略掉这个思维。即不考虑是否被需要的情况,一味理论灌输,这是在理论武装党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改革开放以来至十八大以前的长期管党治党“宽松软”造成了党内理想信念动摇,思想觉悟滞后,党员党性修养下降,这些恶果一个重要表现是部分党员对党的先进理论不信服,更遑论武装自己和向群众宣传,他们只是认为这些是“官话”“套话”,是拿来装点门面的工具,这成了当前党的理论教育最值得注意的障碍。运用好列宁灌输理论的需要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灌输对象要有不同的侧重。再者,党性修养是个积累过程,是由量变带动质变的结果,所在要把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与灌输理论统一于一个互动过程,发挥灌输理论的潜移默化作用。

新时期,提高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迫切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始终走在前列,关键在于党始终强调坚持党性。列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要的宣传教育工作理论和方法,不断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创新运用灌输理论才能不断赋予灌输理论以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编:《刘少奇论党的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4孙来斌,《‘灌输论’思想源头考察》,《武汉大学学报》第一期。


[1]孙来斌,《‘灌输论’思想源头考察》,《武汉大学学报》第一期。

[2]列宁,列宁选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9页。

[3]列宁,列宁选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4]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编:《刘少奇论党的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225页。

[5]参见列宁《怎么办》,笔者以为此处是指有丰富学识的理论家等,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就出身于资产阶级。

[6]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