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及运行标准化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及运行标准化管理分析

张亮亮

盐城市响水船闸管理所224600

摘要:水利事业发展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水利工程建设下安全生产与运行标准化有助于整体项目效益最优化。文章对水利工程建设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及运行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字: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

引言

在水利工程持续高速建设发展的同时,大量老旧坝体、堤防随着长期运行老化且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已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存在影响程度不一的隐患。早期曾发生板桥土坝、石漫滩土坝和沟后水库失事、溃坝的现象,目前全国仍有近2万座小型水库存在病险隐患。虽然近年来通过全国大规模的病险库坝加固除险和江河堤防大建设,国内水利工程安全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潜在的病害和隐患仍严重威胁着水利工程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保证其社会生态功能效益充分发挥,需要对病险水库、水闸、调水工程和堤防险工险段的状况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逐步实现工程安全隐患早消除、安全风险早化解。

1水利工程建设特点

通过对既有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可知,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水利工程主要用于挡水泄洪,在水流较为湍急、水量较大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需要有较强的承压、防渗、抗冲、抗冻、抗裂、耐磨等性能,因此,在其施工中需切实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第二,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所处环境、地形较为复杂,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为避免工程后期出现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实施作业。第三,水利工程是依托河道、湖泊、沿海及水域施工,因此,在其施工过程还需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信息进行相应的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第四,水利工程施工与施工现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存在密切联系,会受到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求水利工程尽量在枯水期内施工,必要时需增强施工强度、加大作业量,以此可降低自然环境对施工过程的影响。

2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及运行标准化面临的问题

2.1管理职责不明确

经实际走访调查,某市水利工程的运行方式及管理制度都比较传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未能明确管理职责,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间互相推诿,同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二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管理方式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同时水利工程的建造成本较高,后期的维修成本和管理费用较高,水利工程运行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局面,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2.2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地质及水文环境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及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无疑为水利工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就要求相关单位除了具备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外,对员工的专业技能也有较高的要求。以著名的三峡大坝工程来说,该工程的施工队伍在湍急的长江水域施工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相关团队通过将江水急流切断,在无水环境下最终完成工程施工,因此,充分结合地理形势的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完善是保证项目如期竣工并顺利投入使用的重要保证。但就目前而言,一些施工队伍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实施之前,未提前对工程涉及区域的地理条件进行系统的考察,在未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作业,无疑会对接下来的施工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2.3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

数字化水平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手段。目前,一些地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数字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也较为落后。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网络化、控制自动化、决策智能化推进工作离全局现代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及运行标准化管理措施

3.1摒弃传统模式,革新运行管理方法

当前传统单一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需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首先,要明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权责,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将管理权责落实到个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水利运行的管理质量和效益。其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需投入较多资金,且后期维修过程及管理所需人员较多,仅依靠财政资金无法顺利完成运行管理工作,因此需引进民间资本等,并采取相应的市场经营管理方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

3.2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紧密结合提升效率

水利工程的管理包含建造管理和运行管理,其中运行管理容易被忽略。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促进管理信息化,构建信息沟通模式,将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组织起来,以当前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可视化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及时统计数据,输入数据库,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信息分析,在运行阶段,实施全时监控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要坚持监督检验,在验收阶段,运行管理部门要参与到相关设备的运行调试过程中,与施工管理部门做好信息对接,各方面工作人员都要紧密配合,实现建造质量好,运行管理畅、交接底数清,保证建设运管无缝衔接、顺利运转。

3.3提升水利工程数字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制定信息采集标准规范,搭建信息采集汇集平台,为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底层数据支撑。二是建设水利工程运行数字平台。依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结合地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际,完成水库、拦河闸(橡胶坝)、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数据库建设。三是健全信息融合共享机制。准确掌握、实时更新包括安全鉴定、除险加固、降等报废、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措施等信息在内的水利工程基本数据,加快实现市、县各级与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一张图”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实现基础信息和监测预警信息互联互通。

3.4明确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责

施工队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施工,因此,大部分施工单位更多地侧重于如何提高施工效率,期望提前竣工以快速投入生产后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施工管理才是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方法。水利工程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对大范围人员及施工现场进行管理难免存在一定困难,且无疑会增加相关负责人的工作量,为进一步优化现阶段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办法,可通过责任分摊的形式,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细化到个人,采取问责制度,以明确相应人员的管理职责。

3.5加强各领域合作

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细致化的过程中,关系到设计、沟通、人事等多方面利益,要更有效地实施现代项目管理工程,就需要强化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和把握工程各方面的具体规律,以促进工程各单位准确合作全面实施。其中,在工程前期的设计阶段,就应主动引进现代项目管理思想,确定各种工程任务,并运用先进合理的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以取得合理的工程效益。而系统化和规范性又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首要保证条件。在实现细致化的工程建设阶段,则要引入更先进科学的工作手段,以形成系统化、规范性的工程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项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工程的完善、精细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升治理质量与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科学运行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自身安全,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标准化建设,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各领域合作,切实提高水利工程事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舒展,唐少龙.水利工程建设与标准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初探[J].江西水利科技,2018,44(04):310-312.

[2]许江南,孙正东,赵磊,石建荣,陈斌.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7,29(0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