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园设计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8
/ 2

现代校园设计初探

杨芙蓉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校园的建设不仅仅要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也更加注重物质环境对精神环境的影响。因此,校园空间不但要体现其作为教育场所的文化特质,还要能够体现科学文化的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关键词:教育建筑、空间探索、设计元素

城市快速发展后,带来了局部区域的人口集中扩张,导致公建配套设施急需大量补给。教育建筑作为基本需求,近几年大量呈现,学校规模及建设标准都在不停的刷新,各种新、奇、特学校投入使用,使得人们对于教育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国一直以来就是教育大国,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教育空间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私塾到综合性的校园,经历了从单纯的功能性空间向复合多元的体验性空间转变的发展历程。

如今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校园的建设不仅仅要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也更加注重物质环境对精神环境的影响。因此,校园空间不但要体现其作为教育场所的文化特质,还要能够体现科学文化的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荷兰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曾如此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这样:积发人们的好像好奇心,打开世界,而不是雅俗到一个小房间里。“学校应该赋予一定的开放功能,促进孩子的交流,积发小孩的探索天性。

新的建筑形式要求有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森系教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建筑空间要能给老师提供更灵活的办公空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课间活动空间,并且给学校功能扩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增加兴趣教室、孩子午休、健康发展等多功能空间。并且要解决建筑发展日益丰富的多变空间效果与建筑结构受限的矛盾,因此要留有足够的扩充空间,尤其是实验室及多功能教室空间的预留,并且保证这些空间有充足的水电点位预留。越来越大的学校规模,各种共享空间也越来越多,这些空间将被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是展示空间,也可以是小孩的兴趣活动空间。图书馆也不再是封闭的一个空间,而是利用一些公共空间做开放式书柜,小孩随拿随读,随时激发求知欲。各类空间可以是学习和游乐相互融合的探索空间,也可以是游戏和休闲相互交融的游戏空间,给小孩一个快乐成长的多变、复合、又充满想象的空间。

学校建筑对阳光、声音有较高的要求,普通教室既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又要尽可能的远离操场,营造安静、阳光、舒适的教学环境。食堂、风雨操场、报告厅、图书馆可以布置在靠近操场的一边,这样公共活动区与教学活动区就能实现动静分区,最大化避免干扰。

教育建筑设计之初,充分考虑教育建筑使用群体的特殊性,引入“社会化学习”的设计理念,打破单一功能空间的限制,创造出若干尺度与形态各异的共享交流空间,将学习、交流、游戏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回归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与学习场景。

随着教学模式的发展,家长参与教学的深度越来越广,比如每日小孩的接送,就成为困扰家长出行的一大问题。校门口的常态是拥挤的人群,无处安放的车车,放眼找不到的小孩

家长接送流线设计,各种脏乱差,所以在新的校园场地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家长的接送场地及流线组织。在项目案例中我们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地面设置有足够的集散广场,满足行走接送;2、在学校围墙外留有非机动车停车,用来存放车辆;3、在地下室设置智能接驳系统,家长可下地下室直接接走小孩,也可在学校入口处增加地下上地面的楼梯,家长达到学校门口,地面接送。但是无论哪种方式,充分考虑流线的便捷性与边界性,保证家长不进学校以保证管理的便捷及安全性。

立面设计就是一个学校的表象,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近些年呈现的立面风格多以简洁的现代设计手法为主,颜色上多以浅色搭配较为明快的亮色。营造出简洁、明快的校园氛围。立面多采用横向线条处理方式,增加建筑的延展性,设计既体现标准化又富有差异化,不同的建筑语汇承载不同的功能需求,风雨操场报告厅等多采用竖向高条形窗,形成独特的立面形象。

在社会进步、活动空间品质需求提高,以及传统灌输式教学逐渐发展为开放式教学的教育背景下,学校不仅需要充分的功能利用空间,更需要自由开放的环境品质来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校园文化认同感。学校要通过生活化的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们从实践中去学习,以校园空间的创新,表达与时俱进的理念,让校园生活成为每位师生的宝贵经历。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教学的展示、互动装置越来越多类型,教学活动空间利用建筑空间优势,设置可以促进孩子兴趣、感官发育的互动装置,成为空间的内在动能。让孩子可以充分感受环境、光影、声音等自然环境与交互装置带来的房管刺激,帮助孩子门感受大自然、为孩子们培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意识。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是,设计没座学校都希望各有风情,每个空间都倾注了设计师的心血,在总图阶段要充分考虑场地关系,合理解决功能与使用问题。建筑空间要求丰富多变,但要用统一的立面设计手法,在重复的韵律中增加更多的可变性。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每个建筑师所设计的每个学校都各有风情,每个空间都倾注了设计师的心血,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个人的情怀用最朴素的设计手法,尝试着无限的可能。每次设计,设计师带着丰盛的经验,但把每一次都作为新的实验与尝试,创造更多可以讲故事的空间,让每个使用者很多年后会想起,我们曾经一起聊天的楼梯旁那颗树,我们曾一起仰望星空的那扇窗户外的鸟叫声,我们一起相约看北极光的那个他的小孩还在这里读书。

参考文献

[1]谢菁 周子豪.新沙小学:回归孩童视角的校园设计[J].建筑学报2021,(03

[2]徐好好.李晓东.南方的新校园——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设计讨论[J].建筑学报,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