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的中医外治法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癌症疼痛的中医外治法实践研究

李章武(浠瑞)

河南南阳 武汉玄易堂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430073

摘要

癌症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会极大地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治愈的自信心。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症疼痛的历史悠久,通过体表直接给药,使药物经皮肤、黏膜、腧穴、孔窍吸收迅速进入人体,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易于临床推广应用。本文就如何规范、合理地进行中药外治疗法进行总结,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中药外治的优势。

关键词:癌症疼痛;中医外治;综合治疗

引言

癌症疼痛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和抗癌治疗所引起的疼痛。目前,西医对其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中药内服对吞咽障碍、排斥药物有一定的限制,而中医外治法则具有适应性强,疗效确切,作用温和,药效持久,毒副作用小等优势,是治疗癌症疼痛的主要手段。本文就癌痛中药外治的方法和特征作了相应的总结,以期推动癌症疼痛疗法的进一步发展。

1 癌痛的病因病机

当代中医学把癌痛归为“痛症”,其病因病机也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两大基本概念相联系。近年来的专家共识指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疼痛的基本病机,其特点在于虚实夹杂,“虚”责之于正气损伤、阳气亏虚、阴血不足;“实”为气滞、血瘀、痰结、毒聚、寒凝等。其发病部位多在经络、肾、脾等方面,可涉及肝、肺、胆、胃等,尤其是肝,常伴肝郁、血瘀、气滞、痰毒等症状。有的学者在对中医外治方法进行分析时,着重于将全身和局部的病机区别开来,认为癌症疼痛的整体表现是“不荣则痛”,局部表现为“不通则痛”,而局部“不通”的症结在于寒凝、血瘀、痰。总的来看,近年来对癌症病机的认识仍然是虚与实的两极,出现注重区分整体与局部的趋势。

2 癌痛中医药外治的主要作用机制

2.1 皮肤吸收

《医学源流论》中记载:“使药性从皮肤如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皮肤吸收是一种将药物涂抹在特定的部位,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使有效成分通过皮肤进入相应的组织或血液循环,起到止痛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外敷、熏洗、涂擦等。

2.2 黏膜吸收

黏膜吸收是指在人体的作用部位滴入或喷洒相应剂量的药剂,借助粘膜的吸收作用到达组织,或者通过血液循环达到全身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中医外治主要采用直肠滴入、灌肠给药、喷雾法等。

2.3 穴位和经络传感

穴位、经脉传感的作用机理是直接将药物注入病人的穴位或者在病人的穴位上进行拔罐或者针灸,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针灸、火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

3 癌痛的中医外治法

3.1涂敷法

涂敷法是将中药制成薄膜或用合适的溶液浸泡,然后用药液涂于患处,以治疗癌症疼痛,见效迅速,药效持续。对中、晚期癌症疼痛病人,在奥施康定的基础上,在疼痛部位涂抹止痛酊,其躯体功能和疼痛领域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单用奥施康定。而且,消痛酊对奥施康定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癌症疼痛病人的用药提供了依据。中医外用镇痛酊剂—雪蟾酊剂,其作用是通过局部经脉,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将雪蟾酊用于癌症病人的痛处,其疗效优于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且见效迅速,持续时间较长。

3.2中药熏蒸

中医熏洗是一种将中药煎煮后,经蒸汽熏蒸,然后用药液冲洗全身或局部,通过各种药物的配合,可以缓解局部气血不通,缓解疼痛。

本院自主研发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外治药包,基础方:石蝉草30克,金刚藤25克,仙鹤草50克,白毛藤30克,龙葵25克,槟榔片15克,制半夏10克,甘草5克。用于解毒抗癌,镇静镇痛。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多种癌症,临床应用疗效良好。

3.3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离子导入是通过直流电将中药离子经皮肤或黏膜引入病变部位从而发挥作用的外治方法,是一种古老的“经皮给药”治疗方式,近年来中药离子导入作为一种改良的经皮给药治疗手段在临床用于治疗癌性疼痛不断得到广泛的应用。

3.4 穴位疗法

穴位中药外治法是以中药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注射、离子导入等,以达到控制癌痛目的,该疗法发挥了穴位刺激和药物双重作用的疗效。曲泉穴为肝经合穴,肝俞乃肝之要穴,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双肝俞、双心俞、双曲泉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后,肝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结语

在癌症疼痛的治疗上,除了口服、注射以外,中医外治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中药外治是通过皮肤、粘膜、穴位、孔窍等直接应用药物于身体表面,具有镇痛、抑癌、使用方便、副作用小、无依赖性等优点,适用于无法耐受口服或需要局部应用的病人。中医药外治癌症疼痛是我国中医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拓展了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中医内服法,通过针灸、注射、埋线、拔火罐、灌肠、喷雾等方法,实现了抗癌疼痛的协同作用。

由于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理疗系统,在癌症痛的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了更好的推广和为病人所接受,应采取如下措施: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对照组,并制订统一的疗效及疼痛的判断标准;在药品生产中,要注意加工成易保存的膏剂、不易挥发的药膏和新型制剂。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时,应采用规范化、严谨的操作,并有专门的医师进行处理。临床研究应规范化、规范化、系统化;优化现有药物的制剂,开发新的外用药物,控制针灸器械的质量;严格规范各类外治法的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崔广煜.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癌痛49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7):77-78.

[2]卢艳琳,薛海燕.中医传统疗法在恶性癌症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7,32 (4) :497-501.

[3]邓娜,桂诗敏,刘庆,等.中药熏蒸法联合三阶梯镇痛治疗晚期癌痛惠者疼痛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 (35) :115-416.

作者简介:李章武(浠瑞)(1962-) 男,河南南阳 本科 武汉玄易堂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