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药在中医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浅谈风药在中医六经辨证中的应用

孙松1 ,才子全2,徐少强1

1.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北京102200;2.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北京102200

摘要:风者,善行而数变,走而不守,无处不至,具有升、托、发、散、化、达、窜、通、透、行、畅之功。风药应当包括具有“风”特性的药物及可治疗“外风”的一大类药物。病有六经分属,药物亦可分属六经,在运用风药时,除了辨清其寒热虚实、八纲表里之所属,还可理清其六经归类,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结合六经病的不同发病机制、病位、病性,辨证运用。但在应用时需注意避免因其辛温燥烈之性伤阴耗液。

关键词:风药;六经;辨证论治

风药理论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经历代医家临证发挥,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至金元张元素提出“太阳经风药”理论,认为风药是指“风升生”类药物,提出了风药“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的特性,指出麻黄、荆芥、薄荷、前胡、防风等药物均属风药范畴[1]。李东垣提出“风药行经”“风药升阳”[2-3]。后世医家大多认为风药是以“味薄质轻、升浮发散”为特性的一类药物,其作用可以升、托、发、散、化、达、窜、通、透、行、畅加以概括[4-6] 。在运用风药时,除辨寒热虚实、八纲表里之外,还可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结合六经病的病机、病位、病性,理清其六经归类,辨证运用。因此,本文将从六经辨治角度对风药在六经病中的运用规律进行讨论。

1. 太阳病

1.1 解表达邪

太阳病,多表多虚,风药性轻清辛散,可解表祛寒、疏散外风,味甘者,更兼健脾胃、扶正气之功。风药中麻黄力最强,能表能里,可升可降,无所不达,遍彻皮毛。徐灵胎[7]谓麻黄:“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清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桂枝则善解风邪,气味俱轻,辛能上行发散于表,甘兼可补虚。

1.2 宣肺止咳

风药因其味辛而能散,可将郁闭之表邪从腠理驱散,邪散则肺卫调宣降顺,咽喉疏利,喘咳自止。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三拗汤皆可治外寒束表兼喘之证,而三方皆有麻黄与杏仁之配伍,麻黄长于宣肺行气,而杏仁降气止咳平喘,一升一降,相得益彰。

1.3 发越水饮

水饮虽属里邪,但可从汗而解,从表而出。风药辛散可燥化水饮,增强水液的运行,水行则痰饮自退。小青龙汤为发越水饮之妙方,可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引起的外寒内饮证。

1.4 发越郁火

火热之邪弥漫无形,常由他邪所束,方可蕴郁于局部。火邪为盛时,可配伍麻黄等风药祛散外邪,开宣郁火。如大青龙汤,可治寒邪外闭,阳热内郁之证。此外,风药还可用于治疗郁热所致之皮肤及五官疾病,其走而不守的特性可将寒凉之品引至病所增其功;而且郁热需内清外透,风药可减少寒凉伤阳之弊,助郁热外达。

1.5 祛风止痛

风药辛温通散,可宣畅透达,祛风胜湿,故对以风寒湿为主要病机的痹症具有良好效果。麻黄汤、大青龙汤、柴胡桂枝汤等治疗身体疼痛的诸多方剂均以麻黄、桂枝等风药为君药。

2. 少阳病

2.1 疏肝解郁

肝胆主疏泄,畅情志;三焦主全身气机及水液调畅,少阳之为病,多郁、多热。肝胆禀春生之气,喜升发条达而恶抑郁。疏泄肝胆临证中多用行气走窜之品,而风药最能彰显木气升发之象,故在临证中更强调以风药升发肝胆,使其不受遏郁。

2.2 清透郁热

胆内寄相火,易郁而化火,临证可见胸胁疼痛,口苦口干,多怒等。此时当遵“火郁风药发之”之旨,正如李东垣所言:“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2]。因肝木妄行,风药可疏之散之,使得气机条畅,解其郁遏,散热于上、于外而得清。如逍遥散中柴胡、薄荷可疏解郁滞、清透郁热;常用药如蝉蜕、桑叶、僵蚕、茵陈、川楝子等则可辛凉宣散,可条达肝经,以散郁热。

2.3 辛散活血

肝藏血,肝病与瘀血关系密切,在活血化瘀基础上,风药辛散之性可增其功。风药辛散之性可气血行,脉道通利,则瘀滞自除。常用药有柴胡、羌活、薄荷、川芎、防风等。辛散可使外邪从表而解,祛除引发瘀血的外在病因;而气辛温之性则可奏畅达阳气之功,阳气通达而瘀血自散,常用药物有桂枝、麻黄、细辛等。

3.阳明病

3.1透热化湿和中

阳明多实多热,此时风药可发挥其透邪外达、发散郁邪、升提气机作用。如《伤寒论》中治疗阳明热证之邪热郁于胸膈的栀子豉汤,方中香豉气味轻薄,既解表宣热,载栀子于上,助其除烦之力,又能和降胃气于中,开壅散满。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均有风药之使用,可疏风、解表、化湿、和中并行。

3.2 祛风渗湿止泄痢

首先,清阳下陷可引起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风能胜湿,地上卓泽,风之则干,风药 也可升清止泻。如治疗外风未解,热邪入里,协热下 利的葛根芩连汤,方中以葛根、生姜使内陷之邪上升 外达,同时可散肠道水湿,不致下迫,利遂止矣。

3.3 宽肠散风止血

槐角丸中用防风、枳壳,升举清阳之气、宽肠散风,用以治疗太阳阳明传入之风。槐花散中则用荆芥、枳壳清肠疏风、行气。肝主血,血室又居大肠膀胱之间,风动则血不得藏,肝血下渗,从浊道则下,所以肝风亦能致便血,可以僵蚕、川芎等息肝风,风平火息,而血自宁矣。

4.太阴病

风药甘温之性可温补,辛则散而不守,四肢百骸皆可达。《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理中丸可温补中焦脾土,还有治疗胆热脾寒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运用桂枝、干姜等温补中气,且补而不滞。湿邪为患多因脾失健运,或外湿内侵而成。风药辛温解表,祛散外邪,可发越肌表之水湿;同时升提脾胃之清阳,恢复脾气的升发之机,升阳之中暗含风能胜湿之意,针对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湿性趋下、阻遏阳气之特性,正好切中病机。

5.厥阴病

厥阴病多寒热错杂之象,病本为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机运行失常,故多见郁而不得开之象。寒热郁邪在风药的协助下可左右上下贯通畅达,相互协调。《伤寒论》厥阴病篇之乌梅丸,集细辛、桂枝、干姜、蜀椒、附子5味辛热之品,使久积之沉寒可温而散之或从毛窍而散。

  1. 少阴病

少阴亦多虚多寒,风药能化气、散寒、化湿。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辛散外寒,佐以辛温香窜之细辛助附子解里寒。治疗少阴病阴盛戴阳证的白通汤,以辛温之葱白解表,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

综上所述,根据其特性,结合六经病各自特点,可在治疗中辨证运用。太阳病中多取其解表达邪、宣肺止咳、发越水饮、发越郁火、祛风止痛之功;少阳病中则可疏肝解郁、清透郁热、辛散活血;阳明病中多热多实,可透热化湿和中、祛风渗湿止泄痢、宽肠散风止血。太阴病多虚多寒,可用其扶正气、散寒化湿、升清阳;厥阴病寒热郁结之邪,在风药的协助下左右上下贯通畅达,相互协调。少阴病中亦可化气、散寒、化湿。但在应用时需注意配伍,避免因其辛温燥烈之性伤阴耗液,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等实际情况,辨证选择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3

[2] 金·李东垣.脾胃论-中医经典文库.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5

[3] 亢学良,叶瑜.李东垣风药的作用层次及临床意义的探讨.中医药学,2021,49(5):70-73

[4] 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崔扫麈,尤荣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4

[5]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夏魁周,赵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2

[6] 明·李中梓.本草通玄.付先军,周扬,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