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周翠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摘要:目的 分析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72位结肠癌患者病例,将他们的术前CT检查结果、复发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CT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处于T分期、N分期、M分期的患者其术前CT检查的准确度分别为94.29%、91.67%、92.31%,总准确度为93.06%,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复发CT检查的准确度分别为90.00%、100%、83.33%,总准确度为92.00%,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CT影像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医学;CT影像诊断;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中常用的影像检查方式有CT影像检查、X线检查等等,不同的检查方式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其中,CT影像检查因技术成熟,具备扫描快、密度分辨力高、解剖关系明确等优势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结合我院2021年度收治的72例结肠癌患者病例,对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内收治的72位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展开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为:经病理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接受手术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配合本研究、可接受回访调查的患者;意识清醒可准确进行表达的患者;基本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为:有对比剂过敏史的患者;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对该研究造成影响的患者,比如患有其他肿瘤疾病、严重肝病、肾病的患者。患者的基本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患者基础信息统计表

内容

具体情况

年龄范围(岁)

38~62

平均年龄(岁)

49.64±5.58

男性患者例数(n)

43

女性患者例数(n)

29

乙状结肠癌例数(n)

25

降结肠癌(n)

20

升结肠癌(n)

16

横结肠癌(n)

11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仪器为64排螺旋CT扫描仪。手术前叮嘱患者禁食禁水,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此外还需再度核对患者的既往过敏史,确定在此之前患者没有碘过敏史。在初次进行增强扫描时使用的造影剂是泛影葡胺,为无色或淡黄色溶液,澄澈透明,在使用时必须确保使用的造影剂颜色无改变、无沉淀产生。第一次注射给药时泛影葡胺溶液的用量为900mL、第二次注射给药时泛影葡胺溶液的用量为1000mL。在注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出现瘙痒、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考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止给药并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在注射后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一般来讲,患者接受泛影葡胺溶液注射后5min左右药物即可分布全身,注射后5min至10min血药浓度迅速下降。扫描范围为患者的整个腹部,扫描厚度为10mm,扫描时间约为6s。在再次增强扫描时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用量为50mL至150mL,浓度为300mg/mL至350mg/mL,以静脉快速注射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具体用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心输出量等指征决定,达到阈值后对患者进行动态三期扫描。在再次增强扫描时,除了使用碘海醇,还可使用碘帕醇。浓度为300mg/mL至370mg/mL的碘帕醇,用量为0.5mL/kg至2mL/kg,具体用量视患者身体情况决定,可通过静脉快速注射与静脉滴注两种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在扫描结束后得到患者腹部的三维图像,结合图像对患者病情展开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术前CT检查结果。在手术后留取患者病变组织然后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若是息肉样肿物则可全部切取送检,若肿物较大则可以多处取样,若病灶呈溃疡性则可以在溃疡边缘处取样。另外,在取样时要避开肿物表面、溃疡部位的坏死组织。病理检查后,需对患者的病理切片结果进行记录。此后还需对参与本研究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回访,了解患者病情是否复发,若患者病情复发则需记录患者的术后复发CT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结合检查情况,采用肿瘤TNM分期法将患者划分至对应分期。然后以患者的病理切片结果为参照,分析患者术前CT检查、复发CT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某分期患者CT检查的准确度等于该分期患者CT检查呈阳性例数除以该分期患者的总人数再乘以百分之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n(%)]表示,各自用t和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术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表2-1所示。结合该表可知,术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93.06%。另外,无论是针对T分期、N分期还是M分期的患者,其术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1术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分析[n(%)]

TNM分期

T分期

N分期

M分期

合计

例数

35

24

13

72

准确度

33(94.29)

22(91.67)

12(92.31)

67(93.06)

P

>0.05

>0.05

>0.05

>0.05

2.2复发CT检查的准确性分析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复发CT检查的准确性展开分析,其结果如表2-2所示。经回访,发现25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4.72%。复发CT检查的准确性为92.00%,与病理诊断结果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复发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分析[n(%)]

TNM分期

T分期

N分期

M分期

合计

例数

10

9

6

25

准确度

9(90.00)

9(100)

5(83.33)

23(92.00)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CT影像诊断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除了结肠癌,肺癌、肝癌等其他肿瘤疾病,中枢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也常常以CT影像为参考。结合临床实践来看,仅仅通过CT影像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与判断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形,尤其是在肿瘤疾病早期,漏诊、误诊的情况更容易出现。另外,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使患者感到不适,加重患者身体负担;CT检查费用对部分患者而言比较高昂;CT检查辐射较大,不适合部分人群比如孕妇、婴幼儿使用。这些都是CT影像诊断存在的不足。虽然CT影像检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它的价值不容否认。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虽然采用CT影像诊断有漏诊、误诊发生,但它的术前检查准确度仍旧达到了93.06%、复发检查准确度达到了92.00%,这一结果虽然与病理切片结果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来准确度极高。另外,CT影像检查还有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在中晚期癌症诊断中,CT扫描得到的三维图像可准确反映出患者体内癌细胞的转移情况。

综上所述,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诊断准确度较高。

参考文献

[1]马秀梅,刘璟怡,孙圣.探讨在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应用CT影像诊断的效果[J].世界复合医学,2022,8(08):51-54.

[2]尤丽洁.孤立性肺结节应用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07):149-151.

[3]刘通.观察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