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准备中鼻冲洗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准备中鼻冲洗的应用

孙亚军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52600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小儿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准备工作中,应用比冲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2022年在我院行鼻冲洗的患儿共90例,采用时间分段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都为45例患儿。其中,常规组未在术前行鼻腔冲洗,研究组行术前鼻腔冲洗。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和发热率,发现研究组为5(11.11%),相比较常规组的13(28.89%)优势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研究组优势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幼儿在行纤维支气管镜前,实施鼻腔冲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后发热的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鼻腔冲洗;儿科;术前护理

在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诊断治疗手段为纤维支气管镜,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由于儿童的年龄比较小,作为一种有效的诊疗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有部分并发症对患儿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术后发热。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在术前行鼻腔冲洗,能够使术后发热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选择了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儿,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2022年在我院行鼻冲洗的患儿共90例,采用时间分段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都为45例患儿。其中,研究组在术前采取了鼻冲洗,男性患儿为28例,女为17例;患儿年龄在1-6岁,平均(2.60±1.13)岁。常规组男性患儿为25例,女为20例;患儿年龄在1-7岁,平均(2.89±1.32)岁。两组患者主要的疾病类型有间质性肺炎、闭塞性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迁延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本次研究设置的排除标准为:(1)患儿的呼吸系统先天发育异常;(2)患儿具有慢性疾病,如甲亢甲减、肝肾功能不全;(3)患儿在术前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1)病情评估:完善患儿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四项、胸部CT、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儿心肺功能及生命体征,排除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证。(2)术前禁食:根据食物在胃内被排空的时间长短制订不同的禁食时间,一般为4-6 h。

1.2.2研究组:本组在常规术前准备之外,使用鼻腔冲洗。患者在实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前3天使用20毫升的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鼻腔冲洗,每天需要进行冲洗两次,在手术前还需要冲洗一次。

1.3 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发热率,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通过患者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大的体温及发热率

对比两组患儿的体温和发热率,在发热率上,研究组为5(11.11%),常规组为13(28.89%),前者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发热率和体温[(),%]

组别

例数

发热率

体温

常规组

45

13(28.89%)

27.8±0.6

研究组

45

5(11.11%)

25.7±0.5

13.252

6.321

P值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

比较两组患儿的总生活质量,研究组为47.4±3.3,常规组为35.6±4.5,明显前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上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现状(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角色功能

总质量

常规组

45

34.6±3.1

34.6±3.1

33.4±3.4

32.4±2.6

35.6±4.5

研究组

45

54.3±3.0

45.6±2.5

53.3±2.2

45.2±2.5

47.4±3.3

t值

7.874

7.310

6.446

7.321

7.78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目前,在开展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用于肺叶,支气管病变的活检采样、观察,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手术后,很多患儿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很多患者认为,发生手术后发热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不合格,在检测时导致了交叉感染。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比较细长,在吸引通道以及活检通道中可能具有难以清洗的位置,各种关节缝隙等,活体组织会进入其中,增加清洗消毒的难度。因此,在纤维支气管镜中存在残留的部分致病菌,从而导致发热。在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后发生发热,患儿的体温升高,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在手术前实行鼻腔冲洗,可以将鼻腔清洗干净,减少鼻黏膜的水肿,还能够减少鼻腔内的炎症因子,提高鼻黏膜的能力。在手术前实行鼻腔清洗能够减少手术后患儿的发热的情况,降低患儿的体温。在鼻腔清洗后会将鼻腔中炎症因子清除,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另外,还可以增加患儿的睡眠打鼾,提高睡眠质量。在进行鼻腔冲洗中不良反应比较少,有少数患儿会出现耳痛,鼻腔刺激,鼻腔出血以及呛咳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两组患儿的体温和发热率,在发热率上,研究组为5(11.11%),常规组为13(28.89%),前者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总生活质量,研究组为47.4±3.3,常规组为35.6±4.5,明显前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角色功能上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发现,不实行鼻腔冲洗的患者的手术后体温,发热率大于实行鼻腔冲洗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实行鼻腔冲洗的患儿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的生活质量评分小于实行鼻腔冲洗的患者。李荣等研究的探讨鼻腔冲洗对降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复发的效果及护理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及可行性。

总而言之,在儿科中实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患儿在手术前护理中使用鼻腔冲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后发热的情况,降低手术后的体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梅,金英盈,张婷婷,等.鼻负压置换治疗在儿童支气管镜围术期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08).

[2]刘娟,朱银枝.纤维支气管镜早期介入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 2019(06).

[3]燕艳.护理配合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1).

[4]卢翠勤.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