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车祸后全身大面积挫伤伴创面感染患儿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一例车祸后全身大面积挫伤伴创面感染患儿的护理

刘晶晶

新疆自治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报道一例车祸后全身大面积擦伤患儿的护理,运用银离子水凝胶联合透明贴膜进行的护理体会。经过(采用)银离子水凝胶联合透明贴膜进行自容性清创,使清创快速完成,少出血,低成本,低细菌负荷,提高组织的保留度和整体愈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挫伤;自溶性清创;银离子水凝胶;透明膜

简介:挫伤挫伤是指由钝器作用造成以皮内或/和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临床表现:

1.疼痛:与暴力的性质和程度、受伤部位神经的分布及炎症反应的强弱有关。

2.肿胀:因局部软组织内出血或(和)炎性反应渗出所致。

3.功能障碍:引起肢体功能或活动的障碍。

4.伤口或创面:据损伤的暴力性质和程度可以有不同深度的伤口或皮肤擦伤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创面床准备(wound bed preparation,WBP)”概念及“TIME(tissue,infection/inflamma-tion,moisture, edge of wound)”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伤口治疗与护理的发展。2000年,Falanga[1]首次提出伤口床准备的概念,认为伤口的愈合应该有良好血管、不受感染和没有瘢痕增生的伤口床。

Schultz等[2]根据创面愈合机制的提出了TIME原则,根据“TIME”原则,清创可以帮助清除坏死组织,控制炎症或感染,刺激创面边缘愈合。理想的清创方法应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创面,使清创快速完成,少出血,低成本,低细菌负荷,提高组织的保留度和整体愈合率。自溶性清创法自溶性清创是基于创面“湿性愈合理论”的一种清创技术,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保湿敷料(水胶体、水凝胶敷料、藻酸盐敷料等)封闭创面,让机体自身产生的巨噬细胞和创面渗出液中的活性酶消化、溶解并自行清除破碎、坏死的组织,加速肉芽组织的生长[3].在临床上,对于急性创伤,应用封闭式敷料创造湿润的创面环境能促进上皮生长,减少伤口疼痛、纤维化和瘢痕形成,降低感染率[4].银离子水凝胶敷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细菌、真菌均有效[5]。本文旨在对自溶性清创在伤口愈合伤的应用进行阐述。

2021年7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整形科科护理了1例车祸后全身大面积挫伤的患儿。使用银离子水凝胶联合透明贴膜对创面进行自溶性清创,促进伤口愈合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木某,维吾尔族,7岁女童,于7月20日中午14点半左右发生车祸,撞至地上,出现面部、双手、双膝、肩部皮肤破溃、出血,受伤当时出现意识障碍,持续2分钟后恢复意识,伴有头痛,拨打120后送入“拜城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脑震荡、右第五掌骨骨折、额面部软组织擦伤、双手软组织擦伤、双膝关节皮肤擦伤”,住院治疗,给予“静点药物、局部换药”对症治疗,患者家属自觉无明显好转,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面部大面积皮肤擦伤,右手骨折”收住整形科。

专科检查:左额部、左面部、双手背、左肘部、双膝关节多发皮肤软组织擦伤,右额面部皮肤青紫,明显压痛,面部挫伤创面感染、结痂,部分真皮坏死,双手及双膝关节运动受限,疼痛明显。

  1. 护理评估

2.1 患者的评估

全身因素:患儿木某,7岁女童,脑震荡、右第五掌骨骨折、患儿头发内有大量虱子虫卵附着,全身卫生情况较差,患儿左额部、左面部、双手背、左肘部、双膝关节多发皮肤软组织擦伤,右额面部皮肤青紫,明显压痛,面部挫伤创面感染、结痂,部分真皮坏死,双手及双膝关节运动受限,疼痛明显,疼痛评分:8分,换药时依从性较差。   

风险评估

Barden Q评分

项目

感知觉

潮湿

活动

移动

营养

摩擦和剪切力

氧合

总分

风险程度

未受损害

很少潮湿

偶尔行走

轻度受限

良好

无明显问题

良好

结果

4分

4分

3分

3分

4分

4分

4分

26分

无危险

跌倒坠床风险评分

项目

活动度

生理发展

排泄

跌落过去史

目前用药

总分

风险程度

能活动但有不稳定步态没有

生长发育正常并反映灵敏,能判断目标和方向

独立完成

没有

无特殊用药

结果

1分

0分

0分

0分

0分

1

零风险

换药时疼痛评分

bfb525b0b87134054322a82d5dfb0de5

得分

8分

2.2辅助检查:

1、X线:右手第五掌骨骨头骨折。

2、白细胞:6.59  10~9/L  正常值:4.3-11.310~9/L

总蛋白:60.4  g/L ↓ 正常值:65—85 g/L

   白蛋白:38.5  g/L ↓ 正常值:40—55 g/L

   肌酐:   38.7  g/L ↓ 正常值:59—104 g/L  

2.2 局部伤口评估

局部因素:

左额部:6.4cm*2.8cm黑色结痂

左面颊部:7.4cm*5.2cm 黑色色结痂

左前臂:5.9*2.8cm黑色结痂,

左手指第一指关节:3.1cm*1cm黄色结痂

左食指指关节:2cm*1.5cm黑色结痂

右手背部:5.8cm*2.1cm黑色结痂

左膝部:3.3cm*4.7cm黑色结痂

右膝部:2.3cm*1.7cm黑色结痂,无渗液,无异味。

3.护理目标

1、患儿左额部、左面部、双手背、左肘部、双膝关节多发皮肤软组织擦伤,伤口愈合无感染,

2、疼痛减轻,

3、双膝双手关节活动不受限。

4.护理措施

入院第一天(7月26日)处理方法:

1、伤口局部处理:

清创:剔除头部附着虫卵的毛发,创面厚涂银离子抗菌凝胶(抗感染、溶解黑痂及黄色坏死组织,促进新鲜肉芽生长)换药1/日。

外层敷料:透明贴膜+防敏胶布(溶痂,促进溶解创面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湿润,固定外层敷料)

2、全身护理:加强营养,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耐心为患儿家属讲解伤口湿性愈合的原理,提高患儿及家属依从性,操作时动作轻柔,减轻患儿疼痛,缓解创伤后造成的恐惧心理,取得患儿信任。

3、伤口评估:

左额部、左面部、双手背、左肘部、双膝关节皮肤结痂均已清除,双手背、左侧肘部及双膝创面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双手双膝关节运动受限,疼痛较前缓解,疼痛评分6分。

局部因素:左额部、左前臂擦伤,100%粉色,伤口均已完成上皮化;左面颊部7.4cm*5.2cm擦伤85%粉红组织,15%红色组织,左手指第一指关节3.1cm*1cm挫伤,最深处伤及真皮乳头层,左食指指关节有2cm*1.5cm挫伤,伤及脂肪层,右手背部有5.8cm*2.1cm挫伤及真皮乳头层,左膝部3.3cm*4.7cm挫伤,伤及表皮层皮层,右膝部2.3cm*1.7cm擦伤,伤及真皮层,无渗液,无异味,疼痛评分:6分。

2、处理方法:

伤口局部处理:

清创:先用盐水棉球擦除坏死组织,溶痂不彻底的用生理盐水纱布及棉球给予湿敷15`20分钟后进行机械性清创,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后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待干,操作过程动作轻柔,全程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散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减轻疼痛,避免因操作而增加疼痛等不适感,有效促进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儿依从性;厚涂银离子抗菌凝胶(抗感染、溶解黄色坏死组织,促进新鲜肉芽生长)换药1/日。

内层敷料:纱布(管理渗液)

外层敷料:透明贴膜(溶痂,促进溶解创面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湿润,)

   入院第四日(7月29日)

  7月29日治疗方案同前

入院第五日(7月30日)患者出院

  5.效果评价

患儿左额部、左面部、左肘部挫伤,双手背、双膝关节创面均已愈合,无感染发生,无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情况。

6. 护理体会和小结

1、对已结痂的感染性创面采用银离子水凝胶联合透明贴膜进行自容性清创,使清创快速完成,少出血,低成本,低细菌负荷,提高组织的保留度和整体愈合率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此次案例“湿性愈合理念”始终贯穿其中,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不仅加速了伤口愈合的周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还有效减轻了患儿换药的疼痛,减轻了患儿治疗的经济成本,使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大的得到了提升,在科室也创造了不小的影响。

2、因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及对疼痛的耐受性与成人相比较差,因此在首次换药时就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于患儿耐心细心讲解操作的过程,并告知患儿操作的必要性,已取得患儿的同意后再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Falanga V. Classifications for wound bed preparationand stimulation of chronic wounds [J] . And,2000. 8(5) : 347-352.

[2]Schultz GS, Sibbald RG. Falanga V, et al. Wound bedprepar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wound manage-ment [J] . And, 2003,11(Suppl 1): S1-S28.

[3]Halim AS. Khoo TL. Saad AZ. Wound bed prepara-tion from a clinical perspective [J] . Indian J PlastSurg, 2012, 45 (2) : 193-202.

[4]郑晓燕,金慧玉,自溶性清创法在新生儿脐肉芽肿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 11(10):57-58.

[5]CHALOUPKA K, MALAM Y, SEIFALIAN AM. Nanosilver as anew generation of nanoproduct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Trends Biotechnol, 2010, 28 (11) : 5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