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伍晓雨

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目的: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照组,随机从中选取60例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2小组,其中对照组(n=30)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n=30)采用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后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肢体功能,对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术后系统护理;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肢体功能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先天性的儿童下肢畸形,随着疾病发展,可累及患儿股骨头、关节囊,以及周围韧带和肌肉组织,病发以后需要及时接受正规的治疗,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髋和腰部疼痛会逐渐明显,进而影响正常的劳动。矫形术为常见的治疗手术,但术后为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照组,随机从中选取60例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2小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儿中有男16例,女14例,年龄大小为:2~6岁,均值为:(4.18±0.62)岁,髋关节脱位位置:有18例为左侧,有10例为右侧,有2例为双侧;实验组20例患儿有男17例,女13例,年龄大小为2~7岁,均值为:(4.59±0.64)岁,髋关节脱位位置:有17例为左侧,有12例为右侧,有1例为双侧。对一般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除了生命体征监测,还包括有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则在术后采用系统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有:(1)健康宣教,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儿家属对于本病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图片、手册以及视频等多途径、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并鼓励家属提问,在耐心向其解答疑惑的同时,有意识的纠正其错误认知。(2)心理护理,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积极和家属及患儿沟通,安抚患儿的情绪,鼓励患儿坚强,明确配合治疗对于病情康复的重要意义。沟通过程中了解患儿的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需求。对于负面情绪严重的患儿,则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3)饮食护理,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为其定制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多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刺激性的食物[1]。(4)固定部位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固定部位情况,尤其是在排尿、排便、玩耍等时,家属需要从旁协助,并注意石膏的清洁和干燥。注意尿路部位的清洁与消毒,术后早期需要及时帮患儿翻身,注意患肢部位颜色的观察。(5)肢体功能锻炼,早期患儿虽然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但术后第4周可依照患儿康复情况,指导其开展一些简单的肌肉和踝关节活动,并逐步过渡到髋关节,最终实现负重行走。

1.3观察指标

对患儿的下肢功能进行观察,采用FuggLMeyer[2]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总分为34分,得分与患儿的运动功能呈正比。对患儿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具体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3]进行测定,采用百分制,得分和髋关节功能呈正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25.0 实现,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和%的形式表示,并通过tx2 值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 ,则表示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和髋关节功能(,分)

组别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髋关节Harri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实验组(n=30)

41.53±4.62

59.84±2.30

75.34±4.12

95.82±3.68

对照组(n=30)

41.60±4.65

52.47±3.14

75.36±4.14

85.76±4.17

t值

0.058

10.371

0.018

9.907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病因复杂,目前虽尚未明确,普遍认为遗传因子起重要影响作用。病发后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对于6个月以内年龄较小的婴儿治疗方法较为简单,将双下肢保持高度外展为便可逐渐复位;对于6~18个月的幼儿则采取保守治疗,通过手法复位帮助治疗本病;对于18个月以上患儿手法整复失败率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矫形术便是常见术式,但由于患儿个体情况的差异,部分患儿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并不理想,为提高患儿预后效果,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4]

常规护理只能满足患儿术后的基本护理需求,但是在患儿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助力不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系统护理的效果,该护理模式强化了基础护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护患沟通,能够帮助家属更好的了解患儿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改善自身行为,更好的理解和配合治疗,有助于患儿依从性的改善;与此能够更好的帮助家属及患儿克服心理负担,掌握正确的术后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在全麻规避不良因素影响的同时,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因此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既往研究[5]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行手术治疗后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肢体功能,对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晓云, 王晓蕾, 李连永.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25):4.

[2] 黄映梅.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231.

[3] 郝建宗, 王康, 冯晶.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疼痛程度,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10(6):162.

[4] 李丽萍. 舒适护理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J].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2018, 17(1):44.

[5] 赵晓明. 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021):212.

作者简介:伍晓雨(1997-),女,工作单位: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学历:本科,职称:护士,研究方向:儿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