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老年人口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3

砀山县老年人口现状分析

訾海建

砀山县普查中心,安徽宿州 235300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结构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若要维持经济增速,并逐步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减少老龄化的负面影响。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寿命的提高,砀山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势必不断提高,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多方面的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本文通过对砀山县老年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砀山县的老龄化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对砀山县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老年人口现状

(一)人口年龄分布

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砀山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9681人,占18.70%;15-64岁人口为565714人,占70.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013人,占10.6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4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6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2个百分点。

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砀山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1827人,占22.44%;15-59岁人口为429941人,占56.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3796人,占21.4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1424人,占17.17%。与2010年砀山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7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55个百分点。

砀山县2010年“六普”及2020年“七普”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

图 1砀山县2010年“六普”及2020年“七普”年龄分布

砀山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0-4岁人口56179人,占总人口的7.34%。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4岁人口增加4789人,占比上升0.92个百分点,但2020年0-4岁人口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容忽视。常住人口中0-4岁分年龄段人口分别为8630人、10010人、11136人、13220人、13183人,意味着全县常住人口中近几年出生人口每年约减少1100多人。

(二)老年人口面面观

1、人口老龄化进程全市居前

从老龄人口的占比看,2020年全市5个县区中,砀山县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居5个县区首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61个百分点。从老龄人口的增速看,2020年全市5个县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与“六普”相比,砀山县增长速度29.3%,居5个县区首位。全市5个县区中仅有砀山县增速比全市增速高,其他县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占全市比重看,2020年全市5个县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比重砀山县17.0%,与“六普”比,全市5个县区中仅有砀山县占全市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其他县区均不同程度下降。

2、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快

老年人口趋于高龄化,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规模从2010年的18713人增加至2020年的27232人,增长45.5%,占老年人口的比重由14.75%上升到16.68%,增长速度远快于老年人口总体增长速度。10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规模从2010年的94人增加至2020年的224人,百岁老人数量逐年稳步递增,呈现每10年翻番之势。

(三)砀山县少儿老年人口比重“双升”

根据砀山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1827人,占22.44%;15-59岁人口为429941人,占56.1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3796人,占21.4%。

从全市看,0-14岁人口为125.3万人,占23.53%; 60岁及以上人口为96.7万人,占18.15%。与全市水平相比,砀山县0-14岁人口占比少1.0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多3.25个百分点。与全市各县区相比,砀山县0-14岁人口占比最少,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多。

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标志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老龄化将减少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

三、老年人口问题分析

(一)老龄化问题分析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砀山县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影响。2020年砀山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21.4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7.17%,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中国的生育率发生了进一步下降,总和生育率达到1.3的历史最低水平,也跌入国际学术界所划分的极低生育率水平。同时,普查数据还显示,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占比明显下降,老龄化进程加快推进,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首次超过0~14岁少儿人口数量。

(二)自然增长问题分析


老龄化问题与自然增长率息息相关,砀山县2000年至2020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如图2所示。

图 2砀山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在2000年“五普”时,砀山县人口出生率为13.69‰,人口死亡率为4.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3‰,到2010年“六普”时,人口出生率为13.45‰,人口死亡率为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5‰,在2020年“七普”时,人口出生率为14.5‰,人口死亡率为5.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1‰。

2010年“六普”与2000年“五普”时相比较,人口出生率下降了0.2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上升了0.7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98个千分点。人口规模由2000年“五普”时的892678人增长到2010年“六普”时的985159人,增加了92481人,增加10.36%。

2020年“七普”与2010年“六普”时相比较,人口出生率上升了个1.05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上升了0.3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了0.66个千分点。人口规模由2010年“六普”时的985159人增长到2020年“七普”时的1004181人,增加19022人,增加1.93%。

可以看出,砀山县2000-2020年生育率跌宕起伏,死亡率缓慢增长,这就要求砀山县要更加重视生育问题与养老问题。

(三)高龄老年人问题分析

老年人人口分类,一是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二是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口,三是80岁以上的髙龄老年人口。据调查显示砀山县2020年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为79311人,占老年人口的48.42%;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口为57253人,占老年人口的34.95%;80岁以上的髙龄老年人口为27232人,占老年人口的16.63%。砀山县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高龄老年人占比高达16.63%,其中百岁老人更是有224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高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抚养负担。在急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高龄老年人口是增长最快的群体,作为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相对于低龄老年人口和中龄老年人口而言,其在生理、心理、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等方面更处于劣势地位,生活状况更令人担忧。

四、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能促进生产技术的加速改造

人口老龄化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年劳动力较难适应快节奏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中,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老龄劳动力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比青壮年要慢,对新兴产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会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

2、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劳务服务,而不是一般性的物质消费品,由此催生了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行业:(1)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业;(2)老年家庭服务业;(3)老年日用消费品业;(4)老年保险业;(5)老年房地产业;(6)老年婚姻市场;(7)老年娱乐业。

(二)负面影响

1、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劳动人口和政府的养老负担

尤其是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财政收支压力逐渐加大,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社会保障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不仅是企业、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养老负担将因此而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将大大增加。

2、影响投资和消费活力

人口老龄化将会对社会储蓄模式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家庭成员中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家庭抚养比增大、消费增加,导致个人储蓄减少;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消费增加,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老龄人口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公共部门的储蓄也相应减少。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储蓄水平将会不断降低,储蓄的减少将大大减少投资的来源,影响地方经济的增长。

3、加大代际矛盾

抚养比指的是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大,劳动力的“中年危机”就越发严重。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不难预测,未来砀山县的总抚养比将持续提升。目前砀山县家庭户均人口维持在2.6人左右,核心家庭、直系家庭仍将是未来主要的家庭形式,单亲家庭、空巢家庭、隔代家庭、纯老家庭等将越来越多,计划生育失独家庭随着成员年龄增长,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逐渐变弱也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五、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人口战略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始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石,人才始终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在人口转变的大趋势下,面对砀山人口老龄化现状,必须要把人口工作放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以人口均衡发展为导向,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人口数据的获取、共享和分析,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共进,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1、实施积极人口政策,促进人口自然增长

首先要鼓励育龄人口按政策生育,加强正向生育激励,健全从孕前、孕产期、产后和子女上学等全周期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政策体系。根据地方财政实力,研究制定更多生育奖励政策,提供免费的基本生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负担。

2、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提升人口集聚水平

优化县城空间布局,整合周边集镇及开发园区的资源,提升县城的城镇化水平,集合散落在各个镇上的公共资源,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特征,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人口聚集、功能完善、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城市。

3、树立人口发展意识,完善人口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人口发展意识,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为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打好基础。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根据实际加快编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二是要强化人口数据支撑。要加强人口数据的共享和共同利用,建设全县人口基础信息库,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人口数据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分析,实现跨部门人口基础信息的共建共享,方便部门决策时的综合应用。

(二)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1、建立灵活退休机制挖掘劳动力存量

许多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仍存有巨大的智力优势和潜能,这是经年累月的工作经验锻造出来的,切忌一刀切让他们回家养老。老年人才资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合理开发利用好老年人才资源这一宝藏,是对劳动人口的重要补充。可以对延迟退休年龄者给予包括提高退休金待遇等方面的激励,鼓励延迟退休,逐步建立灵活退休机制,发挥余热,降低人才开发使用成本,创造更多价值。

2、提升现有人口综合素质优化劳动力存量

提升现有人口的综合素质,构建人力资本优势,也是一种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方式。在抢人大战白热化的关口,着力补齐人口素质发展短板,提髙现有人口综合素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一是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二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三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3、发展劳动力替代技术补齐劳动力缺口

加快老年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科技研发,发展劳动力替代及增强技术,化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在积极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存量和增量的同时,也要顺应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总体趋势,大力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设备,推动劳动力替代技术,弥补人口减少的劣势,从而使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

(三)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1、提升劳动生产率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的当下,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技术创新作为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提升全县产业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将依赖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升级,逐步摆脱依靠人口红利一条腿走路,通过两条腿走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要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推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与农村区域性养老中心相结合,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供给。第二,要有序推动颐养社区建设和居家养老。持续推进颐养社区建设,为老旧小区增加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对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养老服务设施。

六、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和效应,其实质是发展问题。近年来,不仅是全国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砀山县在这一阶段同样无法避免的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砀山县老龄化的趋势越发严重,伴随着这一进程,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以及家庭功能将会受到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砀山县人口老龄化现状,对砀山县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给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訾海建,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安徽省砀山县人,高级统计师,主要从事大型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等工作,现任砀山县普查中心主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