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兰德竞争模型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结果执行能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基于波特兰德竞争模型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结果执行能力分析

王利勇

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430051

摘要:本文通过伯特兰德价格竞争模型对“工资集体协商结果”的执行能力进行分析,行业内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将导致“协商结果”无法执行。必须培育起企业核心竞争力,拉大企业产品间的差异性,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落实“工资集体协商结果”。

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执行能力;波特兰德竞争模型;核心竞争力

1.前言

工资增长是企业每位职工都关心的大事,工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职工生活质量,影响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落实工资协商结果。即使企业不是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决定工资增长,而是由资方直接决定增长工资,同样会受制于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市场行情影响。盲目增长工资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使企业失去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影响行业竞争力等;随意降低工资,会导致企业士气低落,内部矛盾增加,辞职率增高等,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下面通过伯特兰德价格竞争模型对“协商结果”的执行能力进行分析。

2.协商结果执行能力分析

2.1生产同质产品的波特兰德竞争模型分析

  (1)市场未发生经济危机、疫情等特殊情况;

(2)假定该产品市场只有两家企业,分别是企业1和企业2;

  (3)企业1对该产品的定价为,企业2对该产品的定价为

  (4)假设劳动力市场均衡时,该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支付的实际计件工资率为w,单位产品的其他成本为k;

  (5)它们生产的产品完全同质,寡头企业的成本函数也完全相同,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w+k;

  (6)假设市场需求函数D(P)是线性函数,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到两企业的市场需求为:

       )=a-               (1.1)

       )=a-               (1.2)        

式中,a≥1,反映与价格无关的市场自发需求;因为两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同质,可以互相替代,价格高的产品会滞销,消费者会选择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因此,两个企业会互相压价争取更多的顾客,“价格战”就难以避免,当价格降到=MC=w+k,达到了纳什均衡,两企业利润为0,没有企业会继续降价。此时,若两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协商结果”是工资降低,低于生产企业实际要支付的工资率且降幅更大的那家企业,将有可能有动力和能力执行“协商结果”,相当于将损失转嫁给职工。另外还有两种可能也能执行,一是通过行业工会统一制订行业工资增长幅度,行业内所有企业不会因为工资增长导致单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降;二是企业的垄断程度高,对市场有非常强的定价能力,可以将工资增长转嫁给消费者。但前提必须是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对于国外是封闭的,否则,会因为国外同类价格较低的产品进入而导致国内行业竞争力下降,同时也要看政府的态度。

2.2存在产品差别的波特兰德竞争模型分析

  (1)市场未发生经济危机、疫情等特殊情况;

(2)假定该产品市场只有两家企业,分别是企业1和企业2;

  (3)企业1对该产品的定价为,企业2对该产品的定价为

  (4)假设劳动力市场均衡时,该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支付的实际计件工资率为w,单位产品的其他成本为k;

  (5)它们生产的产品存在差异性,寡头企业的成本函数完全相同,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w+k;

  (6)假设市场需求函数D(P)是线性函数,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7)消费者对企业i的产品的需求为:)=a-+b,其中b为两企业产品的差别系数,产品差异性越大该值越大。

按照以上假设,可以得到消费者对两个企业的需求量为:

  )=a-+b               (1.3)

  )=a-+b               (1.4)           

如果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企业1的协商工资为>w),则企业1最后的利润为:

  =(a-+b)()              (1.5)             

企业 2 还是按照该产品要支付的实际计件工资率w来支付,这时企业 2 的利润为:

  =(a-+b)()               (1.6)            

根据函数的一阶偏导相关知识可知,在上述函数一阶偏导等于0的点,即可实现两企业各自利润最大化:

a+b+k-2=0

a+b+w+k-2=0

解得:

当(-w)一定时,产品差别化系数b越大,两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企业1的价格与企业2的价格差距就越小,从而不会因为与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导致工资提高,企业1失去太多的市场份额,此时企业1有能力执行“协商结果”。

3.博弈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1)当产品不存在差异性时,协商的结果是工资降低到实际工资率以下,将损失转嫁给职工才有可能执行。另外还有两种可能,一是通过行业工会统一提高行业工资;二是垄断型企业,将工资增长损失转嫁给消费者。但前提必须是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对于国外是封闭的,否则会因为国外同类价格较低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国内行业竞争力下降,同时政府的态度也非常重要。如果政府考虑对民生的影响,将不会同意行业或垄断型企业提高产品价格。

(2)当产品存在差异性时,即使协商的结果是工资上涨了,企业也有能力和动力执行。因此,在我国企业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真正落实“协商结果”需要企业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拉大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差异化。

(3)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可以知道,对于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如果缺乏优势,“价格战”将难以避免,最终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行业最终将会由少量优势大企业控制。如果少量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品差异化低,同样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职工工资增长。所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产品差异化是企业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工资增长能否执行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雷颖娣.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2-05-01:10-12.

[2]杨观来.我国三方协商机制低效率的理论解释——基于博弈论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