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视角下蒙古包居住空间的现代转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4
/ 2

真实性视角下蒙古包居住空间的现代转译

李鹏飞

天津天华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邮编300073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城市化建设,传统民居面临着现代建筑语汇失语的困境,尤其体现在以游牧文化为核心的蒙古包传统民居。本文通过转译的操作手法,以真实性为切入点,试图从三个维度进行讨论,阐释蒙古包居住空间的现代转译特点,为当代蒙古包居住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蒙古包;现代转译;真实性;传统民居

1当代蒙古包居住空间设计的困境

蒙古包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居住空间类型,千百年来传承蒙古生活始终。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建设,蒙古族“新牧区”建设实践面临着巨大挑战。游牧到定居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是整个民族文化结构的重构。蒙古族信奉“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受“腾格里(天)”主宰。[1]在此信仰下蒙古族选择了与自然共处的游牧生活相比于其他传统民居,蒙古族没有在农耕文化影响下进入定居模式,所以在以定居为主体的现代建筑转译过程中缺乏衔接性当前,对于传统形式的转译大多停留于符号化装饰,空间层面的转译几近停滞本文转译操作手法真实性的视角讨论蒙古包民居空间现代转译的特点,使其得到客观的重视和解决

2真实性思想对于传统蒙古包建筑继承的意义

真实性(authenticity)的概念来源于《威尼斯宪章》,最早作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之一。真实性这一概念强调建筑不可脱离所处地域的历史文脉、地理环境和使用人群而独立存在[2]具体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

(1)真实性的时间维度:建筑设计基础和形式语言与其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化根基密切相关,建筑的发展和承袭本身就是时间累积的结果 ;

(2)真实性的空间维度:建筑不能脱离其建造的地点与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建筑差异多来自于其所处环境的限制和诱导

(3)真实性的感知维度:还原该地区使用者对于建筑的真实使用状态,充分尊重其生活规律、行为习惯与情感认知,增强使用者对于建筑场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注重以‘人’作为建筑创作的主体”。

本文试图在真实性这一语境下,从时间空间感知三个维度对传统蒙古包的生态策略和传统文化内涵两大方面进行转译,避免陷入符号化的形式泥沼,从更深的层次发掘传统蒙古包民居的现代空间形式特点。

2建筑可译论

基于梁思成1954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详细解释了中国建筑中“文法”和“词汇”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3]对于建筑而言,其格式即形式,由“构图—要素”或 “文法—词汇”共同构成;具体到蒙古包传统建筑的现代转译中,“含义”则指对蒙古包传统建筑中现代性的挖掘和再表达。对于传统空间,我们采取“批判的继承”,提取传统蒙古包建筑空间中有意义的部分,适应于当代居住生活环境。因此,本文将蒙古包特征分为两部分论述,一为传统蒙古包建筑的生态策略,从建筑的功能性出发,在满足建筑功能与舒适性的前提下,积极应对自然环境所行的生态策略。其二为传统蒙古包建筑的文化内涵,这一部分从建筑的精神性出发,分析蒙古包如何通过空间去满足和表达人民神文化内涵,以下是本文研究结构。

2传统蒙古包建筑的生态策略

(1)蒙古包的产生、使用及其废弃过程,完全符合草原生态自然规律。蒙古包结构轻盈便于运输,且频繁的搬迁使基地生态自然恢复。

(2)蒙古包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圆形的平面与圆锥形顶结合,从形体上获得了抗风、抗雪的最佳选择。同时灵活的铰接节点实现在搬迁时的主体结构的收张、装配、运输,同时保证结构的各向同性性与空间稳定性

(3)蒙古包内的采光是由套脑罩上部覆盖层的开合控制采光量的大小,顶部的天然光是牧民与大自然沟通、联系的主要纽带。顶部散射光能在室内形成良好的光环境,可满足人们居住活动的需求。

(4)蒙古包的通风主要依靠套脑罩上空处,门缝一般是主要进风处。蒙古包可根据室外的风向、风速适时局部上翻蒙古包周边的攫毡,形成室内对流气流,获得舒适的室内风环境。[4]

3传统蒙古包建筑的文化内涵

(1)“敬天”思想下的自然观

蒙古包是蒙古人想象中宇宙的形象建构而成 :一方面,以类穹隆结构形式表达着他们的整体宇宙观和萨满教信仰另一方面,蒙古包反过来通过一种物质存在方式使这种宇宙观在集体生活中得到了时空上的传承和统一。[5]因此,蒙古包作为一种成熟原型具有特定的崇高感,能唤起人们的场所精神和集体记忆。

(2)蒙古包住居文化的秩序性与仪式性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和行为方式,表达其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蒙古族认为东方代表女性,西方代表男性,男女生活区以火撑为界分置东西。其次,以火撑上方天窗的横木为界,北侧为神圣区,供奉神龛 ;南侧为世俗区,放置日常生产、生活用品。[3]蒙古包空间规范的社会秩序产生与再生产功能是蒙古包住居原型的社会性内涵的核心所在

(3)蒙古包住居文化舞台

蒙古包生活功能的舞台

在于:在蒙古包直径4.5m左右的圆形空间内,生活空间场景在进行严格的历时顺序展演,而明确的生活秩序,使得有限的空间能够满足多元的游牧生活需求。

4蒙古包居住空间现代转译

通过对蒙古包生态策略和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在真实性思想下,本文试图以时间,空间,感知三个方面进行转译,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

(1)时间维度体现的纪念性与瞬时性

蒙古人“敬天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活与宗教合二为一。蒙古包纪念性的现代转译,强调的正是这种人神共生原型。蒙古对精神生活空间居于中心位置的强调,是其最突出的表达形式。同时,传统蒙古包以轻量化的结构,用对土地伤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建造。不追求坚固,永恒;而是一种瞬时性的状态。这样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蒙古包中,印证了蒙古人对于时间理解,表达了蒙古人的历史观和自然观。

(2)空间维度的高效利用和秩序性

在自然环境和游牧文化的共同作用下,蒙古包居住空间呈现出集约高效的特点。通过空间逻辑来制定对应的规则指导行为方式,从而使得现代蒙古族的民族生活以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区分于各个群体,并使之清晰可辨,以达到在全球化普适文明大背景下呵护民族情感、保护文化生态的目的。

(3)感知维度舒适的微气候环境和舞台化的生活方式

传统蒙古包会在中间以套脑的形式将天空、风等自然因素引入到室内,此时,自然作为表演呈现在室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各项活动都在这个完整的空间中发生,蒙古包的舞台性由此而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强了蒙古人家庭的交流,增强了蒙古人的社会性,强化场所精神中民族文化心理定向和认同感。

5结语

本文通过对蒙古包生态策略和文化内涵的总结,通过“转译”这一操作模式,从真实性角度出发,归纳总结了蒙古包传统民居空间的现代转译中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感知维度三个方面的特点,为“新牧区”的建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增强文化突变中弱势群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蒙古包传统住居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道森.出使蒙古记·鲁布鲁乞东游记[M].吕浦,译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14.

[2]王墨晗,梅洪元.基于原真性思想的当代寒地建筑设计策略探析[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5(S1):208.

[3]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62-68.

[4]刘铮. 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2007:4.

[5]张瑞东.关于蒙古包建筑的空间文化解读[J].民族论坛,2012(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