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与效果分析——以2017年驻马店站气排球培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与效果分析

——以2017年驻马店站气排球培训为例

刘博

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与旅游大学博士在读463000


摘要:随着体育基础教育规模在我国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师资水平。而教师培训是提高师资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河南省中学教师气排球培训的背景下,通过查阅与“教师培训”、“中学体育教师”等相关文献和资料发现,对于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目前还很少,仅存文献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除此之外,关于教师培训效果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对培训效果的描述上,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本文主要以2017年参加驻马店站气排球培训的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对参加本次培训的体育教师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1)学员动机主要来自于内部,女性体育教师的学习动机较男性强烈,专业成长需求则与培训内容和学历是否为师范类专业存在显著性差异。

2)多数学员希望培训时间为中期,培训内容以实用为主,且授课者为一线体育教师。

3)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培训形式和内容还有待于提高。

4)学员对部分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较深,但对运动训练、科研管理、政策法规、资源开发的掌握程度却不高。

5)通过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应用率高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培训效果;满意度;

引言: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而体育又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也自然成为了当代体育教育改革中有待解决和深思的问题。 对于中学义务教育来说,这个阶段受“应试”教育的相对较深。在很多情况下体育课、体育教师很难得到到相应的地位,难以发挥特长。所以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

通过对比国内外教师培训需求“教师培训效果”等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归纳梳理总结,不难发现目前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分析还相对欠缺,教师培训效果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培训效果的描述上,并不太注重过程和深层次的分析。河南省气排球培训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发展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水平,而且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更能推动体育教师的发展。掌握学员的培训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能很好的增强学员的学习效率。培训效果评价则可以作为未来深层次调整培训的理论依据,这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学员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动机需求)

1.中学体育教师学员培训的内部动机远远高于外部动机。这些学员或许会为了职称评定而认真学习,而且外部动机具有被动性和诱发性,这说明学员自身对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很难保证进行持续性学习。因此,应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改进:优化培训结构、更新培训内容、拓宽课程设置、调整知识结构、强调人文素质,是构建开放式混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更多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在内部动机中,大多数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往往由自身和内在的需求所引起,因此这样的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主体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的学习。是以科学指导作为前提条件,是人们主体性的要求。主动地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培训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

  1. 男女体育教师的培训动机存在着很大不同:女教师参加培训更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学习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趋向于内在动机。相反,男性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则更偏重于与同行的交流学习。但不管出于那种动机,培训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所以体育教师培训能很好的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能满足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素养的要求,以提高体育教师思想认识、改变教学观念、提高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2. 培训学员有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学历,大多数为本科学历,最高为研究生。相比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对参加培训的专科学员要求会更高,更严格,而且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和经历,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其次是研究生培训学员,研究生学员与大专学员相比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没有那么全面,最后才是本科学历学员。总之,体育教师培训的过程是从职业到专业,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过程。体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不仅会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同时能为我国中学体育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但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半专业状态。

  3. 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培训学员在专业知识的路上需要更多开阔眼界的培训内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员需要更为全面的专业成长知识、技能培训内容。但我国教育事业在不同的时期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而在当今新课标的背景下,老师也应该有所改变,抛弃之前的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建立更符合当下新时代教育的理念。教师更应把学科知识细化,专业化,这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

二、培训形式需求分析

对参加培训学员理论课学习形式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学员们最希望的理论课培训形式是案例分析,其次是讨论,最后才是理论讲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来自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们不喜欢纯理论讲座式的学习方式,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结合实际案例的理论性分析,这种学习形式更较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对他们日常业务提高最有帮助。因此,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体育老师接受培养,不仅仅是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应该知道如何将外界环境转化为促使他们进步的的动力。虽然讲座和理论课固然有用,但不能完全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高。

三、对培训授课者需求分析

这批学员最希望一线优秀教师授课,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则是实践类,即运动训练以及运动技能课,对培训授课者的需求之高再次印证了学员们培训需求具有务实性。通常来讲,高校教授擅长理论,而培训内容需求统计表中显示第二位是理论。这说明目前中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们正处在“解决温饱”的状态,抓好教学训练是目前第一要务,在这个基础上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培训学员收获的知识

对通过此次培训获得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次培训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比较高,再结合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此次培训刚好满足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说明此次培训理论讲座的水平相当高。

五、培训学员技能获得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员对教学技能和认知能力的理解掌握程度比较深,除此之外学员的理解掌握程度较低。与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相对照发现本次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员对教学、实践、理论、互动、科研的需求。

结论:

1)学员的动机主要来自于内部,女性体育教师的学习动机较男性强烈,专业成长需求与培训内容分别在学历与是否师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2)多数学员希望培训时间为中期,希望培训内容以实用为主,希望授课者为一线体育教师。

3)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培训形式和内容还有待于提高。

4)学员对部分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较深,但对运动训练、科研管理、政策法规、资源开发的理解掌握程度却不高。

5)培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率高。

6)学员认为对以后工作有帮助的知识是教学方法手段等,最有帮助的技能是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作者简介】

刘博,性别:男,籍贯:河南驻马店市,最高学历: 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与旅游大学博士在读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