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分析

杨静宜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2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选自我院收录的急诊患儿,共计收录50例,均收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入组后行规范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急诊分诊,观察组患儿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和二次分诊率。结果: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二次分诊率低于对照组,二次分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与分流工作,积极影响大,减少工作失误,推广价值很高。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作用分析

急诊科室是医院中重要的救治场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病情也比较严重,大多数情况下,危急到患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及时做出处理。在急诊的过程中,要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辨别各种类型的高危重症,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做好预检分诊和分流工作[1]。所以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相关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的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患儿预检分诊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均选自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录的急诊患儿,共计收录50例,样本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区间1-9岁,均值(4.2±2.3)岁;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区间2-8岁,均值(4.1±2.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呈均衡分布,P>0.05。纳入标准:①患儿有固定家属;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遗传疾病;②先天畸形。两组临床资料存在比较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急诊分诊:患儿入院之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经验将患儿分诊,分为红、黄、绿标签,红色为危及生命安全,立即送入急救室;黄色为普通重症患儿,先对患儿进行常规处理;绿色为一般患儿。

1.2.2观察组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儿的心率、体温、呼吸频率、意识、收缩压等指标进行分数评估,然后根据评分进行分诊和分流,将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4级为0分,3级为1-2分,2级为3-5分,1级为高级,5分以上,并及时录入患儿的资料[2]。对于1级患儿直接抢救,相隔10分钟,再次进行分数评估,患儿心脏呼吸停止,突然昏迷,气道堵塞、呼吸窘迫,有抽搐情况,多发性创伤,食物中毒等,危及生命安全;2级患儿在5分钟之内进行抢救,相隔20分钟对患儿进行分数评估,身体发热超过39摄氏度,心率小于50或者大于150次每分钟,吐血或者持续性呕吐腹泻,蚊虫叮咬异常疼痛,躁动不安;3级患儿在15分钟内接受救治,40分钟对患儿进行分数评测,体温大于38摄氏度,动物咬伤,有发热感冒等症状;4级患儿排队接受相关的救治,生命体征稳定,普通感冒引起的症状[3]

1.3观察指标

在急诊分诊的过程中,记录两组患儿死亡和分诊错误的情况,计算出现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涉及数据行SPSS20.0统计处理,用(±s)表示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用率(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如果差异有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死亡率、二次分诊率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二次分诊率都低于对照组,二次分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指标对比(n,%)

组别

例数

死亡例数

死亡率

分诊错误

二次分诊率

观察组

25

0

0.000

1

4.000

对照组

25

1

4.000

6

24.000

x2

-

-

1.020

-

4.153

P

-

-

0.312

-

0.042

3、讨论

近些年危重患儿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危重患儿的病情非常复杂,而且变化速度非常快,在治疗以及转运的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非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患儿进行风险评估,提升转运的质量,为患儿的治疗提供便利条件[4]。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建立在成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基础上的,综合儿童方面的因素,对相关的事项进行优化,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简易的方式对患儿的呼吸、体内循环、意识状态等进行评估,掌握患儿的实际情况,缩短急救时间,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对患儿进行快速转移,最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病死率[5]。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能够应用在普通病房和急诊以及转运儿童,而且工作效率高,能够对患儿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更好地应对危险因素,降低不良因素对患儿的影响,指导患儿的去向[6]。在操作上非常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主要是对急救流程进行优化,用时较短,在临床中,实行难度较小。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改善预后,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预检分诊及病情分级中,应用效果较高,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工作的效率,推广价值很高。

参考文献:

[1]吕丽娜,张博,周恒,王小品,马彩霞.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建立的路径式护理记录模板在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837-1841.

[2]黎子武,郑志坚.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在分类管理腺病毒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11):503-505.

[3]张晶,李霞,刘丽.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神经内科患儿病情预测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26):3449-3452.

[4]许春鸿.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配合转运流程在儿科急诊患儿院内转运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5):177-179.

[5]江胜.儿童危重症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危重患儿诊治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06):764-767.

[6]段莎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识别危重症患儿的应用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