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学的当代转型及其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3

藏族文学的当代转型及其特征

仁青当知

青海民族大学 810007

摘要:随着藏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藏族文学艺术的主体思想和创作方法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本文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旨,探讨了该创作方法在藏族文学领域内的形成过程,即以著名作家端智嘉作品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他对藏族文学的影响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关键词:藏族传统文学  现实主义  端智加 

     文学是最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学的概念和创作方法、表达方式以及语言风格都在发生变化,形成了形式多样性和结构统一性形式。文学的创作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概念是德国文学家席勒在《论朴素的诗与伤感的诗》中首次提出以后,随着文学的全球化而普遍应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引用在我国文学领域内,而在藏族文学中二十世纪末才真正引用这一创作方法。

一、藏族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现象

文学是社会生活对人们头脑反映的一种特殊产物,客观性比较强。文学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文学史上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 简单地说,现实主义就是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幕仿说”。席勒把“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提出以后,在欧洲文艺界非常盛行,特别是在法国等地,形成了以它为命名的文艺流派。跟席勒同一时代的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家菲尔丁写了世纪文学史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从而开创了现实主义小说之门。高尔基称他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人”。之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在俄国和法国等地流传,如有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和《拉辛和莎士比亚》等产生了诸多颇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作品。

当代唯物论把文学等看作社会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文学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有文学作品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索取于客观实际,并表现了社会生活。如藏族古代文学《斯巴形成歌》《斯巴宰牛歌》《格萨尔王传》等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斯巴形成歌》和《斯巴宰牛歌》等歌词表述了藏族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格萨尔王传》有很多不一致的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史诗所表现的内涵是藏族分裂割据后内部矛盾和人们群众对和平安定的迫切愿望。一般来讲,大多藏族文学含有佛教色彩,这些提倡佛教思想的文学作品相对缺乏现实基础且含有神话色彩,因此此类作品属浪漫主义文学。高尔基在《论文学》中提出:“成为‘神话的基础’的‘浪漫主义’是极其有益的,因为它有助于唤起人们用革命的态度对待现实,即以实际行动改造世界”[2]。说明神话是浪漫主义文学,跟现实主义文学大不相同。现实主义文学是文学语言艺术表现社会的真实一面,不采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而直接地表现出来。回顾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所谓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是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实主义文学犹如一面镜子,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客观实际,读者能够在文中感悟到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正如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细节对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描写,贴近于现实生活,即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实主义有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分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魔幻现实主义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的绘画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一书中,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是以小说为体裁,用神奇、魔幻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生活。它与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表现手法不同,具有神话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一词的字义理解,可以看到首先具有虚构科幻而无真实性,其次是客观实际出发而表现实际生活,所以由两个较为矛盾的名词构成。其实魔幻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神奇荒怪的现象,由它来加以表现社会生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藏族文学领域中早已产生,如藏族第一部长篇小说《勋奴达美》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笔者通过勋奴达美和益雯玛的纯真爱情,反对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和争取美满爱情生活而斗争。小说中为了得到益雯玛而两国之间发生战争、勋奴达美舍弃情人和地位进行修佛等情节,通过虚构、夸张的手法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暴利的黑暗一面。同样是《郑宛达瓦》这部小说中,著者达普巴·罗桑登得坚参是以宗教高僧的身份,借助于宫廷内部斗争的描写,表达及宣传佛教“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猴鸟故事》中,作者也借助于猴子和鸟的矛盾,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了1788年廓尔卡军队侵略西藏,占领了西藏部分地区,表达了对这种残酷的行为的仇恨及民族的热爱。《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莲苑歌舞》等这一时期小说都属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所以从藏族文学史中可以看到,十八至十九世纪之间,藏族文学领域内产生了众多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人们的社会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没有文学实践,就没有文学原理。所以没有引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之前,在藏族文学领域内,早已产生了这种文学现象。

二、藏族现实主义的成熟过程

上个世纪末出生的藏族青年学者端智嘉对藏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尤其在藏族文学方面,展现了更为突出的表现。他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上称作“新文学的先驱者”。藏族新文学不仅是指自由诗歌,而且是现实主义新小说。一般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由小说内容和结构进行分类的。在藏族文学史中,切合实际情况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是从端智嘉开始创作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现实主义文学可以说是从他开始形成起来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混乱时期。端智嘉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作为题材,详细地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状况和形象。著名藏族当代文学评论家斗拉加对端智嘉的小说如此评价:“不仅小说本身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作者很细心地思考了藏族社会的内部矛盾,况且有批判精神。所以《活佛》这篇小说,是过去或现在,都在讨论。这部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文中能感受到藏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是农牧民的浓郁的生活。”[3] 小说开头由阿克尼玛的情况和儿媳吉姆先早起取水的情景,还有活佛的卧室等进行细节的描述,以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文中人物的语言都充满了地方色彩等特点,使小说更贴近了现实生活。作者赞扬了藏民族对宗教信仰的精神,通过谏诤假装活佛和贪官的卑鄙行为,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厌恶现象。同样在《被霜摧残的花朵》中,作者反对了孩子在胎时就已订婚的封建思想,树立了自由爱情的重要意义。《骨肉之情》也是端智嘉的代表作之一,文中讲述了年老体衰的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离开父亲到各地流浪,最后他懂得了父亲的苦衷和对他的爱,回到家时,才听到了父亲逝世的消息,极其痛哭的一个情节。《猖獗的儿媳》中,以更端桑姆为中心人物,批判了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更端桑姆与藏族传统社会的其他女性不同,缺乏善良和朴素之美,作者把她作为切入点,暴露了现实生活中对老人的歧视态度。

一般把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称小说的三要素,一部完整的小说中三者缺一不可。一个典型的人物是要靠典型环境中塑造和描绘的。端智嘉的所有小说都是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没有前期小说那样含有神奇的神话色彩,通过典型的人物和环境来反映藏族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

三、藏族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端智嘉的作品在藏族文学领域中深受影响,甚至启发了好多年轻学者从事写作的道路,特别是小说方面,大多数作家转而依据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如安多方面,有著名小说家逗本加的《宁静的草原》和才让东智的《热落》《狂风呼啸》,杨措吉的《草原日记》等相续产生了极有影响的作品。改革开放以后,藏族文学界诞生了很多文学刊物,为新一届的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此在卫藏方面也逐步出现了很多现实主义小说家,例如有扎西班登的《贫困家庭的苦难》和旺多的《斋苏俯密闻》,朗顿·班觉的《绿松石》,丹巴雅杰的《远方的黑帐篷》,扎西达瓦的《西藏是我家》,次仁央吉的《山顶之云》等。康区有阿来的《尘埃落定》和降边嘉措的《格桑梅朵》《十三世达赖喇嘛》、益西单增的《幸存的人》等,这些当代小说都充满现实主义色彩,高度反映藏族社会的现实生活,在艺术思维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和语言文化特色,是藏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大坛内的一些亮点。

关于藏族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李太加先生说:“例如,《米拉日巴传》里,米拉的母亲是个对敌抱恨和善待亲人,心胸开阔及聪明能干的女人,是个吃苦耐劳的典型藏家女孩的形象,反映当时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交接状况。”[4]从此文种能看出李先生通过米拉母亲的形象把整部小说归化为现实主义。我们把文学分类时作品的结构和人物形象结合分析才能划分,而不能以某些人物刻画的角度来总结和定义。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注意文学的真实性或现实性,所以不能不否认现实主义在藏族文学领域内早已产生论的狭义观点。虽然米拉日巴等人是历史真实人物,但他一人盖了九座房屋等情节是不切实际的,即使反映了他对求学的迫切愿望,也依据为一部完整的魔幻现实主义而不是纯现实主义作品。所以,在藏族文学领域中,魔幻现实主义早已产生,但真正意义上的纯现实主义文学是由端智嘉开始形成的。

总之,回顾藏族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现实主义在藏族文学内的发展序列划为以下阶段;即第一,从《勋奴达美》的产生到西藏和平解放,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为止,人们对残酷的农奴社会和封建传统思想的不满,以及外界社会的侵略,向往一种安宁的理想国,导致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大量出现。第二,1978年到1985年,以顿智嘉为代表的很多年轻学者对当时藏族社会的腐败现象基于批判,暴露这种丑陋的行为,即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形成。第三,顿智嘉                      时期至今,由于文学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端智嘉开始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后,很多年轻作家陆续迈步投向了这一道路。可以说藏族文学进行了一次大转变,即从神话的、虚构的、神奇的浪漫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到现实的、客观的、实际的纯现实主义。从改革开放以来,现实主义在藏族文学领域内广泛应用,且丰硕成果,已成为当代藏族小说的最主要的创作方法。

参考书:

拉巴群培 著 《藏族文学史》  民族出版社   2006

耿予方 著《藏族当代文学史》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4

陈光孚 著《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

胡全章 著  《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高作智 著小说探秘大连出版社1990

顿智嘉 著  《顿智嘉小说集》 民族出版社  1997


[1]以群 主编 《文学的基本原理》[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51

[2]高尔基著 《论文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p113

[3]斗拉加 编著  《藏族新文学精选及评论》[M]  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  p 55

[4]李太加 著《文学概论》 [M]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