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堤防工程渗漏问题及防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水库堤防工程渗漏问题及防治策略

张锁林

汉中市水利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水库工程为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中,土质堤防渗漏构成了水库不可或缺的环节,起到挡水作用,堤防渗漏的应用比较广泛。文章以自身经验出发,探析水库堤防工程渗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堤防工程;渗漏;防治

1水利工程土质堤坝渗漏的表现形式

坝基渗漏、接触渗漏、溢洪道渗漏以及坝体渗漏是比较常见的土质堤坝渗漏现象,严重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坝基渗漏主要是因为受到当地地质条件和施工过程的影响,施工之前没有对地面进行全方位的开挖覆盖处理,导致地基不结实,从而出现了坝基水流溢出。

因此,施工人员应注重堤坝的地基建设,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施工,确保水利工程可以稳定运行。坝体渗漏则是因为受到土质堤坝建筑材料的影响,因为堤坝本身常年浸水,在选择材料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透水性。因此,对建设坝体材料的选择应多方位考虑,材料要有一定的压实度,才能实现对浸润线环节的有效控制。

2水库堤防工程渗漏问题探析

2.1工程设计不全面

当今存在的大型土质堤防工程大多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完工,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土质堤防工程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设由于资金不充足,设计师在设计时会着重考虑成本问题,追求工程在短周期内以最低成本快速完工,在设计上留下诸多漏洞,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另外,设计师在设计土质堤坝时,未采用规范严谨的设计标准,也没有全面分析影响大坝抗渗性的内外因素,盲目建筑坝下坡度和经济管径,增加土坝出现渗流的可能性。在工程施工修建时,没有对当地地形、地质进行全面考察,大多情况下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未能将当地的自然因素充分考虑,在设计建筑材料和后期保养方式上缺乏严谨性,最终引发土质堤坝的渗漏。

2.2地质条件缺陷

土堤渗漏与水库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有很大关系。水利工程在开工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地质勘探,而部分工程单位在地质考察时敷衍了事,责任心较低,遇到熔岩区后也未能有效开采,这将为后续的施工埋下诸多安全隐患。硬度较低的土壤容易引来小动物在土坝上筑巢打洞,从而导致大坝的稳定性下降,渗漏问题更为严重。陆家庄水库就是典型的案例,施工单位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将风化严重的山包稍作处理后作为坝体的一部分,从而造成堤坝在使用后坝体渗漏严重。因此,有些地区的地质条件非常脆弱,若不充分调查地质情况,未对脆弱地质进行加强处理,导致土质堤坝出现渗透问题的概率增大[2]。

2.3材料选择问题

在早代已经建成的水库,由于当时建筑材料的匮乏,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很不稳定的,给现代水库防渗的修补工作带来了麻烦。部分地区为了能够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任务,会首先选用当地的石灰和水泥土做胶结材料,材料硬度和强度较低,受到外部材料侵蚀易腐蚀会发生渗水。还有部分南方地区受资金条件所限,因缺乏优质土料,而采用高含水量的水稻土,使得大坝工程的抗渗性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很容易出现大坝渗漏问题。经调查发现,一些水库在施工过程中,选择使用陶器或素混凝土制作涵管,管道的抗压力会大大减弱,并且耐腐蚀性水平低,排水时容易出现管道破裂漏水。例如陆家庄水库坝体、坝基漏水十分严重,随后进行回填处理时发现,土样中有很多已经腐烂的水稻根和发臭的泥土[3]。

3工程概况

M水库总库容13.23万m3,主要用于灌溉,兼顾防洪及养殖小(2)型水库。大坝坝体填筑质量较差,结构较为松散,高水位时下游坡大面积散浸,坝体土碾压密实度及防渗性能均不满足要求;清基不彻底,坝基存在渗漏;大坝桩号B0+015-B0+070采用冲抓套井黏土心墙进行防渗处理。墙顶高程31.00m,在原坝轴线上造孔,心墙底部底深入坝基覆盖层不小于2.0m,最大孔深约7.0m。采用单排布置,单排钻孔,孔径1.1m,孔距0.78m,黏土心墙有效墙厚0.78m。回填黏土夯实,套孔施工。

3.1采用接触带处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处置接触带渗漏较为有效的方法。由于高喷灌浆排出的水泥浆为局部、定向的。为防止压力灌浆工艺中不能较好调控灌浆范围与水泥浆流向的缺陷,接触带采用摆喷工艺与旋喷工艺;营造防渗帷幕,为避免坝体软土与基岩产生接触,将二者隔开。

3.2采用覆盖层处理技术

一般坝下覆盖层经过洪水冲击而产生,通常具有较大颗粒,且比较粗,筑坝开始前,先要进行防渗处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失为一种良好手段,其在具体应用中再次构建覆盖层防渗体系。其优势是推进工程进度,无需开挖,无需排空库水,保护坝体,节省工程成本,仅需以设计防渗体范围为参照,便能钻孔喷浆,营造防渗体。

3.3采用坝下基岩岩溶处理技术

部分土坝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封死坝趾下基岩的漏水通道。因为受高水头压力及漏水增多影响,容易腐蚀坝内防渗体接触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使用级配料灌浆技术,应用在裂隙与溶洞过大的地层,其效果较好。这种方法配置的材料结合了各等级粗砂、碎石、块石等。结合溶洞裂隙及流速来决定颗粒大小。块石不容易被冲走,填补岩溶空隙,避免流速过大。将压力水泥浆注入到级配料中,紧密结合裂隙的孔壁,以封堵洞穴。

3.4黏土固化灌浆和冲抓套井

按照设计要求,需要施工监理单位做到下述几点:一次灌注基岩岩心不完整的通孔,把栓塞栓在接触带以上的套管里。分段灌注基岩岩心完整部分,而接触段把栓塞栓在接触带以上的套管里。灌浆土体下段的钻孔前段灌注经过2h,对坝面裂缝的孔,经过24h,接着进行下一段灌注。冲抓套井回填黏土防渗墙的施工,先放样,然后布孔与安装冲抓机,冲抓造孔,孔内清理,回填夯实,质量检验。

3.5采用临水截渗及背水坡处理技术

临水截渗: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黏性土料抛筑前,或用蓬布、土工膜隔渗,使用的截渗方法多为下述4种:①散抛黏土截渗:当如果风速小且临堤水深不大,周围有黏性土料,同时用土方便时,黏土戗台高度≥高于水位1m,长度≥渗水堤段两边分别5m,顶宽≥3m。②桩柳防冲墙截渗:如果临河水深比较大且面临较大工程量时,水下土袋筑墙不易进行,使用桩柳防冲墙截渗,也就是距离临水侧坡脚前0.5-1.0m位置,打1排木桩,结合水势及水深来决定桩长,桩距1m,桩顶比水面高,使用柳枝将打好的木桩连在一起,在上面铺设芦席,完成桩柳防护墙后,抛填土料。③土袋(桩柳)前戗截渗:如果临河水不深,而但流速过大,土料散抛多出现易补冲失情况,使用土袋(桩柳)前戗截渗,于堤坡脚外及水面下,使用土袋筑隔墙1道,接着抛填土料。④土工膜加土袋保护层:如果黏性土不足时,使用土工膜加土袋保护层,在铺设范围内,将堤坡与堤脚地面清理干净,由堤肩上滚下土工膜卷,铺满堤坡同时伸入临水堤脚外超过1m为合适尺寸,铺设完毕后,为对其进行保护,从下至上压满土袋1层。

4结语

水利工程的土质堤坝,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份,在防治水灾,抗洪排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其使用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前期所修改的土堤,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如何有效防渗防漏,是当代水利技术人员应积极总结和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水利工程土堤设计的缺陷,重视对老旧水利工程定期进行检修,并在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后期,应把土质堤坝的防渗漏能力放在首位,保证其使用寿命更长,提升整个工程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群新.堤防渗漏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2008(02):107-108.

[2]王杨洁,王玮.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6(23):33-34.

[3]韩萍.关于水利工程技术中土质堤防渗漏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