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责任园安全工作方法与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提升责任园安全工作方法与途径的实践与研究

孟,畅

贵阳市第八幼儿园,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安全大于天,安全工作不仅关乎到国家的发展,而且还关乎到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尤其是对于幼儿园而言,由于教育对象主要是幼儿群体,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安全观念淡薄,身边潜伏着很多安全隐患。只有强化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幼儿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营造安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基于此,本文立足责任区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对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究和和分析,期望为帮助责任区幼儿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大局意识,扎实开展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有效保障幼儿园财产和师幼生命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幼儿园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责任区幼儿;安全工作;方法与途径;健康成长

引言

在幼儿园的所有工作中,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安全工作是办好幼儿园的重要评定指标,是幼儿园制度建设中最严谨、数量最多的管理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执行项,也是家长们最看重的幼儿园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数量增加,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不仅牵动着幼儿园从业者、幼儿家长的心,而且对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刚要》)中特别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幼儿的成长中,除了家庭之前,幼儿园是主要活动的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

一、责任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当前,广大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各个班级的带班教师与园长来共同负责。但是带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对班级幼儿进行日常管理,同时还需要完成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因此在这一情况之下,便难免会导致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缺乏统一调度,极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的管理工作内容,使得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强。另一个层面而言,许多幼儿教师接受的都是系统的学前教育培训,因此在涉及到对园内的水、火、电、饮食、娱乐设施等敏感环节进行检查时,往往并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幼儿园设立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协调教师队伍做好日常安全防患工作,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校园安全死角,及时排查一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区域。

二、提升责任园安全工作方法与途径

(一)健立健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机制
  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而言,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机制,根据科学的制度做好安全管。幼儿园要深入研读《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身心发育与认知的特点,设计与制定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细则。不仅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做到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实施动态化管理,根据幼儿园中常见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科学、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增补一些方案。例如,针对疫情防控的大背景,幼儿园需要完善《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原则上不允许包括家长在内的各类人员进入园内,还要完善《健康管理制度》《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方案》,对教职工与幼儿健康进行动态追踪管理。针对户外活动的情况,管理人员与教师共同完善《户外活动安全细则》《预防幼儿意外伤害与处理方案》。在完善这些制度后,还要不定期进行预案演练,这样教职工可以熟悉各项细则、处理程序,认识权责等,为安全防范打好基础。

(二)抓住一切契机,落实幼儿安全教育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引导儿童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通过探索、感受和体验,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运用幼儿可以接受与理解的方式教学:通过引入故事、编写儿歌、讲述童话等方式,启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借助图画、动画等,开展生活情境模拟活动,指导游戏中与吃饭前不抢跑,指导牢记家长与求救电话,避免与陌生人搭话,辨别有毒有害物,指导避震、防火、防踩踏等,指导紧急避险方法。安全教育还需要落实到实践中,幼儿园要结合各月安全教育活动,制定“晨会讲话安排表”,利用每周晨会对全体教职工及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安全演练,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强化消防、自护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了提高师幼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救护能力,在思想上、行动上形成共识

(三)抓预防,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项目、人员、单位众多,园长、教师、后勤人员等都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实施园长负责、任务分工、责任到人,构建网格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同的个人与分组负责一块工作,在各司其职与互相帮助中,排查幼儿园安全隐患。安全小组人员每周排查园内各种设施、设备、活动场地、大型玩教具、器械、护栏、门窗、电源、开关、煤气灶等的安全状态,排查灭火设施(灭火器是否过期)及报警装置及安全情况和放置位置及完好使用状态情况,排查应急通道是否畅通等,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幼儿园设备、房舍、场地、用水、用电等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做好幼儿园的防火、防盗、防汛防事故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定期出示书面安全检查报告,园长根据具体情况召开会议,评估风险,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等

(四)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

食品卫生工作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保证幼儿的食品安全,必须建立健全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幼儿园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食堂实行专人专管,对食品卫生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食堂各项设施、设备、物品和食物的采购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严防出现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强化广大教职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健康知识,自觉抵制不干净食品,增强防病能力和公共卫生责任感,从而,保证广大教师和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定期不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切实有效地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及时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严把出入库关,坚持发票索要制度,不进过期、腐烂、变质食物,做好消毒记录、物品采购台账和食品留样记录。

(五)社会和家庭联动携手共保校园安全

根据《纲要》的指导意见,明确幼儿园教育需要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也需要重视家庭、园所、社会的合作,在共同能力下,发挥多元共促的力量,才能确保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安全。基于此,幼儿园要同社区办事处、辖区派出所、等辖区内有关部门积极联动,紧密配合,在园内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园外,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加强幼儿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另外,要做好家园协同,共保幼儿安全,家庭是幼儿心灵的港湾,在家中会度过大部分的时光,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要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通过单独沟通、开展安全讲座、家访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的实现途径,需要首先从当前的工作不足入手,健立健全管理,落实幼儿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与社会部门和每一个家庭联动携手,来为幼儿共同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林丽娟.谈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5):9.

[2]任秋红.浅析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知识文库,2020(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