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节奏 悦动课堂——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把握节奏 悦动课堂——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策略探析

胡嘉窈

摘要:伴随着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规划的建设和实施,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正处于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之中。小学阶段音乐课程十分重要,这对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而言有着特殊的作用,音乐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学生通过对音乐进行欣赏能够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而通过开展节奏教学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使得学生在音乐聆听的过程中把握演奏特点,并且掌握演唱技巧。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节奏训练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是形成学生音乐潜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状注重音乐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能力,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乐感,尤其是对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而言,通过开展节奏训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最终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突出节奏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最终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新课标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加强对小学生的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拥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具有发掘美、感知美的本领,利用音乐的熏陶作用,增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其具备德、智、体、美的综合素养[1]

(二)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仍然沿用着老旧的教学方式,而在小学中高段音乐教学阶段,则采用“硬性”的教法和重复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基本的音乐知识教育。这种方法过于强调教学效果,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容易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使其在音乐方面的思维变得不够活跃。在此背景下,教师采用的方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与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地损害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阶段,很多小学音乐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师并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只是按部就班地依照课本教材来开展。然而,音乐这门学科的艺术性极强,需要学生拥有比较强大的学习兴趣。此外,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然而,在当前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板一眼、一问一答的教化式教学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二、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很多音乐素材都来源于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生活的过程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通过感知音乐节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聆听雨声以及雷声,最终以感知生活的方式,体验音乐节奏,加深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对于节奏感形成更加强烈的认知,提高学生对于节奏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就生活中有关音乐节奏的场景进行模仿,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动物走路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对马匹走路的声音进行反复聆听,并且根据这一信息展开乐器演奏。通过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的方式,强化对于节奏的认知,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节奏来深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且找到相对应的象声词,例如叮咚往往代表着敲门的声音,滴答往往代表着钟表的声音。通过加深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水平[2]

(二)注重音乐创作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推进的过程中开展节奏训练可以从音乐创作这一角度出发,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预留时间,并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于节奏的认知,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课程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性的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创作,运用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创作节拍,最终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制乐器,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将其转变为乐器。学生在乐器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节奏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在其中装入沙子之后制作成打击乐器,不同的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乐器制作时可以适当地加深学生对于节奏的感知力,最终确保课程教学效果[3]

(三)运用律动游戏

学生可以体验音乐的旋律,以增加学生的音感,解放他们的音乐天性。课堂不应成为学生的聚会,而应遵循学生身体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们最喜欢的音乐形态进行,如此就能够使学生们爱上音乐教学,而不再抵触音乐教学。律动课程是学生们在聆听乐曲后身体的自然反映,利用律动游戏就能够使课堂呈现出一派自然、愉快、祥和的情景。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学生不太懂音乐[4]。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教学中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很困惑。通过身体节奏课,教师可以利用乐谱配合学生的身体动作进行音乐课。学生和老师一起搬家,老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获得音乐经验和技能。比如:当课程铃一响,教师让每个学生随变化的乐曲律动而进入课堂,当学生们看到《跳圆舞曲的小猫》时,就应该拍手跟随乐曲节拍踏步而深入,并跟着教师们一起制作或自编动画。既训练了每个学生的合拍感,同时又聆听了乐曲。

结束语: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锻炼,使他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从而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把握节奏,能够提高学生音乐演唱的水平,而节奏训练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通过创新音乐教学方式,开展节奏感训练,能够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郜筱曼.浅谈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训练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0(15):124-125.

[2]赵希娟.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20(21):185-187.

[3]朱琼华.趣味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19):208-210.

[4]梁晓娜,原英超.小学音乐“三位一体”沉浸式节奏训练策略[J].现代教育,2020(0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