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之运算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之运算能力的培养

      ,邓丽芬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中心小学 

摘要:近年来,“素质教育”政策再现,且在基础教育领域引起了众多关注,也成为了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在双减成为教育升级改进重要方向的当下,作为数学教师,也应当要聚焦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数学素质教育方面,学生更加应当具备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等等。而在这些能力方面,数学运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无论是解决数学问题,还是开展数学创新实践活动,良好的运算能力都是重要的先决要素,只有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数学预算能力,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双减中要求的相关能力提升。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运算能力;问题;对策

当前,素质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热门词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概念和教育目标,双减的出现,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带来一定的挑战。在数学方面,学生应当具备的学科双减主要包括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等等。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提出的要求

良好的运算思维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以一定的数学运算的兴趣、习惯以及探究能力为基础。这些能力方面,数学运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无论是解决数学问题,还是开展数学创新实践活动,良好的运算能力都是重要的先决要素,只有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数学预算能力,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双减中要求的相关能力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能够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就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运算的兴趣,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素质教育下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

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算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设计较为有趣的运算应用题,也能够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审题[7]。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运算兴趣的提升,首先是可以从丰富运算题型方式入手,促进学生能够进一步融入数学运算课堂中。为此,可以在数学运算教学中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完成,使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运算兴趣。如,在学习了三年级“倍的认识”之后,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某花店有若干种标明价格的鲜花,其中,百合2元一支,康乃馨价格是百合的2倍,玫瑰花是百合的3倍,马上,母亲节快到了,你打算给买一束怎样搭配的花?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钱?如果你先在正好30元钱,那么你觉得怎样搭配会比较好看?这样的设计不仅适应了学生的学情,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和发展,也进一步表现了他们各自的创造力,同时,运算的兴趣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运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对一些运算问题产生兴趣,并积极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计算,让学生在其中慢慢找寻到运算的乐趣的方法,提高对于数学运算的兴起。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故事来抛出相关问题: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很炎热,唐僧便让八戒去找西瓜,过了一刻钟,八戒找到一个西瓜。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

然后,结合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听完故事以后的感想。这个小故事,不仅比较生动,而且其中蕴含的数学运算问题也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融入其中的时候,也会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中的问题,学习自信心能够从中得到建立。
   (二)不断培养学生运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就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比较好的运算的方式,或者是技巧,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和技巧来提升运算的效率和效果[8]。比如在教学三年级“面积”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运算来比较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向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并让学生来思考,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在上面摆放相同边长的小正方形,看哪个摆的多,哪个面积就大。再次,通过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对结论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样“化整为零”的计算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一些运算的基础方法,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面积的含义理解。其次,可以加强一些技巧的延伸,比如在数学中,“符号”是一个有着特殊作用的代表,利用符号,能够帮助提升运算的速度和理解的脉络,比如,一只桌子有一块桌面,两只桌子有八条腿,然后,教师将相应的数学符号代入进去,比如“m只桌子有m张桌面”“n只桌子有4n条腿”,然后再据此告诉学生,这里面的m、n可以指代任何的一个自然数。
    (三)有序进行能力引导和培养

在对学生进行运算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有良好的引导,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朝着设定的目标发展。但是在引导学生运算思维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有序,不能够超越学生本身的思维习惯和数学认知,同时又要起到一定的不断深化的过程[9]。比如在讲“时分秒”的过程中,就可以循序渐进,先演示秒针从走了3小格,提问:一小格代表什么呢?走过了3小格,代表我们过了几分钟?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秒钟如果走了一小格,就代表过去了1秒钟。然后继续演示秒钟走了60小格,分针也跟着走了1小格,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提问:大家根据变化,猜想秒和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如果秒针走了20格,分针走了1格,那它们所代表的时间段相加,表示时间一共过去了多久?由浅入深,来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时分秒的运算。总而言之,要注意通过一些循序渐进的系列型问题,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实现思考的顺承延续和步步深入,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组合式数学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四)加强理解及对比练习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还要注重让学生加强理解,并让学生不断在对比中去强化自己对运算过程和运算结果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较感知”。因此,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够依靠对相关知识的抽象理解和消化来学习,但是比较感知的教学模式下,更加重视学生能够接触、实践、体悟,通过对相关课堂知识的切身感受,来进一步丰富对于运算过程和运算结果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面积”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去进行面积大小的测算过程中,比如测算过程中,A学生测算的是正确答案,B同学测算的是错误答案,那么就在课堂上,针对这两个答案,就可以用实地测量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计算结果的差距,来让学生能够形成比较直观的感受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被不断倡导的当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被进一步得到关注和重视,预算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学生数学素质教育要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要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开展数学创新实践活动,良好的运算能力都是重要的先决要素。
参考文献

[1]李小英.小学数学双减体系下的运算能力提升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 
[2]王永春.小学数学双减体系下的运算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7(07). 

[3]吴静文.浅谈学生数学双减的培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以初中乘除运算为例[J].学园,2016(10):105-106.
[4] 刘晓玫,杨裕前.关于推理能力问题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