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村小”的涅槃重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3

                一所“村小”的涅槃重生

周伟华

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 

昆山,连续多年居全国百强县之首,这与新昆山人的付出密不可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被称为“幸福的烦恼”。 如何让适龄童“有学上”且“上好学”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温度与质量的标尺之一。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连续多年将教育惠民工程列入政府重点实事工程,全方位谋划、大手笔投入、高质量推进。昆山市教育大力践行“美好教育”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学校服务功能,努力打造优质、均衡、公平、开放、全纳的昆山教育新形态。

昆山市信义小学,原名“黄泥山完全小学校”,曾是我所在学校——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下辖的一所乡村完全小学。2019年9月,学校独立建制、更名,并加入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0年8月,作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异地兴建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49297平方米,建筑面积34036.65平方米,现有学生2260人,新昆山人子女学生占比82.92%,教师136名,骨干教师占比19.12%。 信义小学建成后,有效减轻本区域学区日益增加的学生人口压力,极大完善、提升区域公共教育设施,满足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为昆山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

从煤渣跑道到会“呼吸”的学校

在异地新建前,这所小学整体办学水平比较薄弱,是全市最后一所拥有煤渣跑道的公办学校,曾经被人们称为昆山教育的洼地。当时,全校只有一幢教学楼,教室不够,只能搭板房临时过度;有限的学校操场空间,只能容纳一小部分学生做操,每当大风一吹,操场上就尘土飞扬;学校食堂也是拥挤不堪,只能容纳8个班级的学生同时用餐,不但如此,食堂还承担会议室的作用,每到炎炎夏日,靠着几顶风扇,家长会、教师会议都在这里举行,人生鼎沸中大家汗流浃背。虽然老师们很努力,但是老百姓对这所家门口的小学校不满意。

如今,走进崭新的信义小学的校园,近距离感受它的气息,初访者总会觉得惊艳。徽派建筑、“C”型院落、曲折连廊、繁花摇曳、游鱼戏石……处处皆为耦耘堤、锄禾馆、又满楼、知辛堂半塘田园……处处是教育;92间功能型教室、可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用餐的大食堂、室内体育馆、篮球场、塑胶跑道……处处蕴生机。作为全市学校海绵建设试点工程,信义小学将功能与景观完美结合,让师生零距离感受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效的同时,遇见一个全新、绿色、生态、开放的集休息、活动、休闲于一体的一个会呼吸花园。

我是信义小学的责任督学,面对这样一所高标准、现代化、智能化的新校园,如何帮助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面向师生未来、变革行动富有成效的高品质学校?我深入思考,也与信义小学许蕴霞校长就学校为什么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到底什么样如何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我们一致认为:信义小学要成为高品质学校,必须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从“有人、有貌、有神、有力、有名”五个角度来考量,使学校有魅力师生有活力办学有实力发展有动力学校有影响力

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信义小学努力探寻学校发展之道、师生成长之理。先后确立了“建有品位的校园,塑有品德的教师,育有品格的学生,办有品牌的学校”的总目标、“让童心澄美如水”的教育理念、以及“崇信正义”的校训,并积极打造“缤纷信小 耕读育人”的特色文化和教育品牌,建设阳光、书香、健康的幸福校园。由此,学校有了发展灵魂,师生有了奋进目标。

让校园成为“师生梦想的种植园”

信义小学所处昆山巴城。巴城有着悠久的良渚文化积淀和水稻种植的传统,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耕读文脉形成了得天独厚的农耕劳动教育资源。自2014年起,学校就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从孩童立场出发,构建“学校+家庭”“学校+社区”“学校+社会”的“学校+”劳动教育新模式,整合悦丰岛基地、林石嘴基地和校园绿化等物理空间,开发 “半塘”田园劳动课程群,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劳动教育草根探索之旅。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如何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需求,挖掘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创新劳动教育实践新样式,让劳动成为全体师生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与信义小学行政团队又进行新一问题的思考。最终我们形成共识:新形式下,学校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文化浸润、课程引领、活动启迪三方面展开新时代耕读教育,努力实现育人方式的有效变革。

在文化浸润方面,依托本土农耕文化,让学生在农耕阅享实践中获得丰富经验和体验。例如,在“一米亲子菜园”里,师生们种下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利用食堂的厨余堆肥、收集雨水浇灌……挥洒汗水。绿油油的生菜、长势喜人的大青菜……为校园平添了几分田园风光,实现乡村田园人文共生,让学生看得见田园,闻得到书香,记得住乡愁,打好终身发展底色。

在课程引领方面,站在课程育人高度,

不断优化“半塘田园课程建设,依托班级农场、农耕社团、亲子菜园、家庭田园等劳动阵地,根据劳动性质的不同,开发仪式性劳动、探究性劳动、成长性劳动、人文性劳动四大劳动课程群,涉及自然、人文、科学、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各自年龄特点的劳动项目,让劳动教育掷地有声、落地有痕。例如,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校园劳动周让学生体验择菜、洗菜打菜分饭、清洁餐桌……通过切身的体验让学生们存有敬畏粮食、尊重劳动之心。

在活动启迪方面,以日常活动、仪式活动、志愿活动、亲子活动、协同活动为支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在自然中劳作,在活动中探究,培养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从而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例如,信义小学学生走进农田用150多天的时间见证了一粒稻谷到一碗米饭的全过程懂得了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道理。又如,学校从2012年开始践行校园光盘行动 一批又一批的信小娃”,遵守着零浪费传统。

2019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品格提升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实践探索》;2020年1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学校农耕课堂;2021年,成功申报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信义少年根植家国情怀的农耕阅享实践》。信义小学的劳动课程体系以农作扎根向下,在田园仰望星空,为师生一生的幸福寻觅一股不竭之泉。

品质课堂建设在路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义小学的课程形态、课堂样态、学生生命状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课堂新样式已成为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自2019年以来,学校努力开启推进“品质课堂改革新路径探索高品质课堂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信义小学的“品质课堂”,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教无类、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深入推进五个方面课堂变革,让师生享受到过程精彩和成长幸福。(见表一)

(表一)昆山市信义小学“品质课堂”

(D6TC[]A{`0XQWX0HVBBKJI

在督学过程中,我发现学校在品质课堂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建议学校在品质课堂建设中要有“四个抓手,一是课题带动,全员参与;二是专题研修,人人提高;三是研磨历练,重点培养;四是行政推进,制度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借助“六课”即新进教师亮相课、骨干能手示范课、主题研讨课、同伴互助课、青蓝结对汇报课、校级领导诊断课,逐步探索落实,逐步改进完善同时,借助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深入教学教研一线,开展“品质课堂2+2诊断活动”,使品质课堂扎实推进。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实践,信义小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改观。不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氛围更为民主活跃了,而且各学科构建了“品质课堂”的校本模式,如语文组的“四环四步” 品质课堂、数学组的“四环二转”品质课堂等,让课堂效果更为扎实有效。信义小学的品质课堂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新锐教师夯基启程工程 、骨干教师拔节扬帆工程 、名家名师领军领航工程成为信义小学教师的“成长密码”。

近三年来,有100多人次执教市级以上公开课;有70多人次在

市级以上评优课中获奖;3人获昆山市学科带头人称号;1人获苏州市名教师称号。

苏式教育催生育人新模式

信义小学始终将“为了学生终生发展”作为一大追求,坚持“五育并举”,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学校依托“昆曲小镇” 地域文化特色,让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与儿童喜闻乐见的广播体操跨界碰撞,编创,普及一套新型广播操——昆曲操,不仅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实现“活态化”,而且让信义学生在感受到中华非遗之美昆曲优雅之韵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校还将劳动、体育、艺术有效融合,连续七年开展校园丰收节。在丰收节上,学生尽情参加田园运动会、稻田音乐会、田埂朗诵会等,用运动、音符、朗读、劳动为山河大地涂抹上朝气蓬勃的色调,营造学校教育新生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观、审美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改造农村薄弱小学的“信义经验”

1.问题:薄弱学校发展的切入点

学校是一个存在生命规律的生态系统,不同起点与环境下的学校,其治理理念、逻辑是不一样的。薄弱学校需要潜下心来直面问题,并着眼未来找准学校发展的最佳支点,撬动学校管理固化的坚冰,逐步改善学校教育生态,改良学校的各种生产关系,从而全面提升教育生产力。

2.引领:校长就是发展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处于学校人文场域的核心位置,发挥的引领作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薄弱学校的校长要勇于担当社会赋予的责任,对自己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在不断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历练自我,努力发挥校长的人格引领、文化引领、课程引领及区域引领的作用,促使学校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

3.特色:学校发展的关键

学校特色不是凭空形成的。薄弱学校一定要基于自身的优势资源,让学校特色有自己的文化符号,这个符号还必须有一套理念来支撑、一些战略来保障。让学生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有自己更多的选择,使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

4.文化:师生成长的抓手  

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拥有着师生生命成长的基因与密码,让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师生发展变得更为生动温暖且意趣盎然。从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在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会不断形成和积淀出自己具有标识性意义的文化特色。无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都必须具有育人的力量、化人的力量、感人的力量、吸引人和影响人的力量。

许多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间的美好,或者成为美好的一部分,教育更是如此。昆山市信义小学化蛹成蝶,从一所薄弱“村小”蜕变成现代化优质学校,成为老百姓心中真正的“网红学校”,正是新时代下,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昆山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