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长效机制探究

/ 3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长效机制探究

李杉1,张涛1,余亮1

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笔者提出一是要从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指导思想、建立领导小组、强化主体责任、组建咨询机构、坚持质量导向、完善培养方案等方面构建领导机制;二是要从优化招生机制、加强思政教育、改进课程教学、加强案例教学、重视实践教育、提升论文质量等方面构建管理机制;三是要从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做好经费投入保障、严守学术不端底线等方面构建保障机制;四是要从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创新机制。

关键字:专业学位;教育;长效机制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旨在培养面向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事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自身改革的深入,工程专业学位现有的设置模式、机制也逐步显现出不足和局限,亟需调整优化。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国教督办函〔2020〕61号)强调“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1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导

1.1 转变思想观念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高校要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为向社会输送高端专业技能型人才,借鉴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专业学位模式,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2 明确指导思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人才需求,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按照需求导向、尊重规律、协同育人、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改善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3 建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处设在研究生院,研究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规划和计划,明确工作方向、思路和支持政策,制(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学位基本要求,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学位论文工作等。

1.4 强化主体责任

研究生培养单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的主体,应转变专业学位办学观念,健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保障制度,出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加强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跟踪,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1.5 组建咨询机构

学校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工作规程》,规范组成、任务、运行与管理,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教育质量、社会需求等调查、监测、分析和研究。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按照专业学位类别组建若干分委员会,做好相应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工作。高校要充分发挥行业产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组织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6 坚持质量导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基本要求,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1.7 完善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要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依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律,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应有相关行(企)业专家参与。

2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2.1 优化招生机制

坚持招生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服务,按照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化改革要求,探索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分类选拔。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选拔标准,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办法,重点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

[2]

2.2 加强思政教育

高校要健全“三全育人”机制,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培养单位,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配齐建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探索依托科研团队配备兼职辅导员,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服务。

2.3 改进课程教学

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要突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兼顾课程理论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3]。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

2.4 加强案例教学

加强案例教学是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基地建设,通过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室建设、联合科研攻关等途径加大对案例教学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高校要研究制定案例教学规范,推广普及案例教学经验,引导培养单位做好案例教学工作[4]

2.5 重视实践教育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基地是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场所,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培养单位应积极联合相关行(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共同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5]

2.6 提升论文质量

高校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并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阅。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现实问题、工程实际,应该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6]

3 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保障

3.1 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高校要依据《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实施方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评估工作,评估要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职业道德;聚焦培养质量,强化特色定位;聚焦行业需求,强调职业胜任。评估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围绕“教、学、做”三个层面,构建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职业发展质量三维度评价体系。建立与特定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完善质量监管制度,加快建立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信息公开[7]

3.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培养质量第一关口、第一责任人。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导师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又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8]

3.3 做好经费投入保障

高校要切实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费保障,健全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探索实施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引导行业产业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3.4 严守学术不端底线

培养单位要突出学术诚信审核把关,加大对学位论文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日常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对学术不端行为坚决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对当事人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和学术惩戒。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查办。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高校对连续或多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培养单位和学位授权点,视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核减招生计划、暂停甚至撤销相关学位授权。

4 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4.1 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

高校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要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企业和行业组织,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单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主体与关键,高校要支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

4.2 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

高校要针对具备条件的专业学位类别或培养单位,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特定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推进专业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有效衔接。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探索实施“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获得学历学位的同时,取得相关行业产业从业资质或实践经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4.3 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高校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制,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企)业专家及国(境)外专家,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4.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吸纳行业企业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单位要积极探索与行业产业共构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培养单位与行业产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王战军, 张微, 于妍. 实现战略转型 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 (02): 1-6.

[2]杨传颖, 刘志鸿, 仁庆道尔吉, et al. 新形式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J]. 高教学刊, 2019, (14): 164-6.

[3]卿海群.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策略 [J]. 教育现代化, 2018, 5(20): 20-2.

[4]田恩舜, 朱金明, 别敦荣.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策略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07): 38-42.

[5]尤嘉阳.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 [J]. 大学教育, 2019, (12): 157-9.

[6]何秀超. 努力创建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 全面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11): 35-8.

[7]黄宝印, 王顶明. 充分发挥学位中心职能 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03): 1-6.

[8]张磊, 李婷, 柳有权. 新形势下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思考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24): 207-9.

作者简介:李杉(1979年8月生),男,汉族,湖北省武汉市人,研究生学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430072,研究方向:结构工程。